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更新】综合应用能力A类基础课程(兼容互补原有课程)

归纳概括

阅读
标志词:得分点
1.观点类:说、指出、表示。。。
2.转折词:但、却、可是。。。
3.总结词:所以、导致、由此可见。。。
4.重点词:关键、值得注意、应该。。。
5.并列词:还、此外。。。
提炼
1.材料表述口语化——找名词——将名词转化为本质
2.原文表述不清楚——表达清除再书写
3.内容冗余,重复,多个顿号,多个排比,修饰词形容词

4.如果出现过去和现在,一般现在是重点
分析原因(需推导)≠概括原因(直接抄)
1.透过现象看本质

2.根据好现象好做法推导原因
图表类
1.数据+内容(注意最值数据)
2.时间(最近+最远)+内容(题干对象确定+高频词,动词前置,“等”后为主,“的”后为主)
要点加工



前置词
层面主要类型
1.管理 2.制度 3.机制 4.组织 5.规模 6.服务
工作问题主要类型
1.态度恶劣 2.推卸责任 3.方法不当 4.工作失职
提出对策
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提出措施和建议。(纠纷调解类,事件处置类)
原则:
1.针对性——问题和对策一一对应
2.可行性——对策可行,照顾服务对象利益兼顾单位利益,不违法、不越权,伦理可行,经济可行,技术可行
3.操作性——清楚具体——大的手段(做法)+具体做法+意义价值目的
自创对策:
一、宣传手段:1.加大宣传引导:线上(网络电视)+线下(讲座培训)+树立典型;2.加大培训:培训手册+老带新+组织学习交流+开展培训活动;3.加强心理疏导
二、监督手段:1.加大监管力度:加大处罚+开展专项行动+畅通监督举报渠道;2.公开透明:三微一端+开放日活动+听证会+记者会+新闻发布会
三、经济手段:1.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设施+改善环境+落实政策(吸引人才);2.提高福利待遇:出台扶持政策+落实减税降费
四、法律手段:1.政策科学性:动态调整;2.政策稳定性:要有过渡期,不能朝令夕改;3.普法宣传;4.法律援助、咨询
五、机制体制手段(管理)1.完善考核机制:奖优罚劣末位淘汰;2.完善调休机制:合理轮岗+合理分配工作+杜绝带病上岗;3.出台应急预案:为突发事件做好准备;4.出台权力清单:整合部门职能(解决多头管理职能交叉问题)5.简化审批程序:简政放权(解决办事流程繁琐)
公共事件类作答思路


综合分析
是什么(提出观点)+为什么(论证观点)+怎么办(提出对策结论)
综合题只写直接对策不需要自创对策,如无对策直接写结论
公文
调差走访
一、设问的内容
1.单一:一事一问
2.简明:简单易懂,不要设置复杂概念
3.直观:不要问抽象问题
二、设问的立场
立场客观,不能设引导性内容
三、对象范围(尽量覆盖不同年龄段和不同人群)
基层群众、村民、学生、不同年龄段人群、特殊人群
会议准备
1.明确会议目标
2.明确会议主题
3.明确时间,地点,人员(提前联系确认:人数、职务、姓名)
4.提前准备会议资料
5.提前布置会场,调试设备
6.后勤:纸笔、茶水等
7.下发正式通知到各个参会部门、单位
谈话沟通
1.安抚情绪(提出好处)
2.打消顾虑(提出方法)
3.做出承诺(切实可行)
演讲(讲话类)
1.格式:标题+发文对象+正文
2.写作框架:开场白(xx 大家好+简单介绍自己或单位取得的成绩)+讲话内容(具体成绩+成效+经验做法)+结语
3.写作目标(题干)
宣传类
1.格式:标题+正文
2.框架:发文事由(背景+现状(问题/好现象好做法)+原因+影响(危害/意义成效))+宣传内容(1.宣传对策 2.宣传作用意义)
3.写作目标(题干)
宣传方案
框架:宣传目标+宣传对象+宣传方法(入户)+宣传内容
宣传活动开展
1.明确活动的目标——内容
2.明确宣传的对象
3.明确宣传的方法:
①线下(能够有针对性的满足对象需求)讲座、培训、宣讲会、座谈会、研讨会、学习交流活动、横幅签名、知识竞赛、有奖竞猜、张贴海报
②线上(覆盖面广)渠道:三微一端、电视、媒体采访、有奖投稿、有奖转发、公开投票、直播互动
留言回复
正视问题,不刻意回避;客观
1.格式:题干确定:(标题)+正文
正视问题,不刻意回避
2.框架:发文事由(问题、舆论影响)+回复内容(回复质疑/澄清事实/消除影响)
工作汇报
1.格式:标题+正文
2.写作框架:成绩+问题+经验做法
3.写作目标(题干)
工作请示(申报材料)
1.格式:五大要素:标题+发文对象+内容+发文人+日期
2.框架:请示背景,理由(原因/意义)+问题+请示内容(需要什么/诉求)
3.写作目标(题干)
培训工作开展
前期:1.培训目标;2.培训人员(学+师);3.培训内容;4.培训硬件设施准备;5.下发培训时间,做好预算
中期:明确培训纪律考勤,做好管理和后勤
后期:开展考核,收集意见,物质归档经费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