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稳健型基民看过来!这几家“固收+”大厂你必须要知道

2022-02-07 16:03 作者:投资搜神记  | 我要投稿



这是投资搜神记的第 234 篇文章2700字 | 全文阅读约需18分钟

2022年开市爆锤,热门赛道股快速回调,让不少股民基民直呼难熬。

 

震荡本来就是股票市场的常态,即便是长期投资前景大好的新能源赛道,涨累了也有要休息的时候。如果朋友们一直对持有的基金提心吊胆,每次短期亏损都感觉呼吸困难,那很有可能,这只高收益风险的基金不太适合你。

 

在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分类里,从来都没有高风险偏好者对低风险偏好者的歧视,以后也不会有。以前一直给大家盘点主动权益基金,2022年开年,觉得有必要给稳健型投资者数一数公募行业走在前列的几家“固收+”大厂。


小段1:如何评估一只“固收+”的优劣

 


这两年公募“固收+”很火,在整体业绩和规模上都有很好的成绩。业绩和规模能够很好的形成良性循环,也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奔“固收+”,投资者对这类新兴的理财产品逐渐熟悉,逐渐接纳。

 

但还是要为一知半解的朋友们再介绍介绍这类基金。“固收+”这个分类,其实现在还只能算是民间自发的分类,在证监会、中基协是没有这个分类的,名字叫“固收+”也很接地气。

 

所谓“固收+”,就是在固收基金的基础上增加一部分权益收益,其实就是一类特别的混合型基金,但其核心资产要投在固收上,行业内的共识是,投向股票的仓位不能超过30%。

 

所以,评估一只“固收+”的优劣,就可以简单的拆分成两个方面去看:一是看其固收投资做的怎么样,固收产品既有的回撤低、收益稳的属性能否继承下来;二是看其权益投资做得好不好,是否有真正带来“+”的效应而非做成了“固收-”。

 

所以,“固收+”产品做得好不好,看一看收益和回撤基本一目了然了。在这背后,大家看不到的,是一支支实力强大的“固收+”投研团队,这篇文章给大家盘点一下。

 

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家:招商基金“瑞系列”产品


 

作为银行系基金公司的头部代表,招商基金一直对风险把控很严。无论是在主动权益基金上,还是在固收产品上,当然了,融合了主动权益和固收投资的“固收+”也是如此。

 

招商基金旗下的瑞系列“固收+”产品,还真是突出了一个稳字,这一点很好的传承了这家基金公司优秀的固收投资能力。上文提到的那句话很重要,“固收+”产品的核心是固收,“+”是给这类产品添彩的部分,招商基金显然知道这一点。

 

2019年和2020年业内最权威的金牛奖项,招商基金连续两年都拿到了“固收金牛基金管理公司”奖项,鉴于2021年的奖项还没评比,我们可以这么说,招商基金是最近这三年固收投资最牛的基金公司之一了。权威媒体的评奖,看得维度远比我们要多。

 

一直把固收做得很好的招商基金,找到了办法把“固收+”也做得很好,用了两招儿:一是坚定走绝对收益策略,二是降低权益投资带来的净值回撤。

 

这都在瑞系列“固收+”产品上有很好的体现出来。

 

 

要判断一只基金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固收+”,其实从近几年的业绩就能看出来。像招商瑞丰和招商瑞庆这样,无论是在2019年2020年的结构性牛市,还是2021年很艰难的权益市场,他们的业绩一直很稳定,重心永远是在固收上。

 

收益没那么夸张,但每年都有10%以上回报率,每年最大回撤不超过3%,这不就是理想中的“固收+”产品吗?招商基金瑞系列“固收+”做得好,就是因为标准。


 

第二家:天弘基金“固收+”系列


 

2021年崔宸龙冲了出来,带着两只收益翻倍的基金博得满堂喝彩。但实际上,这一年主动权益基金的平均成绩并不理想,尤其是行业内的百亿级基金经理,甚至有亏损20%者。

 

就是在这样严酷的投资背景下,有一只来自天弘基金的“固收+”基金,在去年斩获了44.87%的收益率,别说是在“固收+”里排第一了,就是放到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排行榜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天弘基金的“固收+”为什么这几年业绩这么好?跟上面提到的招商基金有点不一样的是,天弘基金在收益增强方面做得更好一些,这让很多天弘“固收+”产品跑在了同类基金业绩排名的前列,突然之间被很多人注意到了。

 

 

