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星舰-“年”级寰宇战争机器
“年”级 全长2950km,最宽处535km,高410km 体积大约月球6/1到7/1 (月球直径3400km) 质量 忽略存量至少146立方米最多550立方米1000万吨每立方米的红物质燃料储备(红物质密度10∧10kg/立方米) 全舰平均620吨/立方米 月球体积大约2.2乘10的10次方立方千米 210亿立方千米 我们仅有10/1月球的体积系统约为21亿立方千米全舰内部2/1都是红物质能源系统。 由平均密度和全舰体积计算 差不多 378太吨 “年”级,标准动力配置 1台“红日”级 红物质混动(混合动力)核心锅炉,以及配套的维度支撑,空间稳固系统,防止全舰因重力空间而坍塌或者变形 后方2具主喷口2具次喷口,6具大型姿态调节喷口(引力控制立场加空间脉冲科技) 其它姿态喷口若干(编不出来了) 巡航航速0.000043au/h (au为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引擎扩散后 0.000065au/h 自身标准迁越航速1.9au/s 星门曲率跃迁航速501au/秒(舰队标准星门跃迁航速) 星门投射航速: 无上限 (使用高阶星门进行直接寰宇相位坐标投射,理论可以在1分钟内投射到已知宇宙的任何地方) (自身搭载多个超大型工程团队,可以在任何地方修建星门,而且通过红物质的可变化性极高,可以进行实时的物质转能量,能量转物质,以此可得到任何已知材料) 巡航/扩散 转向半径 1090km~2010km之间 原地转向2°/s “年”级探测装置 8座正十二面体(正五边形面)以太感应跨维度全面传感器,超频该探测器,可几乎无死角监听“年”级所在周遭恒星系的一切敌对活动。 6台能量液传控统筹分析高阶控制台 15座相位空间检测仪 20座信号纠缠传感器 20座能量纠缠传感器 50座高阶光学(快子,光子)观测仪 350座高阶区域以太检测器 400座高阶广域以太检测器 5000座纠缠引导器 28100座各式炮塔上的测距引导器 这些观测装置可以让“年”级实时监控周遭数个恒星系或星云以及其附属亚空间或其他光学和维度隐身,搭配其5座4联装9140cm口径“天罚”级 锅炉增压充能式连发主炮塔,任何被检测出的敌军都会受到瞬时直达的毁灭打击 “年”级标准武器配置 一门“龙息”红物质混合能源洞穿式轴炮 工作原理: 由“红日”级锅炉裂解并融合空间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产出“原浆”充入冲压系统,进行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和压力,此时是属于奇点束形态,(一种能量束,一旦能量固化即可化为黑洞)利用引力束缚去平衡内部固化的力,并且可以输送至各个主炮。 在冲压的尽头,是次元增幅器,以及零点射线制造装置。先是零点制造装置,在三位空间设立一个一维点,然后定义射线锁定敌舰,绑定后,此二维射线(无视空间扭曲和一些维度抑制武器)已穿透对面船身,此时没有伤害,但次元增幅器会用奇点束的庞大红物质混合能量使二维的线扩散至三维,使炮口口径路径上的一切物质瓦解至灰飞烟灭,无视护盾,无视物质,但因为扩散性质,有维度膜,命中弹药库或者引擎极少数情况下不会殉爆,多数情况命中敌方弹药库或者引擎对方会产生殉爆,且会留下一个无法被修复的空洞,这种武器理论射程是无限,整备时间中等(15小时,装填时间0.5小时,小说中一小时比现实慢15分钟)。 