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威尼斯》想到的贸易兴国、权势互旺和娱乐致死

在欧洲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共和国名为威尼斯共和国,始建于公元687年,1797年为拿破仑·波拿巴(就是大家最熟悉的那个拿破仑)所灭,一共存在了1000多年,它的首都,就在今天的威尼斯。
读这一段历史时,总有一个好奇点,这个国家的领地分布实在太广太散,而且,不成片,这样一个看似零散实际也零散的共和国又如何能在混乱的中世纪以及之后的文艺复兴时代还能保持统一?
我想,能说得通的解释就是利益绑定,因为利益关联,形成同盟,合则共兴。

翻阅历史,我们知道,威尼斯早期借助其港口优势因为盐业交易而繁荣——中西方文明中,搞盐、铁、香料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大发横财。
而威尼斯这座城市四面都是水的地理优势实在是太适合成为天然港口了——香港的地理优势也是如此。
威尼斯本就是个缺少实业基础的小地方,天然港口可以让这座城市的商人信息差进行差价贸易暴富,而成功的商人必然会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涉足军政,于是,威尼斯沿着自己的贸易线开始在亚得里亚海由北向南进行扩张。
威尼斯之所以成为共和国而不是帝国,我想,首先,是因为威尼斯并不具备强大的军事实力来控制它的远方领土,太南的领土与邻近的领土都有点加盟+自治的关系;其次,各个地方加入共和国本质上是基于商业利益,这有点欧盟内部成员国可以降低关税类似;第三,是因为威尼斯宽松的宗教环境和意识形态的独立性。

关于第三点,很值得一说。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罗马一直对外强制输出自己的宗教观念,而且,很多教条教规十分严苛,违逆人性——这也是为什么文艺复兴时代强调【人本主义】,因为太压抑了啊。
而威尼斯是将罗马视为敌人的,核心自然是教宗对贸易或高利贷的限制——虽然教宗那些人私下也做贸易和放高利贷;其次,是因为罗马天主教极端的审查制度,而威尼斯共和国由于是商业立国,在思想方面鼓励创新反对保守,于是,当时的威尼斯一直保持着思想上的繁荣昌盛,并在16世纪拥有整个西欧最发达的独立出版业。
我曾读过一本名为《纸上威尼斯:16世纪威尼斯出版业如何改变了世界》,其中的内容很细致的说明了环境开明与思想创新的相互促进。
于是,在文艺复兴尚未开始前,威尼斯共和国拥有整个西欧最安定的政治环境、最开明的贸易政策和最繁荣的文化氛围,这就让威尼斯成为当时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当时最为富裕的商人阶级愿意居住在这里,也促使当时知名的艺术家、建筑师等纷纷投奔欣赏自己的金主。
要知道,文艺复兴就是发端于意大利北部(如果从地图上看其实就是威尼斯那一块),之后才在意大利全面展开。

与今天有钱的大佬会撒点小钱(对于他们而言的小钱)进行风投相似,在威尼斯共和国坐庄的各位大佬也喜欢搞“风投”——就是资助探险者满世界大冒险。
虽然马可波罗的传奇有相当大的水分,但马可波罗其人肯定是个冒险家。威尼斯繁盛时代的大冒险实际上也为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向大西洋埋下了伏笔。
威尼斯的衰落,自然是时代的必然。
首先,技术的进步使得其他国家的远洋大冒险、远洋大贸易成为可能,海运有更天然的地理优势和更高的利润,为何不走海路?威尼斯曾经的地理优势就不存在了,如今,也只能是成为旅游胜地——而且,还要冒着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彻底落入海平面之下的危险。
第二,是它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战争,本身就是抢地盘,威尼斯共和国本身的军事力量比较一般,再加上贸易规模萎缩,打仗就属于典型的越打死得越快,更何况,共和国的版图真的太不具备优势了,难怪到了1797年,奥地利和法国军队洗劫威尼斯共和国后,拿破仑只是准备进军,威尼斯共和国全体高层就商量着全面投降——因为确实没军事力量了啊。

我们回顾威尼斯的兴衰,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本《威尼斯》中涉及到的贸易兴国、权势互旺和娱乐致死,而这套逻辑不仅可以用在国家,还可以用在个人。
首先,是贸易兴国。
国家需要通过贸易来取得税收,这种贸易一种是转手贸易(代工贸易),另一种是技术贸易。
以现在的眼光看,威尼斯共和国繁荣的是第三产业,第一、第二产业不行。而重工业不发达的直接后果是军事实力不行。但军事实力太强大了导致轻工业、第三产业彻底崩掉也是问题,比如前苏联。
威尼斯本质上做的是转手贸易,缺少一个可以内循环的国内市场,这也是个问题,其实当威尼斯有经济实力的同时,应该考虑向南统一整个意大利的内部市场,这样,即使后来西班牙锁死入海口,威尼斯也能保证自己在整个地中海的贸易优势,不至于彻底崩掉。
此外,还是因为市场太小,威尼斯并没有核心的技术优势——当然,这些在现代意大利发展成了奢侈品经济和旅游经济。

