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客丛书》 宋 王楙(四十三)
集注坡诗 集注里苏东坡的诗有很多未见流行,比如《看潮诗》说“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东坡自己注解说“吴越王曾经战海神,他以弓弩射海潮,从此海水不敢靠近州郡。”赵次公注解说“‘三千强弩’这几个字,是杜牧所作的《宁陵县记》里面的话。” 其实这句话早在《前汉 张骞传》里就已经出现了,里面说“汉兵不过三千人,强弩射之即破矣。”又在《五代世家》里也有“三千强弩”的说法,为何只单独说杜牧呢? 苏东坡又有诗句说“桃花春浪孤舟起”,程注解说“见《杜钦传》里的‘来年桃花水’”,赵次公注解说“‘三月桃花浪’人们多认为可见于《前汉志》,其实此事件早见于《月令》中的‘仲春之月,桃始华,雨水生。’” 苏东坡又有诗句说“崎岖真可笑”,新添注解说“是出自李白说的‘崎岖历落可笑人’。”按照李白的句子是“崁嵌历落”,不是“崎岖历落”,但李白自己说,我这句不是我原创的,我是引用《晋书》里季伦说的这句“嶔{山欹}历落可笑人”。 这样的例子很多,无法一一列举。如果有根据的说,但说的未必透彻还是可以,但要是牵合附会那就很可笑了,不止注解苏东坡的诗如此,诸家的诗注几乎都这样。 韩杜诗意 杜子美的《萤诗》说“幸因腐草出,敢近太田飞;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十月青霜重,飘零何处归?” 韩退之的诗说“朝蝇不须驱,暮蚊不须拍;蝇蚊满八区,可尽与相格。得时能几时,与汝恣啖咋;凉风九月到,扫不见踪迹。” 二诗都是一个意趣,皆是讽刺当时小人当道,妄作威福。 松江诗话 《松江诗话》说:《松棚诗》有一联句说“采来犹带烟霞气,月明满地金钗细。”人们皆以为是佳句,也感叹没见到全篇。 我个人以为月光下的松树的影子,只能见到参差不齐的黑影,作者怎么知道那是金钗呢?要将松树的叶子,比喻为金钗,应该是“架上月照映”,不可以将映落地面的影子比喻为金钗,不如改为“月明满架金钗细”,才妥当。 有前辈提到韩退之的联句中的这句“竹影金锁碎”,我个人以为“金锁碎”不直,所以不能形容“竹影”,应该是指阳光照射下,竹子与竹子之间的光影,通过大家现场验证,才信我的解释贴切。 韩偓的诗句说“长松夜落钗千股”,这句没毛病;李涉的诗句说“疏林透明月,散乱金光滴。”这句就是韩退之“竹影金锁碎”的意趣。 枫桥 杜牧之有诗句说“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近代的孙尚书仲益、尤侍郎延之所作的《枫桥修造记》与《枫桥植枫记》,都是引用唐朝人张继、张祐的诗句作为印证,认为“枫桥”之所以会天下闻名,都是因为二张的诗,虽然二公让“枫桥”出名,但诗不如杜牧之,杜牧之和张祐是同时期的人。 但有些奇怪,白乐天、韦应物二人也治理过吴郡,也是作诗的高人;皮日休、陆鲁望与吴中士大夫们也咏景物,比如咏皋桥、乌鹊桥之类的,在诗集中皆有记录,但他们都不提枫桥,为什么? 崔信明有诗句说“枫落吴江冷”,江淹有诗句“吴江泛丘墟,饶桂复多枫”。从诗句中可以知道吴中从以前到现在,特别多枫树。 诗品所载 《南史》与《世说》都说:颜延年问鲍昭“我和谢灵运的诗,谁作得比较好?”鲍昭说“谢灵运的五言有如刚开放的芙蓉,自然可爱。您的诗如铺锦列绣,雕缋满眼。” 颜延年看不起汤惠休所作的诗,他对人说“惠休的诗作,就像巷子里流传的歌谣。” 钟嵘的《诗品》里说“颜延年诗尚巧似,体裁绮密,情喻渊深,动无虚散。” 汤惠休说“谢灵运的诗犹如芙蓉出水,颜延年的诗如错采镂金。”颜延年为何老是怼汤惠休?就是因为汤说的这句话,让他很不爽。 二说不同。 钟嵘的《诗品》认为郭景纯的《游仙》用词慷慨,乖远玄度,里面说了“奈何虎豹姿”,又说“戢翼栖榛梗”,是咏困顿不顺的心情,而困顿不顺绝对不是列仙的意趣。 考究现代流传的《文选》,郭景纯的七章《游仙诗》并没见到“奈何虎豹姿”,“戢翼栖榛梗”这两句。或许是别处有,《文选》在记录时将它们删去。 地名语讹 庆州有个乐蟠县,原本是汉朝略畔道,后来讹传为乐蟠。 华州的东边有个潼关,《水经》说河水从龙门向南流出,冲激华山,因而名为“冲开”,之后被讹传为“潼关”。 镇戎军有笄头山,这地方就是隗嚣使王元猛塞鸡头的地方,后来被讹传为“讶屯山”。 凉州有个姑臧县,《河西旧事》记载说以前匈奴时期称为“盖藏城”,后来讹传为“始臧”。 婺州的长山县,这地方原本叫“长仙县”,因为赤松子在这里采药,后来被讹传为“长山”。 