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像光绪一样呐》歌词注释

2023-09-16 08:04 作者:Blackwatch9876  | 我要投稿

本来以前都是发弹幕的,但是不晓得弹幕的审核机制是什么,也总是被吞,干脆就写专栏了。

之前试着想写下幻想苏丹男孩的歌词注释,结果被吞了,这次看看怎么样。

本人并非历史专业学生,所用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如有疏漏谬误之处,欢迎在评论区指正。

祺祥变政十襄臣流边没职

祺祥政变: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病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宫廷政变,打倒了顾命八大臣势力。从此,慈禧开始垂帘听政,掌握清政府的最高权力,历时四十七年之久。

更元同治难料帝胄染疫夭死

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1874年同治帝染上天花,于十二月甲戌日(1875年1月12日)死于养心殿东暖阁,年仅19岁。

载湉小儿着龙袍赓续帝室

载湉:爱新觉罗·载湉,即光绪帝,四岁登基。

赓续(gēng xù):意为继续、延续。

囚徒半生至于身死尚需仰承 懿旨


大大大大大大大清

大大大大大大大清

大大大大大大大清

高悬镜明

大大大大大大大清

大大大大大大大清

大大大大大大大清

海晏河清


承大统 居深宫 天命如丝携提翩舞

继过嗣西太后 犹唤作亲父

同治皇帝驾崩后,奕譞(道光帝第七子)的第二个儿子载湉过继给慈禧太后,成为了光绪皇帝。

习经注 晓世务 遍周身侍宦皆作耳目

光绪二年(1876年)四月二十一日,光绪帝开始在毓庆宫读书。毓庆宫在东六宫东侧斋宫与奉先殿之间。师傅为署侍郎、内阁学士翁同龢和侍郎夏同善。翁同龢与夏同善为同榜进士。翁同龢主要教光绪帝读书,夏同善主要教光绪帝写仿格(写字)。御前大臣教习满语文、蒙古语文和骑射。光绪帝读书很用功,慈禧太后夸赞他:“非常爱好学习,坐着、站着、躺着都在朗诵诗书。”他把读书同做国君相联系。光绪帝有父亲奕譞在毓庆宫照料自己读书,但君臣之礼,取代父子之情。光绪帝在毓庆宫的读书学习长达十余年。

作镣铐出帘幕 将雄志囚固

虬曲 紧缚


“太后圣明”


垂帘之中后党密 横加驭政语诳称权宜(训政)

配许同氏之女 假意结姻亲 将大政且还抵

孝定景皇后(静芬):是光绪帝的表姐

迁居西郊作养颐 仍诘朝政禀白而后行(权争)

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亲政后,慈禧太后把自己的内侄女都统桂祥女叶赫那拉氏给载湉做皇后,自己则搬出皇宫到颐和园去“颐养天年”,但其在归政前后搞了一连串的活动,以便对亲政后的光绪帝加以控制,继续操纵清廷大权。

孰料少年英发 事事执意躬亲

东学事发 卷席半岛 权平失衡

东学党起义:1894年在朝鲜境内爆发了由东学道领袖全琫准领导的反对朝鲜王朝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侵略的农民起义。

蕞尔日本 幌作保侨 兵抵汉城

蕞尔(zuì ěr):多指比较小的地区。

在清政府出兵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的同时,一万多名日军以保护侨民和使馆为借口,陆续从仁川港登陆。1894年7月23日,日军突袭汉城王宫,挟持高宗和闵妃,扶植了以兴宣大院君为首的亲日傀儡政府;7月25日,日本未经宣战就突然袭击丰岛海面的清军运兵船,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9月底,清军退回鸭绿江,日本完全控制了朝鲜。

拟一封共主矫文 间自发兵意欲起衅争

全州和议达成以后,朝鲜政府要求中日两国撤兵,但日本政府一方面电令大鸟拒绝达成共同撤兵协议,另一方面则在6月15日抛出了“中日两国共同协助朝鲜改革内政”的方案,此后,日本开始不断在朝鲜增兵。

