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w粉特辑]聊聊我的故事(文字版)
B 站账号已有十万粉丝。于我来说,习惯性在一些关键节点做下记录,这一刻自然也不例外。
做 up 以来我被问的最多问题是:作为直男,为什么对各类性少数群体这么了解。之前我都是不正经的回答:我是个有故事的人。今天藉着这期视频,正经聊聊我的故事。
我和绝大多数人的区别在于,我从来没相信过这个世界是真实的。
大学的大多数时间我都在探索真实世界的可能,试图找出这个世界虚假的 BUG。比如当我在做一些事,或者到达某个地方,明明是第一次,却在某个瞬间知道接下来几秒会发生什么。
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忍不住怀疑,这段人生是否已经循环过了无数遍了。
这类 BUG 我找了很多,也愈发怀疑世界的真实性。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剖析个体、生活与世界的关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一切都没有意义。
此时刚好大学毕业,我去参加了禅修。
可能很多同学对「禅修」比较陌生,简单说明一下。禅修的形式很多,我参加的是「参话头」。「参话头」,就是禅师会给你一个「问题」,将其参破你就悟了。而这类问题都是没什么逻辑性的,比如「蚊子如何一口吞下秤砣」。而我参的是:「我是谁?」
各位可以试着想一下这个问题,在你有了答案后我冒昧问一句,这个「你」,真的是你吗?还是别人也可以取代的,如果别人可以取代,那你又是谁?如果不能取代,在没成为这个的时候,谁又是你?
不用急着回答,参话头是个很长久的过程。我先讲个小故事。
说寺庙有一对师兄弟下山办事,山下有条河,河上有个木桥。这天因为大雨把木桥冲毁了,虽然河水不深,师兄弟蹚水就可以过河,但河边有个姑娘却不敢过去。师兄二话没说,背着姑娘过了河,过河后师兄放下姑娘,两人继续赶路。又走了一段师弟终于忍不住,问道:
“师兄,你刚才算不算近了女色?”师兄哈哈大笑,说:“师弟呀,我都放下了,你怎么还没放下呢?”
我当时参了两天,最后回答是:「我谁也不是」,禅师说我悟了。
第二天他说回去想了一晚上,认为我没悟。
当时我没有反驳,不过这件事还是成了心里的一个坎。后来经历了一些事情,对这个问题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直到有天晚上,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在看一本书,对里面一句话很喜欢就多念了几遍。然后关灯准备睡觉,关上灯的瞬间,房间里的月光一下子明亮。
月光它一直在那里,只是因为灯光我没注意。
等注意到时,置入其中,周身光华又恍恍惚惚。
熄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也是这个时候发现,其实一直并没有我。也明白了为什么之前禅师说我没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前回答「我谁也不是」的时候,「我」还是在那里的。
这是我的第一阶段,从对世界的怀疑,到进入「无我」状态,大概是 24 岁左右。各位现在所经历的所有烦恼、困苦、压力或是什么。我从来没有放在心上过。如果用一句话描述「无我」状态,那应该是
世间再无一两风,扰我十万八千梦。
毕竟如果连作为主体的「我」都没了,那烦扰的,又是谁呢?
