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牌:见效快的保养品对皮肤有伤害吗?
1、见效快的保养品对皮肤有伤害吗?
主要取决于“见效”的机制是什么。皮肤有一定的“代偿”能力,自我调整适应和修复。当它受到的刺激超过“代偿”范围,无法及时自我复原时,就需要保养品的帮助。好的保湿品能模仿皮肤天然的保湿机制,快速补水,防止水分蒸发,效果几乎在涂抹时就能感受到。单一求效果而粗暴违反自然规律的做法,会造成伤害,譬如为“嫩”而过度去角质,为“白”而用刺激药品杀死色素细胞等。

2、“温和”就一定意味着“效果慢”吗?“温和”与“有效”没有直接关系。前者指的是涂抹时的感觉,在皮肤健康的前提下,使用舒适,无刺激感的保养品,都可以说“温和”。见效快慢,则因保养品配方以及使用者自身状况和需求而异。有些成分在刚用时会有刺激感,只要皮肤适应后就无大碍,也要注意,某些成分在使用时并没有刺激感,却可能有长期隐患。

3、涂完保湿霜后,用皮肤水分测试笔进行测试,水分提高值大的就是好的保湿品吗?水分测试笔检测的是角质层含水量,即便不用任何保湿,洗完手后,你的角质含水量也会显著提高,但这些水分很快就会流失。相对更合理的做法是在用完保湿品后几个小时以及第二天再测。不过,角质含水量并非越高越好,保湿霜可减少皮肤水分的流失,将含水量维持在正常健康的范围内,却未必能快速提高角质层的含水量。因此,不用过于迷信美容柜台上的“水分测试笔”,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觉得干燥问题改善了,就是适合你的产品。

4、对护肤品会有依赖性,好的护肤品在你停止使用后,仍能发挥一段时间的作用。这是因为,一来好的保养品将皮肤调理至健康的状态,让它变得更强韧,不易受外界刺激,修复速度也更快;二来某些保养成分确实会停留在皮肤内一段时间,持续发挥效用。不过保养品的效果有限。

5、护肤品中有效成分含量低,接触皮肤时间短,某些成分确实能在清洁过程中就开始发挥效用,如镇定舒缓类;二来短时间接触一些低浓度成分,有助提高皮肤对于某些可能引起刺激成分的适应力,譬如在进行果酸换肤前,可以使用一周左右含少量果酸的洁肤品,此时果酸的效用不在“焕肤”,而在减轻皮肤正式换肤时的不适。

6、每天早晚都要洗脸,涂抹保养品,需要“24小时持久作用”的护肤品涂在皮肤上后,一部分会留在外层而一部分会进入皮肤。留在外层的如油脂、防晒品,确实会被洗去或被汗水冲去,但进入皮肤的成分如透明质酸等,则能停留数小时甚至几天,更重要的是,某些保养品能激发皮肤天然机制,如促进胶原生成等,确有24小时持续作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