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广美附中AIP课程回顾丨“符号与象征”课程

2023-07-19 12:17 作者:AIP国际艺术高中课程  | 我要投稿

无论我们生活在何处,只要我们留意观察便不难发现,其实我们被符号与象征物所包围。关于“符号与象征”,你的理解是什么?关于生活中与艺术中的符号及其象征意义,你的认知是怎么样的?

6月底,“符号与象征”课程已经圆满结束,这是一门基础调研课程,旨在让学生们通过观察、研究生活中的事物,加深对自身的了解,从而以一种崭新的角度来看待未来的生活,了解如何运用符号组织成视觉语言并进行传播。

那么,本期“符号与象征”课程有哪些亮点呢?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01、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中,专业老师在前两周带领学生们学习了“符号”的释义、组合、表意及多样性,学习完基础理论知识后当然要通过实践与运用,加深对“符号与象征”的理解!

课程第三周到第五周,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所选文化调研和媒介探索及创作,并于第五周进行结课观摩。


02、专业调研

调研开始前,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西关文化调研选择,其中包括粤剧、凉茶、打铜工艺、鸡公榄、龙龛糍等多样西关文化。

敲定所要调研的文化方向后,同学们便前往了极具广州都市人文底蕴的西关旧址地域——永庆坊,围绕所选文化进行实地调研后设计一个部落,并将调研所得的文化特征转换为各类符号并综合运用于该文化部落的设计呈现。

调研过程是对西关文化的切身感受与学习,更需要将西关文化的深度与课程相结合。调研结束后,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与专业老师一起讨论,力求将关于“符号”的演变、应用多样性和完整度呈现出来。    

学生前往西关进行粤剧、打铜工艺、凉茶等文化调研现场


03、结课观摩


课程最后一天,学生们于校内进行了结课观摩,这是“第一届G10西关峰会”,也是学生们为期五周的“符号与象征”课程的成果展示。

除了成果展示,你或许还想了解学生们的对于本次“符号与象征”课程的想法与收获分享,当然还有关于作品的创作经验交流。


同学们在班级内进行了小组PPT的讲解汇报。从课题选定到调研过程和作品创作,每个汇报的小组都详尽述说,对于“符号与象征”,他们的理解与运用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04、部分作品展示


1 / 郑名蓁&赵恒智


《梆黄部落》


2 / 仇淇&张祚豪&庄柱淇


《肠粉人》



3 / 洪小聪&徐梓轩&周子游


《打铜魂》

4 / 陈柔羽&田语馨&王晟鑫&朱礼桐


《宫畑沁》


5 / 陈嘉钧&李宝桐


《鸡公榄》


6 / 郑诗韵&刘昱辰


《榄之情》


7 / 陈心宁&杨玙陈


《榄子》



8 / 李澈&梁圆

《凉茶的2010》



9 / 李雪瑶&林佳沁


《凉茶星球》


10 / 李心怡&柯子鑫&倪雨萱


《龙龛糍部落》


11 / 卓奕成&张家鼎&彭婕绮


《琼花会》


12 / 李禹涵&余美莹&褚子怡


《铜关部落》



13 / 樊泽齐&詹晟&周子涵


《铜人部落》



14 / 蒋雨燕&李洁然&刘芷彤


《粤动乐剧团》



15 / 冯笑桐&苏佳怡&张洋


《粤桥部落》




广美附中AIP课程回顾丨“符号与象征”课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