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威尔逊:从苦难中崛起
美国第18任副总统亨利·威尔逊出生在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当他还在摇篮里牙牙学语时,就已经早早地感受到贫穷向他亮出的獠牙。一个稚嫩的孩子,从婴儿时期就经常品尝想要从母亲手中获得一块面包而不可得是什么滋味。 在困顿的生活环境中,威尔逊勉强活着,长到了10岁。 10岁以后他就离开了家,到异乡当学徒工,这一干就是11年。漫长的学徒工生活期间,每一年他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有机会接受学校教育。11年艰辛的工作后,他终于获得了自己的报酬:1头牛和6只绵羊。 威尔逊把它们换成了84美元,这是21岁的威尔逊全部的身家。虽然吃了很多苦,但是威尔逊从来没有想过将这84美元用于享受一下生活,事实上他从来没有在娱乐上花过1美元。 穷困潦倒的异乡生活没有让威尔逊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他在21岁前就已经想方设法读了上千本好书。 离开农场后,他徒步100英里到马萨诸塞州icon的內蒂克去学习皮匠手艺。一年后,又从一个辩论俱乐部中脱颖而出。12年后他与著名的查尔斯·萨姆纳平起平坐,进入了国会。 人类历史上许多伟大和杰出的人物,都经历过苦难的童年,甚至有的饱受生活的虐待。但是他们善于找到生命中的支点,用恒久的努力击破重重困局,在脱离贫穷困苦的同时也脱离了平凡,成就了卓越与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