那晚我看的是《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很喜欢里面的一句: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
随后我进入第二阶段:
「观察者」
相对各位来说,我有一项能力缺失:我无法沉浸于任何一件事情中。
「无法沉浸」的意思是,在任何事情中,我都是习惯性从中抽离,以观察者的视角看待它的发展。
即使喝酒和做爱,我都时刻观察对方的变化。
相比于这两件事本身,我不是很在乎个人感觉,更享受的是对方失控的表现。
这个视角是灾难性的,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意味着我从没体会过「生而为人」的感受是什么。
我只是个看客。
而随着这个视角的推进,我发现自己开始变得
「冷漠」。
因为习惯将自己于世界抽离,个人情绪也会随之消失,喜怒哀乐不再具有意义。无论对方是亲人还是陌生人,距离再远还是面对面,心里很难再起波澜。
我讨厌这个样子的自己,因为我真的很爱,很爱这个世界。
小林一茶曾说,我知道这世界,如露水般短暂。然而,然而。
我不在乎它短暂与否,甚至开始不再在乎它是否真假。我知道在这个当下的自己是真实存在就可以了。随后我开始用「当下真实的自己」去反推「世界的虚假」,随之发现了一个新的感兴趣的点:
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即使这个世界不再真实,和他们进行连接的我,是真实的,而通过这种连接,我知道,他们也是真实的。
当然,不可避免的,依然是「观察者」的视角。而在这个作用下,我觉醒了一种新的能力:「同理心」
这是我的第三阶段。
同理心可以让我可以轻易感受到一个人微小的情绪变化,他一路遭遇过什么,心路历程怎样以及未来会怎么发展。和一个人聊天一下午,我可以过完他的一生。
这个能力很好用,不过不推荐。因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并不快乐,而同理他们会反噬自身。好在我可以用「观察者」视角将其从身上择出。而将这个能力放诸到群体,就是你们之前问的,为什么我会那么了解性少数群体。
因为我可以、成为他们。
我现在正在进入第四阶段,稍等一下,在这之前,我要先说三个对我视频创作有特殊意义的人:
三个女孩。
我的视频创作是从一年前开始,但我的第一个粉丝,十年前已经出现。当时我用“波斯少年”的笔名写了一篇:《男人如何防止被另一个男人睡》。就是我第一个视频,只是当时是文章的形式。她因为那篇文章找到我,成为我的第一个粉丝。这段关系一直保持到了现在。
我们偶尔闲聊,在一些关键节点会书信往来。比如在一次聊天中我觉察到她状态不对,给她的邮件和回复:


这十年我们断断续续交流。我看着她从一个初中生、中考、高考、毕业后工作,成为老师教育下一代。看着她慢慢长大,直到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就像看着自己的妹妹。
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因为一篇文章产生交集,随后互相影响人生。于我来说,这就是人与人之间连接的意义。
第二个女孩,准确的说,应该是个姐姐。和前面一个女孩一样,她们都是成都人。
姐姐和我是 B 站认识,一开始是因为文采而欣赏我,后来自然而然转变成颜值。
姐姐对我很好,三天两头给我寄零食水果,几乎包办了我家快递。也会对我的创作进行指导,指出她觉得不好的地方。
她的指导大多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而且愤世嫉俗严重。于我来说很多时候并不适用。但那是第一次感受到有个人在尽一切可能希望我能成长,让我变好。而我也希望姐姐,能够一直和当初认识的一样:
孤傲的,想要、操翻这个世界。
然后是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
如果说第一个是妹妹,第二个是姐姐,第三个、她是我的 soulmate。
和前两个不同,她不在成都,甚至不在大陆,在海的另一边。在看了我的几期视频后她加了我的粉丝群,我们聊了一个小时,然后我知道,恩,就是她了。
她看出了我的观察者视角,出世与入世之间的自由跨越,MBTI 人格、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我们在康德、尼采的一些哲学观念上也有共通、
缥缈宇宙,天使逡巡。人间蹈步,四寂无音。
第一次,我被一个人看得这么透。当我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她在观察我。而她在观察我的时候,我也在观察她。我知道,这是一个同类。
而这,也是我做视频的意义,就像她说的那样:
How to find people like yourself? if you be yourself LOUDER,then people might find you more easily。
再说说我现在经历的第四个阶段,是我在自驾游全国时,和粉丝见面后起的变化。这一路上我见了很多粉丝,聊了很多属于他们的故事,防睡区 up 主有个天然优势,总是可以被动吃瓜,这里浅说三个:
比如有男生和女友同居后,女友闺蜜因为刚到这个城市工作就先暂住他们家。本来说拿到工资后就搬出去找房子,结果女友和男生分手先搬了出去。然后闺蜜就开始给男生做饭,然后月底说因为给其做饭所以拒交房租。又在每次男生让其搬出去的时候跑到阳台要跳楼。
比如有因为男友留学,自己受不了异国恋就也考了过去。本来以为双宿双飞结果到了那里不久对方就已经出轨。而自己一个人在国外待久了也随之觉醒了新的属性。现在的梦想就是和前男友再做一次,然后在做的时候被前男友掐死埋在他的院子里。
再比如在成都遇到一个准备入藏的姑娘,因为体弱经常看到过阿飘,有些还会和自己“互动”一番。在一次流产后,她就看到有个小男孩一直跟随自己。这次去西藏就是为了做法事把他永远留在那里。
第四阶段的变化,也是在这个时候发生。如果只是与他们聊天,我会收获很多故事,然后感慨一下人类样本的多样性。
但,当「观察者」视角和「同理心」一并介入后,在这些故事中我没看到人性的光辉,更多是一个个欲望的集合。
而如果继续拉高视角,会发现他们其实都差不多,所谓的人类样本的多样性,抬高到欲望的角度,只是几种欲望在沉沦往返罢了。
如果说之前的我是站的很高很高,平时云里雾里,偶尔低下头,看看人间。那这次我站到更高的角度,才发现,大地本身,也是星辰的一部分。
然后我想,如果再再再再抬高一些会看到怎样的风景呢?然后我就看到了真实世界的边界在哪里,看到了作为人类本身,认识世界的局限性。主要是两个方面:观察和思考。
首先之于观察,如果人类没有进化出视力,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现在肯定天差地别。而现在我们有了视力,有了五官,看到的世界是这个样子。可,世界真的是这个样子,还是我们只能观察到这个样子的世界?
