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山东小分队走进沂蒙革命纪念馆
学习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7月30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实践山东小分队前往了临沂市沂蒙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沂蒙精神中蕴含的深厚红色底蕴。

偌大的展馆中,展示了沂蒙地区从1921至1949年的28年间的艰苦坎坷的斗争经历。一面面舍身成仁的先烈面孔,一排排曾经澎湃着一腔热血的名字,都为了铺就大业之路,化为了天上的繁星。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成果来之不易,清晰认识到了在党的领导下,无数沂蒙先辈为了千秋万代大业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宏伟过程。而随着参观的不断深入,队员们对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定有了更深刻的珍惜感,纷纷表示要不负时代的召唤,不负先辈的牺牲,在将来的事业生活中勇担大任,砥砺奋进。


在参观中,讲解员重点讲解了以“沂蒙母亲”“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拥军支前模范。革命战争年代,人口约420万的沂蒙根据地,有20万人参军,121万人参与支前,为人民军队贡献了55万吨军粮,有10万人为国捐躯。就如陈毅同志曾言:“淮海战役的胜利,就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经过系统的讲解后,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对人民军队与革命事业无比高涨的热情与拥护。一位队员激动地说道:我翻遍史书传记,像这样一支不管走到哪都有无数人民热情拥护的军队,亘古环球,仅有人民军队这一例。


展馆的最后,是“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片段。在这里展示了沂蒙老区在革命胜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果。习总书记讲道:“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队员们总结到:经过七十多年的奋斗,先辈们憧憬的盛世已然来临。然而,民族复兴的道路仍然漫长,我们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挑战也更为艰巨。我们的敌人已经被赶走了,但他们的糖衣炮弹仍然会不断射向我们。我们必须不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旗帜,始终坚定正确的方向,坚定不移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切不可在优渥的条件中了麻痹了精神,迷失了方向。

参观结束后,为进一步了解周边人群对沂蒙精神的认识程度。队伍结合所见所感设计了一份关于沂蒙精神与红色文化的调研问卷。经过调研得到的结果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