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环境题型总结 |【选必二】

喵喵 | 4-2 人与环境题型

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习题1
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比较即可定量地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态足迹是一种衡量人口数量的方法
B. 生态足迹是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的重要指标
C. 生态足迹的值越高,人类所需的资源就越多
D. 若某国生态足迹远远超过本国土地、水源所具备的生产能力,则只能利用别国资源
习题2
下列关于人口过度增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造成资源危机
B. 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C. 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D. 改造环境的力量大
习题3
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既可引起温室效应,又可产生酸雨
B. 人造含氟制冷剂是造成臭氧层空洞扩大的主要原因
C. 开发新能源能缓解温室效应,但解决不了酸雨问题
D. 种植大量吸收SO2的植物,可缓解酸雨问题
习题4
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ll 、Ⅲ
B. 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
C. 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
D. 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习题5
2021年高考真题广东卷第17题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CO₂排放量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₂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回答下列问题︰
(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等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释放碳的速率大致相等,可以自我维持碳平衡(碳中和)。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₂
的浓度持续增加,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生态后果主要是温室效应加剧,南极冰盖融化,地球海平面上升,对人类和许多生物的生存存在威胁。
(2)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取碳元素的方式分别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利用,消费者通过食物网(链)取食利用,分解者通过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遗体或排出物利用。
(3)全球变暖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减少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和增加绿地面积(植被覆盖面积)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习题6
微山湖是山东境内的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二十年前这里是碧波万顷、鱼儿满湖、野鸭成群,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象。二十年来,湖区四周县市的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急增,因而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垃圾涌入该湖。湖水变得不仅很浑浊,而且腥臭难闻。据有关专家说,近几年来,微山湖中已消失了一些物种,例如,四鼻孔鲤鱼、野鸭、水着等,上述的现象说明的道理主要是( )
A. 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B. 掠夺式的开发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C. 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D. 环境教育缺乏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习题7
关于“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的多样性【缺少:生态系统】
B. 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所以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间接的使用价值【潜在价值】
C.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D.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习题8
至2010年底,我国国内人工圈养的大熊猫种群数量已达239只,而以长期合作研究方式圈养在国外的大熊猫有27只,见下表:

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工圈养能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B. 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之一是其栖息地被破坏
C. 人工圈养属于易地保护,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最有效的是就地保护】
D. 对大熊猫进行科学研究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3️⃣生态工程
习题9
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下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中的蚯蚓和各种微生物均属于分解者
B. 该生态工程设计突出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C. 农作物、果树等植物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光能】
D. 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含水量等✔
习题10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少消耗】
B. 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物种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是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抵抗力稳定性】
C. 北京窦店村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建立了良好的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程序✔
D. 我国的生态工程应该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还有生态效益】
习题11
新型“零废弃生态农业”利用酶催化剂,将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变为无臭无味溶于水的粉末,随水施撒在土壤里,实现了农田有机垃圾的零废弃、无污染,让农田秸杆和卖不出去的废弃农产品代替化肥改造盐碱地。从生态学角度对“零废弃生态农业”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零废弃”改变了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 酶催化剂提高了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
C. 废弃物再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提高能量利用率】
D. 促进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并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