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政策变化,你需要准备什么?
考公成为就业大热,越来越多的应届生在毕业之际都会倾向于考公,而近年来,各地的公务员招录其实也一直在向应届生、基层倾斜。
就好像吉林省,年招考90%以上的职位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都可报考,安排2923个岗位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可报考;安排1088个岗位,专门补充乡镇机关公务员,充实加强乡镇机关工作力量。
虽然考公人多题难限制还多,对于非应届生非基层岗位的考公而言上岸难度简直就是更上一层楼。
但非应届生的朋友也别灰心,今年有些省份的省考是有明显扩招的,例如广西、江西、海南、湖北等等,相信只要继续加油,下一个上岸的肯定就是你!
但好消息和坏消息总是一起来的,有些省份不仅没有扩招反而缩招了,像是云南、新疆等等的省份,省考的缩招比例高达30%以上。
还有部分省份为了引入优秀人才,在政策上也有适当的放开。
例如,在河北的省考公告中,只要报考人的配偶、父母、岳父母、公婆中有河北省常住户籍的,报考人都可视为有河北户籍,可以报考相关岗位。
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因此大家在报考前一定提前要了解清楚心仪岗位的要求以及招收人数与往年相比有没有变化。
在执行备考计划的时候,还要时刻关注政策的变化,才能减少无用功。
上岸那么难,除了人多竞争大,其实考公的两大科目中的申论也让各位考公人头疼不已。
如果给现在的申论备考人群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花时间备考的,但备考很盲目不得章法,考的分数很低,甚至不如裸考的。 第二层次,裸考的根本不准备就是玩儿,申论全是抄材料,但由于抄材料嘛,总能抄中当中隐含的采分点,分数中规中矩,高分很难几乎不可能。 第三层次,这类考生分数最高,他们不仅认真备考,还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来备考。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是平时是如何备考申论的,自己属于第几层次。 我相信绝大多数同学都属于第一层次,甚至有些同学觉得申论太难,准备摆烂选择第二层,但大家肯定都想成为得分高的第三层次。
但问题是要如何才能成为第三层次呢? 怎样才能在申论备考中有自己的独特方法,如鱼得水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申论的材料就是我们答题的来源,我们答题必须要围绕着材料来。 申论答题实际上就像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题,所有答案都在原文中,但我们毕竟已经不是小学生了,做题怎么能不动脑子地照抄原文呢。
我们要讲究“述材料”,通过分析加工概括和阐述材料,要准确阐述而不作自己的创新和引申。 绝不是照搬照抄,绝不是教条僵化地死抄,更不是毫无目的地乱抄。一定要学会梳理、归纳、提炼和加工。 从宏观上把握材料的内在逻辑,善于从具体的材料中归纳出抽象的观点,还要求高度概括和精练,防止琐碎和零散。 像我上面提到过的一样,申论是一道难度极高的“阅读题”,要得高分,需要我们长期的阅读积累,写作能力的锻炼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