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侦探学院第二季剧本杀第三案帅府有诡长评

名侦探学院S2E3帅府有诡长评

本评论仅代表个人主观想法
涉及剧透处有预警
1 配置平衡
这一案的完成度很高,有明侦第一季的水平了,真的很惊喜了。我在庆佘年案的时候就猜测过,这一案应该会是本季四个案件中最平衡的一案,奶中了。本案要逻辑有逻辑,要搞笑有搞笑,要剧情有剧情,就差一个高大上的主题升华了(不过第一二季的明侦也不是每一案都有高大上的主题升华)。有本案的存在,我终于拿得出手去给明侦/名学圈外的盆友卖安利了。
2 故事脉络清晰
可以看出,本案和明侦原版《帅府有鬼》案之间的联系还是很明显的,故事线是相似的两条:帅府中谁绿了我我又绿了谁的狗血感情线以及分属不同阵营的潜伏暗杀线。这一案看起来和庆佘年案一样都是挥洒狗血与搞事业并行的故事,但是对于剧情的评价差很远。问题出在哪呢——问题出在庆佘年案那些支线没有什么用。

比如说同样是认亲,庆佘年案的皇上和提司父子相认,我觉得这个设定除了蹭《庆余年》原剧的热度以外,一点用都莫得;本案的认亲,副官和云姨太是兄妹,这个是和动机、作案手法都有关的。又比如说狗血,这次的狗血线是网状结构的,能把大家都联系上,但是庆佘年案中的狗血线是以皇上为中心点向四周发散的,所以看着就很散。

另一方面,剪辑也没有拖后腿,或者说是渐入佳境。这次的故事线的支线都呈现得比较完整,没有再像庆佘年案那样前后衔接不上的情况,而且笑点也能剪进去,一对一也是有的,算是非常完整的一案了。侦探盘逻辑盘得相当清晰,在一轮的时候基本把作案手法都猜得七七八八了,到二讨的时候整个案件的情况都很清晰了。作为观众来说,这一案的观看体验是非常好的,能把故事看懂,甚至能跟着大家一起猜凶手。
3 综艺效果强
本案的剧本和人员配置就决定了狗血、搞笑这两大综艺元素都有了,而且没有太多属于他们之间的限定梗,对于新来的路人观众也十分友好。
侦探蒲熠星上来就是一段妖娆做作(?)的表演,一声“甄姨太”把我笑到抽搐,差点以为他才是甄姨太;然后宛若碰瓷的平地摔和那串超长的旗袍名字也是综艺效果拉满;后面虽然不飙戏了开始正经破案,但依然能以冷面笑匠的形式输出魔性的印度英语,表现可谓是不辱师门。

石凯在本案中的表现太惊喜了!当时我在预告片里听到那句“我的姨太啊!”,就特别有明侦第一季第一案何老师的野兽派演技内味儿了。迷之断句的“蛇皮膏”,行走的KTV,“漫长单身计划”,“蓬松的头发粉红的长裙”还有最后的“直接夯”可以说是承包了本案一半的笑点。

而且他属于自带综艺感的那种,就是听他说话就很搞笑的感觉,很多笑点可能不是很明显能盘点出来的,比如说他和蒲、周两人讲到底谁绿谁的对话,单拎出来没有那种搞笑的氛围了。
永远综艺感满分的唐九洲,在本案的综艺输出也十分稳定。贯穿全程的散装英语我是听一次笑一次,一讨的时候还配合周一起演了段双簧;听到恐怖音乐得得得跑去找“爸爸”又得得得跑回来;还有那个“只有云知道”的梗也是他抛出来的;以及“六小时什么都没想出来”,宛若唐钢琴重现江湖……

在抛梗风格上和蒲比较接近的周峻纬,开头就跟蒲在互相调戏互相恶心(一报还一报吧,谁让你在前一天录庆佘年案的时候先调戏了人家呢)。本案拿了个司机的身份,车技真的相当了得,而且可以过审,很强……而且对女装有着迷之执着和好奇?

