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看!三步减少孩子的自言自语行为
自言自语是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存在的问题,家长在解决问题时一般总是在警告孩子“闭嘴、不许说话”等很严厉的语言,但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这一行为并不会由于家长的警告惩罚而减少。
自言自语是自闭症儿童很典型的一种行为表现,他们会在无意识的环境中记住一句话或一句广告词积年累月的重复,大部分孩子也会利用自言自语来引起家长的注意、逃避任务。

在家长看来孩子的自言自语是最头疼的问题,一旦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就马上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制止,有些家长会因为孩子的自言自语而终止教学,甚至警告、打骂等,用尽所有能用的办法,但孩子的自言自语还是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善。
自闭症儿童的自言自语比较像一种刺激,对付它很难。在一般情况下自闭症儿童有事情做的时候,自言自语的频率会降低;但这种情况下消退不会太有效,因为他们的行为会自我强化,不会停止。

那面对孩子的自言自语
我们康复师在教学中又会如何干预呢?
第一步:确定孩子是否真的存在自言自语行为
第二步:自言自语行为的功能分析
1.逃避
如果孩子自言自语是想逃避某件事情。例如:孩子自言自语想逃避擦桌子这个行为,它的替代方式是什么呢?如果孩子能仿说,我们可以让孩子仿说一个字不。或者能力更强的我们让他仿说我不想做。
你让孩子擦桌子,一旦孩子发出不或者我不想做,立刻把抹布拿走,不用让孩子擦桌子。当孩子尝到甜头之后,他就知道我下次不想擦桌子时,只要我说不,或者我不想做,就可以不用做。他不用自言自语,当然自言自语的行为肯定就减少。

2.求关注
如果他是想吸引关注。我们可以教他说,"嗨,你好,你来呀,你过来"等等这种吸引关注的语言,用这种替代行为来代替孩子的这种自言自语。
3.自我刺激
如果孩子的自言自语是一种自我刺激,也许是孩子口部想得到一些刺激,我们可以教孩子做一些口部模仿的动作,甚至口部语言交流的行为。比如,可以教孩子说杯子,一方面让孩子得到了一种替代嘴得到了一种刺激,同时他的嘴被占据了之后自言自语自然就变得少了。

第三步:进行区别强化
我们不仅是要找到我们的替代行为,我们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训练中间,在今后的生活中间,随时要用区别强化来强化孩子的替代行为,消退孩子的自言自语的问题行为。
如果孩子是想得到关注,那我教孩子说你过来等等,如果孩子说了,我就走过去跟孩子互动,如果孩子自言自语我就走开不理他。久而久之孩子的自言自语行为就会减少。
如果孩子是自我刺激行为,那我们就尽量大量地给他做口部的训练,然后让他没有机会去进行自我刺激行为。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