主上悚震 怅然自忖 国无安枕

翁李二臣 意气用谏 力主东征

翁李:翁同龢hé和李鸿章

日本入侵朝鲜后,满清朝廷形成了以光绪帝载湉、户部尚书翁同龢为首的主战派,然而慈禧太后并不愿意其六十大寿为战争干扰,李鸿章为保存自己嫡系的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实力,也企图和解,这些人形成了清廷中的主和派。到7月中旬中日谈判破裂以后,一直按兵不动的李鸿章才应光绪帝的要求,开始派兵增援朝鲜。

纵军力难堪一争 唯有命遵 惶惶叩谢君上圣恩


大大大大大大大清

大大大大大大大清

大大大大大大大清

高悬镜明

大大大大大大大清

大大大大大大大清

大大大大大大大清

海晏河清

平壤役首败 艨艟次沉海

平壤之战:1894年9月初,日军开始向平壤推进,清政府除总兵吕本元率马队两营于9月13日抵义州外,余皆迟缓而未入朝鲜国境。日军至9月15日完成部署,随即展开进攻,经过一整日激战,日军攻下平壤北边的战略要地玄武门和牡丹台,其后清军抛弃辎重仓惶撤退,撤退途中屡遭日军伏击,撤退后又没有可以依托的防御支撑点,伤亡惨重。9月15日夜8时,清军开始撤退,至9月24日,清军全部退回中国境内,而日本则控制了朝鲜半岛。

北洋水师: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八名分别为: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西班牙王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美利坚合众国)。然而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北洋水师的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上图为此句歌词背景图,为日本视角下的甲午战争画报,画面中为平壤战役的场景

两省遍骨骸 兵抵京师外

金旅之战:1894年11月5日至6日中国军队在旅顺和金州抗击日军入侵的战斗。中国军队虽进行了顽强抵抗,但终于寡不敌,旅顺沦陷,李鸿章经营近20年,耗资达数千万两白银的战略重镇落入敌手,渤海门户洞开,直接威胁到津京要害。由于旅顺的中国守军防御顽强,日军损伤惨重,自11月21日至24日的4天内,日军对旅顺全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中国同胞近2万人遇难。

督省东渡海 草签拟国卖

1895年3月,清政府派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以美国前任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前往日本马关(今下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进行谈判。3月24日会议后,李鸿章回使馆途中突然被日本浪人刺伤。日本担心造成第三国干涉的借口,自动宣布承诺休战,30日双方签订休战条约,休战期21天,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顿足泪膺怀 尊玺难落盖

李鸿章在日本抱着“宗社为重,边徼为轻”的宗旨,与日方草签了《马关条约》。由于该约内容苛刻,光绪帝以割地太多为由,表示对该约“不允”,拒绝签字。光绪帝怀着通过迁都而与日本周旋的想法到颐和园请求慈禧太后接受这唯一可行之策,结果遭到拒绝。四月初八日,军机大臣孙毓汶拿着李鸿章从天津送来的和约稿本与奕訢等人共同逼迫光绪帝签字,慈禧太后在这时也指令必须批准和约,光绪帝“绕殿急步约时许,乃顿足流涕”,被迫在《马关条约》上签了字。

懿旨宫内来 允和宜从快

慈禧决定派遣李鸿章为全权代表赴日议。这时,李鸿章已被拔去三眼花翎,褫去黄马褂,革职留任。慈禧面谕军机大臣:“即著伊(李鸿章)去,一切开复,即令来京请训。”早先被重新起用的奕䜣说:“上(光绪帝)意不令(李鸿章)来京。如此,恐与早间所奉谕旨不符。”慈禧则说:“我自(与光绪帝)面商。既请旨,我可作一半主张也。”在次日的上谕中,李鸿章被赏还翎顶、黄马褂,开复革留处分,并作为头等全权大臣前往日本议和。三月二十三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

国耻连三代 今日更添哀

满朝皆安泰 无人思危殆

“能自强否?”