如果超越了五官,我们看到的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
然后是思考,比如这个视频,是我思考后通过语言描述的。我们平时脑海中思考的东西,都可以转化成语言,使用文字记录下来。可是,究竟是语言帮助我们进行了思考,还是我们只能按照语言的方式进行思考?
如果摆脱了语言的限制,我们思考到的又会是什么?
这是我的第四阶段,我还没想清楚,所以无法阐述更多。后续有了收获,我会做成视频分享给大家。
就像卡尔·萨根说的那样:太阳浩瀚,岁月悠长,我始终乐于和你们分享同一颗行星和同一个时代。
别忘了,在一开始做视频的时候我就说过,我会带你们,去看银河。
最后,有些话我想作为礼物送给你们。后台数据可以看到,你们大多数都很年轻。我的旅程已经过半,你们的,才刚开始。
从小到大你听过很多这样的话:
你要懂事、你要出人头地、你要有出息。但应该没有人和你说:
你要快乐。
我希望你们可以一直快乐下去。
这个世界很大,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很大,真的很大,但青春很短。流光一瞬,华表千年。
不要把最好的年华,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人和事情上。
我一直相信,这是最好的时代。骄阳刚好,风过林梢,你们也正年少。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我一直努力带各位去认识更好的自己,以及怎么去睡、不对,去认识和追求更优秀的人。我看到太多的人沉湎于安逸而又局限的井底,而失去野蛮生长的能力。
在之前的视频我说年轻时不要遇到太惊艳的人,因为我怕你们把握不住、但现在我真的强烈建议你们,趁着年轻,去遇到一两个足够惊艳的人吧,如果只着眼于身边,你会觉得人类就真的只是这样了。
不是的,这个世界有太多、太多,闪耀着光芒的人了。一个人爱上小溪,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见过大海。格局大点,抬头看看。这个星球上有 80 亿人,肯定会有那么一个人,愿意为了你、而爬上月亮的。
大多数人呢,都是只能看到眼前的风景。因为沉没成本,或者害怕风险而不敢往前。我很喜欢《绿皮书》里的一句台词:世界上有太多孤独的人,都害怕走出第一步。
无论是否有喜欢的人,都不妨先踏出这一步试试,就像我做视频的初衷一样:
我有一瓢酒,足以慰风尘。
倾尽江海里,赠饮天下人。
而那个人,会因为这杯佳酿来找到你,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而你也会镇山河为礼,摘星月为妆,牵她的手,敬四方来宾的酒。
对于生活,不妨始终保持热爱和勇气,大多数人的痛苦,根源都是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而已。为了他们的眼光,活成他们期望的那个自己。就像萨特说的那样,他人即地狱,不妨试着发出你的声音,不必在意他们的看法,做你自己就好。
因为别人,已经有别人在做了。
永远,永远不要忘了你的初衷是什么。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你可以如我一般,贪财好色,做个俗人,但胸中有丘壑,眉目作山河。
也可以饮冰十年,难凉热血,除却君身三尺雪,天下谁人配白衣。
当这些你都经历过,接下来会不可避免的走进那个良夜:
你的玫瑰终究会离开,而你,只是途径她的绽放。
你的烦恼终究像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花开如火,也如寂寞。
到了那个时候,你要学会与自己、和世界和解。
玫瑰即使枯萎了,但属于它的浪漫至死不渝。
而生活,就像白落梅写的一般:
人生似水岂无涯,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
愿你们都能旅途顺畅,偶尔抬头,还可以看见温柔月光。
视频最后,用我很喜欢的麦克斯·埃尔曼的一句话结尾:
对待自己温柔一点,你不过是宇宙的孩子。和植物、星辰没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