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笔记】《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著——第二讲 韦庄

2021-06-23 02:58 作者:人间窥视_  | 我要投稿

特色一:

有了主观的抒情,且开始由纯女性视角转为男子抒发对女子的爱情,主观,直接,真率,明显。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女冠子·四月十七》


特色二:

站在女子的地位来写女子时,真挚直接的感情也没有改变,用情感的本质而不是语言文字的符号引起联想。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思帝乡•春日游》


“春日游”,全词大背景的总写,点出事件发生在一个万物萌发的季节。


“杏花吹满头”将勃发的春意引近到自身,将“春日”泛泛的背景具体化。


“许身”,并不单指女子许身男子。杜甫有诗“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表达了许身国家的感情。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为理想,哪怕无名无利,依然无悔。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另:《菩萨蛮》五首


其一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去往江南前,红楼作别美人,本是点着香灯的缱绻夜晚,却面临着离别。美人带着泪弹了一曲琵琶送行,嘱咐我早日归家,绿窗里美丽的容颜如花般美丽,也如花般易逝。


其二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别人总说江南好,只应该在江南终老。美景,美人,似乎不比家乡差。我老了是一定得归乡的,但眼下家乡战火纷飞,我也未老,还是不要回去,也免于亲眼看见生灵涂炭,受断肠之苦。


其三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匆匆岁月,等到白了头,要离开江南,却像把江南当做了故乡一般思念起来,也不免回忆起年少时美好的景象。故国已亡,已经年老的我忆起家乡,发誓再也不回去了。


其四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必须明白光阴短暂,不要推辞酒倒的太满。人生有能有多长呢,遇到送到面前的美酒,就强颜欢笑喝下吧。


其五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酒过三巡,当年洛阳魏王堤的春光仿佛又出现在眼前,梦境一般,让我心生凄迷。……面对落日的余晖,想到衰亡没落的故国,我满心悲恨遗憾。山长水阔,经年岁月催,思念再也传达不到你(情人/君王)那里了。

【读书笔记】《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著——第二讲 韦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