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子宫如果问世
(转自某网站,作者是匿名用户,仅作学习交流使用)
1 婚姻的本质是经济关系。
婚姻法规定了离婚财产如何分割,却没规定谁必须爱谁,对所谓出轨行为的惩罚,本质上也是因为属于另外一方的性资源被侵占了。
双方以自己的一半资源换取对方的一半资源。普通婚姻大多数表现为女方的性资源与男方的财产的交换。(顶层的婚姻中性资源则被相对弱化了,因为性资源与提供者的阶层虽然相关但并不存在显著的差距,而社会资源的分化却是巨大的。)
1.1 性资源包括生育资源和交配资格。
1.1.1 生育资源即卵子和子宫。
目前为止,只有女性能够提供子宫,只有子宫能够生育。
女性在生育行为中损益并不明确。怀孕、分娩及恢复期中的女性需要付出精力、承担风险、身体受损;同时,不能否认子嗣对女性带来的潜在价值也同样是巨大的。两者均无法衡量,因此无法计算女性生育的损益。
男性却是生育行为的纯受益者。女性单方面承担风险及付出精力后生育所取得的成果,即子嗣,却是由男女双方所享受的;即使女性决定独自抚养子嗣并享受几十年后子嗣的回报,子嗣也无可避免地承载了男性一半的基因,男性获得了在基因库中延续生命的收益。
因此在该市场中,女性是纯供给者,男性是纯需求者。
1.1.2 交配资格即性行为。本篇只考虑受众最广的两性间性行为。
男性自慰获得高潮的成功率不到30%,而女性自慰高潮的成功率接近百分之百;男性性交达到高潮的成功率高于自慰,女性却远低于此,并且需要承受更多的妇科疾病风险。(数据出自海瑞性学报告)
因此在该市场中,男性是需求更加强烈的一方,女性成为相对而言的供给者。
(插一句,为什么女性对男性肉体出轨的包容度远高于男性对女性?因为交配资格本来就不是女性对伴侣的常规诉求,因为与男性的交配资格对女性而言唾手可得,伴侣肉体出轨并没有伤害女性在婚姻关系里的实际利益。)
1.1.3 综上,性资源市场中,男性是需求者,女性是供给者。
这很显然,也很重要。
男性对生育资源和交配资格的需求导致男性不得不以其他资源换取,包括声望,权力,财产,也包括耐心,体贴,跪舔,最终造就了恋爱及婚配中普遍表现出的男性付出更多的局面。
2 结婚证是一纸信贷合约。
信贷其实没那么玄乎,只要钱货交付存在时间差,就是信贷。
2.1 生育行为中,女性付出巨大。
付出大不大不是谁说了算的,劳动力市场早就给了答案。女性在劳动力市场受到的“歧视”,同等教育、智力、能力等条件下,男性劳动力报酬、天花板比女性高的那一部分,就是市场给的合理定价。
备孕、怀孕、分娩及恢复,不可避免地导致女性在整个产出周期中对社会提供的总价值低于同条件的男性;甚至由于十月怀胎产生的激素变化,女性倾向于对子嗣付出更多的哺育精力,这令生育对女性的影响周期加长。往更远了说,男女体力水平的差异,乃至男女差异,也是由于女性生育不可或缺的性激素导致的。
现行劳工制度下,企业被迫承担女性的生育损失,导致其整体下调对女性尤其是未育女性的定价,并由此影响了女性长期的晋升空间。
这部分差距,就是女性的生育付出。
从古至今,都是巨大的。
2.2 因此女性对生育资源的要价巨大。
2.3 存在大部分男性无法一次性付清该要价。
男性性需求鼎盛时期与财富获取能力的鼎盛时期并不匹配,有许多青春正盛的男青年饱受交配资格短缺的困扰和生育资源匮乏的恐惧,他们希望能像贷款买房一样,分期支付。
2.4 婚姻就是一种分期付款的关系。
生育是男性的30年贷款,婚姻法就是还款保障。
部分女性选择了以近期的生育资源交换未来的男性收入,婚姻法保护这部分女性在男性财富鼎盛期到来之际可以确实享有应得的一半财富,保证女性用十月怀胎的付出/2,换得婚后下半生男方与女方的收入差/2。(分割财产时双方对婚后财产的所有权各占一半,对子嗣的被赡养权各占一半,简单的数学题我就不写了。)
2.5 因此婚姻保护的是已经兑现性资源的中年女性和贫穷的青年男性。
如果没有婚姻制度,男性获得性资源后在财富鼎盛时期抛弃伴侣、获取新鲜性资源的行为将不受惩罚,这将造成整个市场的信用崩坏,导致女性不再接受这种借贷性质的交易,而回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时代,即即期的财富和即期的性资源交易。
那么只有少数男性拥有这样的购买力,造成巨大的供需不平衡,贫穷青年男性进而成为潜在的社会动荡因素。
2.6 只要生育成本依然高昂,婚姻制度就仍然有存在的根基。
就像高企的房价造就了房贷市场的活跃。需求催生了市场,而不是市场引发了需求。
3 人造子宫的普及将极大拉低生育成本。
3.1 女性作为“女人”的价值整体降低。
因为人造子宫作为女性子宫的替代品出现,极大地分流了男性对女性生育资源的需求。需求曲线左移,价格降低,女性在生育资源市场上的整体价值降低,而这是女性作为“女人”在婚姻中最大的价值体现。
3.2 人造子宫将削弱婚姻制度。
对照2.6,这很显然。
3.2.1 结婚率降低。
生育资源价格降低,低到大多数男性都能一次性给付。
男性若想要子嗣,只需要购买几颗卵子。以传宗接代为目的的(限定性定语)婚姻失去其必要性。
同时女性的生育资源也难以在婚姻中兑现出好价格。生育的机会成本是劳动力受损,成本不变而收益被拉低的情况下,女性婚配并生育的意愿也相应降低。
3.2.2 即使婚配,婚姻关系也变得松散。
由于少了生育这一重要环节,且女性在劳动力价值升职预期提高,男女双方在婚配中的收支流时间差大大缩小。婚姻成为一个即期市场,消除了女性在T0付出等待男性在T1偿还的信用风险,可以认为双方在每一时间点(段)上的交换基本公平,也就不存在关系破碎时一方利益极大受损的情况,不存在一方出于经济目的极力保持婚姻的情况。
3.3 人造子宫会促进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
3.3.1 脑力是信息时代最高效的生产力。
此条
3.3.2 生产工具的进步,缩小了两性之间的体力差异造成的社会价值差异。
但前文提到生育的风险及精力占用使得女性在社会生产力方面天然弱势,这一点在脑力竞技场中同样存在。
3.3.3 人造子宫将免除生育对工作的耽搁,使得女性脑力的现金流折现增加。
因此,以出卖脑力为主要劳动手段的女性社会定价将随之提高。
但在以物种进化为衡量单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两性激素水平存在差异,以出卖体力为主要劳动手段的人群就不可能存在性别平等。
因此人造子宫只是促进,并不能带来性别平等。
3.3.4 生育价值在个人总价值中占比较高的女性,利益切实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