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有挫败感的Teacher们,其实也可以很阿Q!


大文豪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只要是中国人,就都能聊上那么几句。以他命名的阿Q精神胜利法,更是广为流传。
我不想在这班门弄斧的分析阿Q那种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的种种表现;也不想继承当时那普遍存留于国人魂灵中的精神病症;我只想倡导一下阿Q精神胜利法在当今时代折射出来关于心态问题的点滴感受。

特别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我们,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来那么一点阿Q精神。就能保持平稳、健康的心态,进而投入一如既往热情如火的工作,这也算得上是得益匪浅了。

心态问题,本人的理解,表现出来就是一个面子问题。
从古到今,“给面子”“没面子”“有面子”“丢面子”“露脸”“丢人”之类的话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在当前经济发展迅速,随处可见以金钱至上为“面子们”的那种天庭饱满、红光满面的傲气、财气与霸气。
从这个角度看,教师就没办法称其为有面子的群体。
但在我看来,作为教师,大可不必因为工作的劳累,收入的低微,地位的低下,大众的不理解而生气、胀气,更不要因此而低声下气。
想想那神台上的天、地、国、亲、师,排名虽然滞后,至少彰显着一份高气。

曾经,我有机会聆听孙剑教授关于《幸福教师之五项修炼》为主题的报告讲座。孙教授报告中提到了幸福教师修炼秘诀之一的“修心”问题。
教师如何修心?
教授经典地指出“修心”问题其实就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
当然,教授在那么高的位置,高屋建瓴、旁征博引、古今中外。那眼光和视角无疑很难发现工作在“基础教育”“普九阶层”的中小学教师。当然,也更不会“设身处地”了。
即便如此,作为中小学教师的我们,因为工作了十几年每月不到的2000块生活基本保障金而“牢骚满腹”也罢,“捶足顿胸”也好。
工作依然要一如既往,热情依然要有燎原之势。

结合30余年“普九阶层”的经验,我想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
归纳起来就是继续发扬阿Q精神,努力做到心理平衡「三个三」。

一是正确对待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比智更难。
二是正确对待学生,心中常有爱心。
三是正确对待社会,常怀感激之情。在社会交往和事业追求中才能给自己定好位。
不要自卑什么“十三个月工资”不到位,也不要自傲去越位。只要自我定位客观准确,基本上处事就能够得心应手,心理压力就小。

一是要执着于全心全意奉献,奉献于社会,奉献于教育,去尽情享受健康人生。
二是要执着于常怀殷殷报国志,事业上力争一流,教学上力争创新,要有淡淡平常心,特别是在生活上要甘于平淡。
肚子饱七分,健康又精神。
三是执着于精益求精于专业知识,要有多姿多彩的休闲爱好。
人的心境和情绪,认知和感觉才能有深度和广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常坦荡荡而不常戚戚,天长日久也能达心宽体胖。

一是顺境时要助人为乐。
助人是快乐之本,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助人的过程中,自己的人格也得到了升华,心灵也得到了净化。
二是逆境时要知足常乐。
幸福本无固定的标准,幸福是一种见仁见智的感受。生活像镜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
三是要自得其乐。
因为世上万物,福祸相依,风水轮流。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都是正常的轮回规律。

所书只为倡导,为传承,为发展。
尽教者之心,育者之德。
老肖说普教,小肖言特教。
欢迎关注!
喜欢文章记得点赞收藏哦~
你的鼓励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