最后说一下在本案吃瓜吃得很开心的吃瓜群众副官齐思钧。他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相声里面的捧哏,接梗接得特别快,调节气氛一把好手,绝对不让场子冷下来。在本案中他最秀的时候大概就是举着洋娃娃跑的那一段,剧本给的这个设定真的太搞笑了,演出来就显得更好笑了。

总的来说,本案的综艺效果真的很OK,可能是因为本案是最后录制的吧,大家都开始放飞自我了!
4 侦探模范当如是
这次侦探的表现可以说是模范标兵级别的了,本案MVP颁给他!希望其他几位在当侦探的时候也加油!
口号和鼓励喊完了,来认真说一下侦探该做些什么。首先,在剧本杀里,侦探就相当于狼人杀里的金水平民上警长的位置,在游戏中是需要带领平民的,剧本杀的话还需要侦探自己cue一下流程。换言之,当侦探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不止是简单的手握两票影响大局,更是要对平民输出自己的推理分析、表达倾向性(也就是归票)。
那么在本案中,侦探的表现是尽职尽责了的,而且他本人的剧本杀水平也是真的高,所以推理分析方面的高光很多。在一轮的时候,侦探基本上破解了案发现场的机关装置。这个机关装置不简单,不说放在名学里,就算放在明侦里都是可以的,所以说能从一个小证物金属环推出整套手法确实很厉害。而且侦探的思路很清晰,能把逻辑梳理得很清楚,周峻纬在新春特辑给他写的印象“逻辑机器”确实很准确。

由于二讨不像一讨那样以证物分享和讨论为主,二讨是比较自由的讨论,流程是侦探自己把握的,那么就会出现不同侦探之间不同风格的玩法。在本案二讨的时候,侦探先拉了两个人出来讲,说明了排除另两个人的原因,并且在分析中向平民表达了很明显的投票倾向性。我二刷的时候甚至怀疑他就像明侦的某些案子一样,为了凶手的游戏体验而收着说了。如果说拉2人PK是常见的没什么好说的,那接下来侦探拉全员再盘时间线和动机就比较精彩了。
我们看明侦的时候,习惯于在二轮的时候排除一部分人,讨论主要是集中在某两三个人身上。但是学院这边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不能拿明侦玩了五季的思维去套。明侦能大胆地集中嫌疑在两三个人身上,那是摸到了套路,大概知道扛推位和凶手是怎样设置的。但是以学院众人目前的情况,大家对节目组的套路还不太清楚,像圣MG案连扛推位都找错了,所以在二讨的时候只关注大家觉得嫌疑大的部分人是不太合适的玩法。
在名学已经看到的四个案子中,能看出蒲熠星两次当侦探的二讨都是再盘一次全员的时间线和动机的,这种玩法的优点就在于万一前面跑偏了,也有再拉回来的机会,比如说明侦的MGQ案就是侦探在二讨的时候重新提出怀疑原本嫌疑值已经大大降低的凶手。放在学院的几次剧本杀里看,这确实是比较好的玩法了,而且这也让二轮讨论变得更精彩激烈,可看性更强。
除了侦探以外,在这里也要说一下其他人的高光表现。首先是密逃里被蒲盖章的“图形达人”唐九洲,在这一次的破译信件密码时整个人都闪闪发光。在二轮的时候找到了鱼线,并在二讨的时候把整个装置的细节都复原了——谁说孩子脑子不好!

原本我以为石凯只是负责综艺趴,没想到他这次在破解作案机关的时候也有所贡献,这样的灵光一现让人很惊喜!

5 关于投票的分析(有剧透)
在看完整个案子之后,作为旁观者基本上可以跟着把案子捋清楚了,难点主要集中在作案手法,这一点侦探带领大家破解得很清楚,所以还是很好懂的,算是比较简单的一个案子吧。侦探大概也觉得凶手是很明确的,从一轮开始怀疑,在二轮的时候疯狂暗示,平民只要跟着侦探走,这案子还是很好破的。
但是最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票型呢?这个可以认真讨论一下。
说实在的,这次的剧本设置还是没有什么硬伤的,而且没有很明显的扛推位。首先,我和侦探一样第一个排除的就是副官,因为案发时没有之前副官搞事情时候放的哭声,如果时他作案,肯定会弄成一样的,才好伪装成闹鬼。因此,本案很明显属于模仿作案。