其次,权势互旺。
正因为共和国独特的结构,各个区域实行的其实是寡头垄断、寡头代理机制,与中国古代的世家大族垄断权力上升通道相似,威尼斯各个大区的家族传承也使得政治权力与商业优势形成互补关系。
但这种基于利益的关系最大的风险就是外部环境的改变,一旦地理优势丧失,贸易规模萎缩,以前的垄断优势势必会丧失,这时候,旧权贵就必然要向距离自己更近的新权贵靠拢,共和国就很容易分崩离析。
第三,是娱乐致死。
嘉年华的发端正是威尼斯,经济繁荣之地必然是纸醉金迷之所,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娱乐至死的弊端在于沉浸。拥有优势后的沉浸,使人不想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威尼斯后来衰落的内在原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嘛!

如果我们把威尼斯共和国的兴衰套用到个人成长,就会注意到以下细节,第一,是硬实力,这种硬实力可以是技术、可以是关系。
如果是技术,那就要考虑做成业内顶尖,掌握一门技术除了熟悉,还需要迭代,这样才能降低自己的可替代性,最近我在想为什么纯程序员容易被替代,因为程序是讲逻辑的,而计算机的底层逻辑是线性的,如此想来,以今天模块化编程的格局而言,程序员的工作就像是砌砖头,砌砖头必然有专业性,但顶尖的砌砖匠又有多少呢?市场上需要多少最熟练的师傅呢?
如果是关系,那就要考虑利益互换或者姻亲互联,这样才能形成一种稳固关系。
第二,是眼光与布局,这里说是就以前的优势能否适合当下时代。比如,我现在就不看好如今火热的短视频和看似繁荣的中视频。娱乐业肯定繁荣,但由于参与者太多,就会形成一种奇怪的“卷文化”,这样对于缺少关系的个人或者新入局者是个劣势。
越垃圾越没发展前景的平台越喜欢搞什么MCN,也就是批量生产垃圾内容分化流量,而随着流量集中向头部平台,分化效果会更加明显。大部分的“知识”内容无非是把书的成型内容用自己的脸自己的表达方式复述一遍,基本内容就是视频剪辑,这种内容实在缺少竞争力,视频时代的红利会随着经济的好转而消失,到时候,大众会追求更有品质的娱乐方式,看视频的人少了,这个市场就自然萎缩了。
第三,是避免享乐,让别人耽于享乐是一门生意,但让自己耽于享乐就有点毫无意义。

想胡扯的就是这些,最后,再凑数一些内容吧,这是最近看到的诗。
《室思》是汉末三国时期的诗人徐干创作的一组代言体的诗。这组诗写的是妻子对离家丈夫的思念。全诗分六章,就日常所见、所感、所思,从各个侧面反覆细致地抒发了思妇的盼望、失望和期待之情。
室思
【其一】
沉阴结愁忧,愁忧为谁兴⑴。
念与君生别,各在天一方。
良会未有期,中心摧且伤。
不聊忧湌食,慊慊常饥空⑵。
端坐而无为,髣髴君容光⑶。
【其二】
峩峩高山首,悠悠万里道。
君去日已远,郁结令人老⑷。
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
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
每诵昔鸿恩,贱躯焉足保⑸。
【其三】
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辞⑹。
飘飖不可寄,徙倚徒相思⑺。
人离皆复会,君独无返期。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己时。
【其四】
惨惨时节尽,兰华凋复零⑼。
喟然长叹息,君期慰我情⑽。
展转不能寐,长夜何绵绵。
蹑履起出户,仰观三星连⑾。
自恨志不遂,泣涕如涌泉。
【其五】
思君见巾栉,以益我劳勤⑿。
安得鸿鸾羽,觏此心中人⒀。
诚心亮不遂,掻首立悁悁⒁。
何言一不见,复会无因缘。
故如比目鱼,今隔如参辰⒂。
【其六】
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终之⒃。
别来历年岁,旧恩何可期⒄。
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讥⒅。
寄身虽在远,岂忘君须臾⒆。
既厚不为薄,想君时见思⒇

如果觉得内容比较有趣,你还可以通过这些传送门邂逅更多精彩:
【1】尚书堂——关于书的品鉴报告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357273
【2】闲扯儿——陪你聊聊番剧和手游的那些事儿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97797
【3】崩坏3圣痕故事——游戏里也有历史与文艺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4】崩坏3圣痕故事(视频版)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64330
【5】为你读诗(视频)——每晚一首,祝你今夜好好眠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167208
【6】各种花式闲扯儿——总有一款能讨你欢心的吧~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76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