看看这几只“固收+”的业绩是真的顶,天弘添利这么高的回报率,甚至让人怀疑它还是不是一只“固收+”基金了,事实上,这只基金去年很高的回报率是来自可转债,股票仓位也没越过30%的界限,确实是一只如假包换的“固收+”产品。

 

当然了,正如我们前面说的,一只优秀的“固收+”基金应该首先做好固收投资,力保基金净值不出现特别大的波动。天弘添利债券的波动确实蛮大的,但不能代表整体天弘“固收+”都有很大的回撤,也不能代表整体的收益水平。

 

真正能够代表天弘“固收+”的招牌产品应该是天弘永利债券,这只产品也是由明星基金经理姜晓丽担纲,在回撤和收益上都有很稳的表现,近几年也是拿奖拿到手软。

 

在天弘永利债券、天弘安康颐丰等产品打出漂亮的业绩后,天弘基金也开始在“固收+”业务上寻找新的可能,比如投向可转债的天弘添利债券。但无论是选券还是选股,都体现了这只队伍的投研能力,即便是新推出的创新型产品,底子至少不会差。

 


第三家:易方达“固收+”系列


 

易方达基金能够成为行业顶流基金公司,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无论是在主动权益,还是在被动权益、海外投资、固收投资以及“固收+”业务,这家基金公司都有极大的话语权。

 

从2017年开始,大家都开始习惯了用非货基金净资产来衡量一家基金公司的资管规模,易方达也顺理成章坐上了公募行业的头把交椅。头部基金公司不好当,更何况是这些年来一直坐在榜首的易方达基金。

 

面对着全行业最广泛的持有人群体,面对投资者各式各样的需求,基金公司必须不断完善产品线,给持有人带来更适合的基金产品,还要做好风控和业绩,不辜负持有人的信任。

 

在张清华成名之前,易方达基金便在内部组建混合资产投资部,在主动权益和固收之前探索各种组合的可能,易方达开始做这个事情,要早于“固收+”这个概念很长一段时间。

 

与张清华并称为易方达固收三剑客的,是胡剑和王晓晨。胡剑管理的易方达稳健收益债和王晓晨管理的易方达增强回报债都是以投二级债为主,业绩稳不可怕,可怕的是连续多年正收益,牛市多赚钱,熊市不亏钱。

 

 

易方达的优质“固收+”产品,也是一抓一大把,不同偏好程度的稳健型投资者应该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偏好的一只。同时,易方达也是头部基金公司的一个代表,像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等都有很丰富的产品线。

 

只不过是,预期收益越高的“固收+”产品,可能经历的回撤越大,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看股票仓位有多少,在股票投资上的策略有多激进。

 

投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由投研实力决定的,所以在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业绩好且回撤低的产品。这些舍得花大价钱组建投研团队、有长时间经验积累的头部基金公司,在单项业务上都是有一定保障的。

 

在很多时候,如果实在不知道选哪家基金公司的产品,无脑选头部就可以了。

 


第四家:国海富兰克林“固收+”系列


 

之前对国海富兰克林基金了解不多,只是对个别产品和基金经理有关注。去年一直给朋友们推荐徐成的国富大中华精选QDII基金,虽然去年港股科技股集体翻车了,但还好徐成业绩没那么难看,去年全年收益-2.07%,相比其他出海基金算是业绩较好的了。

 

海外投资者和A股主动权益,是国海富兰克林成立以来最先发力的方向,走的其实是“少而精”的发展路线,发基金产品不多,在慢慢打磨自己的公司品牌和口碑。

 

2021年业绩出来,国海富兰克林旗下有几只“固收+”业绩相当不错,这家基金公司“固收+”业绩好,也是好在“+”上,很好理解,毕竟海内外权益投资都做的不错,也完全具备大类资产配置的能力。

 

 

对比业绩和回撤,很明显能够发现国海富兰克林的“固收+”显得更激进一些,其收益率和回撤指标都相对较高。但相比仓位更高的主动权益基金,这确实算是“固收+”,也是权益型基金公司发力“固收+”业务的一个思路。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可能不是行业内做“固收+”业务综合排名前3,但确实是很典型的代表,毕竟优势在权益投资上,就要尽可能把最擅长的方向做好。

 

在这其中,也有标准型的“固收+”基金——国富恒瑞债券,主配二级债,股票仓位在15%左右,净值走势稳健、回撤小。其实这就是“固收+”管理人做取舍的问题,是想要更好的业绩回报,还是更稳的净值曲线,二者很难得兼。



 

(全文完)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稳健型基民看过来!这几家“固收+”大厂你必须要知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