北京馆陶县有毛氏河,汉朝的《沟洫志》说河的北面流到馆陶,分为“屯氏河”,后来被讹传为“毛氏河”。 临江的新喻县,原本名为“新渝县”,因为有渝水二得名,但从唐天宝后,便开始相承作新喻。 隰州的石楼县,本来是汉朝的“吐军县”,后魏时期称“吐京县”,这是因胡人的发音而讹传的。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鸒、匹、蠵 《毛诗》说“弁彼鸒斯”,鸒,是一种鸟的名字。斯,是衍辞,好比如人家说“螽斯、鹭斯”之类的。但,刘孝标认为“鸒斯”是鸟名,这是错误的。 《曲礼》说“庶人之挚匹”,郑笺以为,说的人将“匹”当“鹜”。按照《广雅》,是指〈末鳥〉鴄,〈鳥邑〉,因为古时候的写字比较节省,而写作“匹”。郑应该直接解释“匹”就是“鹜”,为何还要说“说的人”呢? 《东京赋》说“渊游龟蠵”,郭璞认为灵蠵会鸣叫。那么此龟当属能鸣叫的。但《尔雅》新、旧本两个版本,皆引吕冘的《字林》说大龟似猬,其实这“似猬”,是“以胃”二字是传写时因失误而添加了偏旁。按《周礼 考工记》梓人在刻画祭祀是所用的器皿时,会刻入一种形状像虫子的动物,此虫子有的胸腔会发出鸣叫,有的是胃部会发出鸣叫。蠵,就是指这种胃部鸣叫的虫。 绝交论 刘孝标的《绝交论》里比如有说“宠钧董石,权压梁窦,摩顶至踵,堕胆抽肠,是曰势交,其流一也。富埒陶白,赀巨程罗,山擅铜陵,家藏金穴,是曰贿交,其流二也。顩颐蹙頞,涕唾流沫,叙温燠则寒谷成暄,论严苦则春丛零叶,是曰谈交,其流三也。阳舒阴惨,忧合欢离,是曰穷交,其流四也。衡重锱铢,纩微影撇,是曰量交,其流五也。凡斯五交,义同贾鬻(大意:要是被主上宠爱超过董、石,权势远远大过梁、窦,就会有人从头到脚为你,再把自己的肠子抽出,然后挖出胆,将二者丢到地上,表示与你的交情,这就叫与你的权势结交,这是一种朋友。要是你比陶、白还富有,财宝储藏远远超过程、罗,自家有铜矿在开采,家里有专门的房间储藏金子,这叫与你的财富交往,这又是另一种朋友。收紧下颚皱起鼻子与你聊天,一说到激动处眼泪鼻涕都飙出,当在寒冷冬天聊温暖、炎热时,他能将此刻寒冷的山谷说成火焰山;在暖和的春天讨论严寒、酷冷时,他能将百花开放的春天说成百花凋落。这叫纯聊天的交往,这也算是一种朋友。人心情好的时候和你聊天,心情差的时候对你摆脸色,遇到困难时找你,困难解决了离你远去,这叫穷交,这又是一种朋友。评估你的权势与你来往,你的权势比他大讨好你,你的权势比他小看不起你,这叫量交,又一种朋友。以上的五种朋友的交往,说白了就是做买卖。)”等等,这和韩退之的《送穷文》一样,韩退之在文章中铺陈五穷。而韩退之所述的“五穷”是沿袭扬子云的《逐贫赋》、王延寿的《梦赋》,连铺叙的方式也一样,怎么能以为他们的文章无所本呢? 古人博识 《幽明录》说“楚文王猎,有人献鹰得异物,时有博物君子曰:此鹏雏也。(大意:楚文王去狩猎,有人向他进献一只鹰,此鹰捕获一奇怪的东西,当时有个博学的君子说‘这奇怪的东西是鹏雏’。)”楚文王重赏他。 《异类传》说:在汉武帝时期,西域人进献一只黑色的鹰,此鹰捕获一鹏雏,没人认识这是什么东西,只有东方朔知道。 二种说法不同 《尚书故实》说:在孝武时期,曾经有人进献了一只怪异的鸟类,当时在场的没人知道是什么鸟,东方朔出来说“这只鸟叫毕鸾。”人们问“你怎么知道的?”东方朔说“你们去读《山海经》”。 《洽闻记》说:后汉时期,有鸟类鸡头燕颔,从头到尾该有五尺大,身上长五色羽毛,青色的比较多。光武问百官“这是什么鸟?”大家皆认为是凤,只有蔡衡说“青色羽毛比较多,是鸾啦。”皇上肯定了蔡衡的说法。 《晋说》说:当时有人捡到一支三丈长的鸟毛,他拿给张华看;张华一见此鸟毛,惨然说“这是海凫毛啊!看见它,预示天下将要大乱了。” 《外国异事》说:汉宣帝时期,人们在上郡采磻石时,掉入一间石室中,在石室中发现一人裸体,被反绑,枷一手一脚,头发长而且乱,宣帝见了问群臣,没人知道怎么回事?刘向说“这位是贰负,以前贰负杀了窫窳,皇帝将他梏于疏属之山。”皇上问他“你怎么知道的?”刘向说“《山海经》里面说的。”皇上听了,极为吃惊,于是群臣将《山海经》视为奇经。 汉武时期,有人获得一只长着豹子纹理的老鼠,皇上问群臣“这是什么东西?”没人知道,窦攸说“这是鼮鼠。”皇上问根据,窦攸说“《尔雅》里面说的。”经过校验,果然是鼮鼠,于是皇上下诏:公卿子弟跟窦攸学习《尔雅》。 古时候那些懂很多的人,他们的学识往往出自于《山海经》、《尔雅》。而蔡谟虽然也读《尔雅》,但不仔细,导致后来误食蟛蜞,被人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