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友邦千盛协会丨大年初二,运开时泰,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2023-01-23 11:09 作者:真情时  | 我要投稿

今儿年初二,除夕的爆竹声还在耳边萦绕,春晚的节目还在电视机里一遍遍回放,到处都还在持续着灯火通宵的热闹劲儿。

拜 年

正月初二,谓之“开年”,按好多地方的老习俗,今儿是走亲访友拜年的日子。丰子恺先生在文章《过年》里就写到:“初二开始,镇上的亲友来往拜年。我父亲戴着红缨帽子,穿着外套,带着跟班出门。同时也有穿礼服的到我家拜年。”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带着三牲、糍粑、煎堆等礼品,走亲访友。

回娘家

除了拜年,年初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回娘家。虽然也有地方回娘家的习俗是在正月初三,但无论是哪一天,新春佳节里,以“孝”为善行之首的中国人,女儿们都要携夫带子回娘家拜年,以示对父母的关爱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

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大年初二吃什么?

大年初二是很重要的日子,不少地方很重视这天的饮食。那么大年初二吃什么呢?各地也不尽相同——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按照这一习俗,初二要吃面的,图的是条条顺,意喻着一年顺顺当当。还有的地方把这种说法解释为迎女儿回门。也有这种说法,正月里吃面是为了祈求长命百岁,事事顺利。隔年面流行于陕西、山西等地,在除夕擀好面条,放在初二或初三吃,意为连年丰收、吉庆有余。

初二的面讲究也不少。据说,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而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现在的人们一般都打个卤儿或者炸点酱做成打卤面或者炸酱面。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过,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风俗。

发糕

大年初二,恩平人用一种独特有趣的习俗“开年”:用一种叫作“发糕”的年糕,连同其他祭品拜祭祖先,拜完祖先全家吃发糕,还边吃边大喊:“开年吃发糕,财旺福又到!”

据介绍,恩平人年初二吃发糕开年的习俗源于明朝,相传当时恩平有一孤苦伶仃的乞丐新年来临仍在街行乞。年初二那天,一个好心的点心铺老板收留了他,并教他做点心的技术,学成后又资助他回老家开点心铺。后来乞丐独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食品,挑到圩上去卖,人们第一次看到这种食品,甚觉新奇,问是什么东西,乞丐说是新年“发糕”,人们纷纷买来品尝。后来乞丐卖发糕发了财,资助穷家子女上学读书,一时传为佳话。此后,恩平人吃“发糕”拜祖开年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馄饨

还有的地方,初二早上,天没有亮的时候就要起床,煮馄饨吃,因为馄饨长得像元宝。

开年饭

大年初二既然称为开年,这一天要吃一顿丰盛的开年饭,寓意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广东人尤其是做生意的人,相信开年与新一年的运情,有很大关系,因此,开年饭除了包括年夜饭必吃的好意头菜肴之外,有些家庭会斩些烧肉,取红皮赤壮,喻意健健康康;有些人会用生菜铺金菇,喻意“生财”及“金钱满地”等。

还有大年初二是女儿(皆女婿)回娘家给父母拜年。一般必吃年三十留下的东西,比如鸡,年夜饭是要把头,翅,脚,尾留着的,但初二就可以吃了。还有年夜的饭要多煮,留下年饭初二开吃,必有腊肉香肠,鱼和面。

无论哪种习俗,无论哪种吃食,中国人的年,都离不开团聚和祝福两个主题。拜年,是一种传承,是一个团聚的机会,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回门是喜,团聚是福,“年初二,回娘家,表孝心,传孝意”,一年的忙碌,趁着新春佳节,也该让父母享享儿孙绕膝的福气了。

新的一年,新的展望。2023年,友邦千盛希望促进:第一,促进全球华人企事业家文化交流、商务发展、金融互助和产业扶持;第二,为企业及个人提供资源、资金、信息等服务,实现实业、产业、资本、金融的融合与发展;第三,紧密联系企业、个人、协会、协会成员之间的生态循环;第四,为企业及个人提供品牌资源、市场商机、资源资金、市场合作,打造友邦千盛生态产业链。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协会系统内每一个环节上的改革创新,协会内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进步,融合发展,是友邦千盛的美好愿景。

展望2023年,天使投资行业仍然机遇大于挑战。,,紧抓时代机遇,依托高端平台,发挥友邦千盛协会的领先优势.坚定产业链前端和高端的引领者、全价值链增值的贡献者、行业技术创新的领导者的战略定位,我们期盼与社会各界加强合作,促进共赢,共同推动我国勘察设计事业迈上新台阶!

新的一年,祝福大家蕴满弓待发之势。展兔年行大运,蹲厉奋发、运开时泰,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友邦千盛协会丨大年初二,运开时泰,让我们一起向未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