举子忿意难却 串联京官上书请拒签

有南海先生 呈文一具 将变法畅言

南海先生:康有为

公车上书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平考完会试,等待发榜。这时,《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和赔款白银二亿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

后来,光绪帝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君臣召对言切  强国之方历数御前

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

我大清若此 何尝历此变

誓群臣革旧政 谕令纷出世风皆振

变法期间,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

召令明定国是 更变自此始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诏书中重点提到创办京师大学堂,变法正式开始。

废八股定新制 拔擢通才入朝赴驱驰

戊戌变法期间废除了八股文,但科举制并未取消。

罢免礼部六官 允民直陈事

光绪皇帝下诏,允许报纸“指陈利弊”,“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又下诏,凡院、部司员欲条陈意见,可以上书,通过本衙门的“堂官”(首长)代传。普通百姓可以到都察院呈递。

礼部六堂官事件: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开放言路,礼部主事王照上疏建议光绪帝游历日本等国,以吸取新政经验。礼部尚书怀塔布与许应骙、左侍郎堃岫、署左侍郎徐会沣、右侍郎溥颋、署右侍郎曾广汉等六堂官不肯代递。王照据理力争,许应骙即上疏诬劾王照咆哮公堂,借端挟制。光绪帝为了儆戒阻挠新政的守旧大臣,于9月4日下诏将礼部六堂官全部革职,并嘉奖王照,赏三品顶戴,以四品京堂候补,用昭激励。

朝纲 肃治


“速请懿旨”


祸心起纠联逆主 执直隶兵权任委荣禄(训政)

1898年9月初,直隶总督荣禄调兵聚集天津、长辛店。

欲皆天津兵阅 拟囚帝废黜 将变法皆作古

密诏帝党皆亡路 暗托慰廷只言他自顾(无助)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日本。

奏请训政再开 瀛台成归途

慈禧在得知维新派想联合袁世凯诛杀荣禄的计划后,先是大惊失色,她做梦也不会想到,平日一贯唯唯诺诺的光绪皇帝胆敢这样做。随后立刻采取行动。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回到紫禁城,将光绪帝痛骂一番之后,把他囚禁在瀛台,自己重掌大权。八月初八日,慈禧在勤政殿举行训政大典。许多参与或支持维新变法的官员,分别受到了降级、革职、流放的处分。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


妄起战端 欲借拳民 耻雪旧辱

军机大臣、刑部尚书兼顺天府尹赵舒翘、顺天府尹何乃莹奏称:义和团声势浩大,“诛不胜诛,不如抚而用之”,派将帅统领,把他们编入行伍,“因其仇教之心,用作果敢之气”,这样“化私忿而为公义”,如果有“缓急可恃”。对于这样的意见,慈禧非常欣赏。

朝堂之上 怒言草菅 无人会附

隳旧业仓皇西渡 宫阙作烬珍妃投井枯

虽然慈禧声称“现在中外业经开战,断无即行议和之势”,要求各省将军督抚“务将和之一字先行扫除于胸中”,但是当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慈禧装扮成民间妇女,头挽便髻,身穿蓝布夏衫,带着光绪帝、皇后、瑾妃、大阿哥及王公大臣十二三人,在两千余名兵勇的护卫下仓皇出逃。行前,将请求让光绪帝留京的珍妃投入乐寿堂后的井中,时年二十四岁。


高踞危坐 默然权作 橡皮章图

橡皮图章:政治术语,比喻某些依例通过决定以完成某种规定程序,但在实际上不起什么作用的机构。

尝胆卧薪 奈何身死 殒命毒妇

载湉无颜面先祖 庙号曰德 空余凭吊志大且才疏

光绪帝庙号德宗

 

大大大大大大大清

大大大大大大大清

大大大大大大大清

孰论浊清

大大大大大大大清

大大大大大大大清

大大大大大大大清

悲戚书罄


柩归崇陵 冷清寥落无人至

崇陵:光绪帝和隆裕太后的合葬陵寝

若泉下有知 定慰后人不没志

若能救国 泰然放权又何辞

囚徒半生 至于身死 君莫笑我 若痴

PS:如果想要深入了解戊戌变法更详细的细节,可以阅读之前度娘你要闹哪样大佬在动态提到过的,茅海建先生撰写的《戊戌变法史事考》,里面有更加系统细致的考据。


《像光绪一样呐》歌词注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