复盘的时候可以看到,大帅排除嫌疑的点是产生动机的时间最迟,实际案发时间段内比较少空白时间,较难完成复杂机关的布置。少爷的动机是最不迫切的,而且哭声和洋娃娃是戳中了他的心病和秘密的,他理应是闹鬼事件中最胆战心惊的人,模仿作案有点不太科学,唯一的漏洞来自于剧本设定:六个小时的空白时间(这个时间线设定是和原案件中鬼留洋如出一辙的空白啊……)。
凶手选择了副官作为自己的扛推位,在一对一的时候就开始向侦探输出“作案仪式感”这个点,后面二讨也在用这个点踩副官。我个人认为这个点选得一般般,还不如选空白时间线的少爷,毕竟副官要继续做仪式感不可能没有哭声这个关键点,但是剧本设置本来就比较简单嘛,凶手想找个扛推也不容易。另外,凶手自己也露出了一些破绽,实际的案发时间段内他不仅是和其他人一样无人作证,更重要的是,他宣称自己在花园洗车,这个地点是很大的漏洞,因为布置机关是要到花园去的。

在二讨的时候,侦探已经暗示了归票的倾向,然而平民完全没有听,沉浸在自己的逻辑里,给我的感觉像是一次翻车了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大家都在各说各的。这个问题不是一次两次了,一方面,学院这里的氛围和明侦不一样,在明侦大家都很信赖何老师和撒老师,学院的话,大家还是比较有年轻人之间互相较量的感觉,就没那么信任侦探。另一方面,人在自成一套逻辑自圆其说之后,想要说服他们是不太容易的,何况优秀的人总是对自己很有自信,就更容易专注于自己的判断,也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像齐和唐,他们俩都是属于有自己一套逻辑和想法的人,所以这次又双叒叕互踩了。凶手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在二讨的时候推动他们俩互踩,加深嫌疑。

再说一下二轮表水的问题,齐的发言其实一般般。他只重复了侦探前面说的自己不会引火烧身,但实际上大家攻击他的关键点在于“仪式感”,如果他能针对仪式感进行反驳,比如说没有哭声这一点,这样的表水发言可能会好一些。而且副官的设定是举着洋娃娃跑,突然就变成了复杂的滑索机关,这一点也可以说一下的。
最后的票型一出来我都惊了,侦探从头到尾认定了凶手,两票都挂对了。结果没一个平民信他,凶手冲票成功三票把副官送进去了。而被凶手疯狂攻击推上扛推位的副官居然继续死咬少爷,真的头铁(如果副官注意到自己被凶手扛推的话,应该投凶手的,平票的话有可能由侦探决定的,可惜了)——如果还有下一次,请你们改变玩法、少被场外因素影响吧。
6 与案件本身无关的一些个人想法(顶锅盖防喷)
看到这一案,作为观众来说其实也是不错的水平了,该有的都有了,除了投票还有点问题。投票这个问题呢,可能是连续录制大家也没什么时间好好复盘,所以跑偏的一直跑偏,还没摸索出套路来。
我一直以来都不喜欢搞什么一碗水端平这种事情,有问题、有进步空间就应该指出来,只赞不弹那也是一种洗脑,有害无利。本案的剧本虽然不能说是很好的,但也没什么硬伤。部分人为了给投票结果挽尊,闭眼甩锅剧本,有必要吗?有些人可能习惯了他们在学院第一季玩小游戏时候的熠熠生辉,总觉得是剧本不好辱没了他们的智商。说实在的,剧本杀玩得好不好,真的不直接和智商挂钩,经验也很重要,举个例子,明侦某位玩家在第四季之后练了一年剧本杀,第五季回来整个人的水平都不同了。毕竟剧本杀不是真实案件,它的关键点和真实案件不一样,玩的时候需要换个思维,像明侦1最开始的五案也是凶手三次逃脱。到后面甚至可以说,剧本杀能用上帝视角来玩(详见海钢Ⅱ案中,井的投票逻辑)。这是个游戏,呈现出来的结果好不好是个综合性问题。执着于喷剧本的心态,是和一开始喷骰子定人选的心态一样的吧?
请摘掉粉丝滤镜看看吧,意见和建议才是进步的动力,而无脑吹不是,他们不缺这点儿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