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过去了,我的设备都有什么变化呢
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我发布了一个专栏,关于我的VRChat设备和软件汇总,当时主要是想给大家推荐一下那些软件为主啦,没想过来真的在展示外设,今年呢,设备更新的比较多,所以还是打算详细的讲讲设备方面,软件方面就没啥变化啦,参考我去年的汇总就可以啦。
那么我们开始吧!

先来一张全家福~
头显:Vive Pro Eye | Pico 4 Pro | Quest2
手柄:Vive普通手柄*1、Pico手柄、Q2手柄、Index指虎手柄
定位器(基站):Vive 1.0 Base Station*2
追踪器(动捕?全身):Vive 2.0 Tracker *3、Tundra Tracker*1
其他:Facial Tracker(面捕)Vive无线套件(牛角无线)
本次专栏打算按系列来讲讲各个的优缺点,毕竟大家都是成套买的比较多,混搭是折腾的啦。
我在下文中将以几个维度来分析各个系别中的优劣,大部分为我作为一个VRC用户的主观体验,其中也包含了一部分客观数据,我也不是480p和1080p分不清的人,不至于主观到太离谱。
维度:
画面(包括画质、FOV、刷新率、PPI等)
功能(面捕、眼追、手部追踪等)
佩戴体验(无线、重量、重心分布、头戴品质等)
兼容性(主要以SteamVR兼容,灯塔系统兼容为主)
性价比

HTC系

属于是刚拿到的设备,体验不多,但充分感受到的就是,水桶战士,各方面都不出色,但是各方面都有表现,在2023年的今天,其实很少有头显做到这样子的面面俱到。例如Index具有极佳的兼容性和安装的便捷性,但代价是只有有线。而这款ViveProEye具有目前唯一的自家适配的无线PCVR,无疑是兼顾了两者,虽然这个无线可能并不是很好,无线套件确实让画质下降了不少,但依旧是处于能看的程度,起码是有了嘛。佩戴体验重,但重心不错,目前在佩戴体验上的唯一不足就是需要挂着充电宝续航,很傻,但续航时间很够,一个2w的充电宝足矣支撑5-6个小时的使用。
综合来看,(我不太喜欢打分,我就在这三款里面比个高低就好啦)
画质在这三个里面无疑是最差的,纸面参数HTC<Q2<P4
功能性来说无敌,咱就不跟没有面补的q2比,跟p4p的面补比的话htc完胜,如果是买proeye的玩家八成也是冲着这个面捕眼追去的吧
舒适性上面讲了,中等吧
兼容性最强,毕竟是原生lighthouse灯塔定位
性价比极差!性价比极差!性价比极差!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proeye一度达到了二手5000-6500一手1w上下的高价

Pico系

Pico没什么好详细说的,因为普及的广,大家伙都知道,但还是简单提一些使用过后才会知道的问题和优点。
画面纸面数据最佳,但实际上因为官方串流的拉胯,其实我的实际体验不如q2的vd,也许pico的vd会改善,但是用vd没法用面捕捏,那还买啥pro呢?
佩戴体验三者中最优:首先他是真的轻,目前比较正常量产的买得到的也就他家的最轻了,如果你硬要杠华为glass,bigscreen那就是你对,先买得到咱再来比。电池后置让重心非常合适,对前脸苹果肌的压迫更轻,适合久戴。
然后是续航是真的拉,可能是这台用的稍微有点久,电池老化了,但其实就算是新机也过不了俩钟头。
灯塔兼容性三者中最拉:与灯塔的兼容是可以说是奇差无比,毕竟画八插件都是社区对q2为爱发电,不适配pico也正常,所以买的话要做好准备,不是说不能用,就是比q2画的更频繁了。
性价比算在中等,我上个视频就说过了,发售价3799,pico4发售价3000,就799的面捕值不值,pico4的3000值不值,现在大概也降到(其实当时就已经有渠道价了)3200-3000了,性价比是很不错的一个产品
功能性就是比htc次点,其实他的面捕完完全全是够用了,倒是不够全面,但足矣,对比q2也有彩透什么的

Meta系

流水的VR,铁打的Q2,20年到23年蹦出来的vr挺多的,但都撼动不了q2的地位,实在是太普及了,现在放家里是舍友的alyx专用机,那咱直接说评价吧
画质按我上面说的,vd最高码率其实看着效果比pico官串好,实际上算法也薄纱了pico,实际体验会好很多,但纸面数据卡死在这里了,芯片啊屏幕啊什么的,后续提升也被锁死了
佩戴体验三者最差:就算是来再多的外设,再好的绑带,都逃不过我的苹果肌被面罩顶的结果,前面太重太重了,实在难以平衡
功能性是最差的一个,黑白透视上线已经定死了,手指就算系统再给力,其实也到不了我们这些臭打游戏的上面,手追还有上升的空间。
兼容性还算好,毕竟有为爱发电的玩家社群,q2的串流生态已经很不错了
性价比极高!只玩串流的情况下64g绰绰有余,其实闲鱼蹲个1300都应该可以收到,甚至更低

后话
为什么我上面说讲画质是包括fov ppi 刷新率之类的,下面又不展开来说呢,因为这仨其实半斤八两,都是90hz,q2可以120hz,但无线的情况下挺耗电的,提升不错但不值得拿来当成亮点。fov大家伙一样烂,都100度上下,q2只有90度。ppi的话htc会有比较明显的纱窗效应,好像是透镜的问题?但htc是oled喔,更鲜艳的色彩。所以这些我觉得就是半斤八两啦。
这个专栏也不是推荐什么的,主要是讲讲我现在用着的设备是咋样的,体验怎么样。
大家和气讨论啦,不要上来说什么“这个不如xxx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