第二种攻击方式,将奇点束固定与定义的一维点,在舰首形成前一个高能瓦解区,进行无畏冲锋,进入该范围的敌舰将受到难以想象的高温以及空间压缩直至尘埃。(天闹嘞咔!板载!)整备时间极短,10分钟以内,装填时间20分钟 第三种方式,化身堕星天矛(跨星系灭绝武器),引擎反吸,吸收恒星物质能量直接打出能量束,相当于本身是跟枪管,直到将恒星能量抽空,利用舰首奇点束进行高能武器投射至任意星系(低配版高阶星门)能够湮灭黑洞以下的任何天体。此方式整备时间过长,通常不使用,而且目前没有任何目标值得使用此攻击方式。 5座4联装9140cm口径“天罚”级 锅炉增压充能式连发主炮塔 为歼灭一切未知多元宇宙其他高级文明的主力舰所设计 (上甲板3座下甲板2座,一次炮塔的充能能够实现4次连续的齐射,充能耗时14分钟可以边打边装填/蓄能) 通过炮管的相位和以太物质纠缠,该主炮所打出的混合重离子束速度能够达到数十亿倍光速,但是缺点是改重离子束会遭到恒星或者黑洞的引力影响从而产生弹道偏移,但经过6台能量液传控统筹分析高阶控制台的计算,这些偏移都处于可控范围内 理论年级自身主装甲无法抗下3座齐射清空弹夹的威力,对于常规舰队旗舰更是接不下1座炮塔的单次射击 炮塔转速15°/s 高低机提升速度20°/s 炮击轮数最短间隔10秒 炮击轮数最长间隔14分20秒 17座双联(中轴线上四门是三联)530cm主副炮,超重离子束攻击 装填时间3分钟 450座四联160cm次副炮,重离子束攻击,装填时间45s 700座四簇式60cm重离子线性炮(高阶激光炮) 610座8联50cm红物质残渣速射炮 (将发生裂变反应后的辐射转化为能量,去支持阳电子速射加农炮的供能,合理利用舰上废弃资源) 5s/发 406座146cm四簇式高频脉冲震荡束发生器炮塔 640做座单联装远距瓦解束炮塔(无盾伤,瓦解敌方舰体结构) 624座3联装22cm反舰炮塔(多数战列舰上的主炮塔)超物质冲击,击穿式攻击,26s/发 3980门单联装“无名”式快子束线性防空炮 充能8s,持续1.5分钟 1820门“勾镶”型6联188mm暗物质残渣速射能量点防御炮台 1090发/分 三号主炮塔(舰尾上甲板)后方炮座程镂空结构(有装甲舱门)为机库 可容纳 147架次“陌刀”级极重型反舰轰炸机,可携带空间坍缩弹头。 310架次“血滴子”级重型战斗“寄” 800架次“柳叶刀”级轻型战斗“斟茶姬” 3500架次“阔叶”级中型战斗机 6070架次“从众效应”级轻型多功能打击无人机 (这些飞机多用于侦查及对地攻击,实际宇宙中已证实战机在星际舰队战中毫无作用) 54具3060cm×16800cm“神针”级 (你管这,叫针?) 亚空间传送高速破防鱼雷(维度震颤) (四组分布舰船两侧,一组90)280具“封神”型735cm×4800cm极重型突进反舰导弹槽(相位裂解) (2组,舰底)220具“云霄”型510cm×2400cm超重型跃迁反舰导弹槽(暗物质) 800具“连弩”型170cm×1010cm重型弹夹式跃迁反舰导弹槽(瞬时坍缩) 1370具“猎弓”45cm×510cm中型导弹发射槽 4120具“行军”10cm×203cm轻型反舰/防空导弹 2160×5(分裂导弹)19cm×150cm超轻型对空弹 (离子裂解) 重中之重,为什么你感觉年级舰艇那么大,但是武器数量一般的原因 1 覆盖全舰81%的“龙鳞”红物质合成式极重型挪动式外披挂装甲,可靠锅炉提供的红物质残渣或能量进行高速再生。 “朦胧”维度膜屏障发生器,具备极强的维度武器干扰能力,能够偏移和抵抗9维以下的维度攻击 “斗笠”强相互作用力内衬涂层(可经过红物质重塑) 2 “精装大地红”全舰能源,锅炉迸发技术(自爆了,但没有完全自爆)。 开启护盾后将锅炉内裂变反应的冲程冲压能量外放99%引爆周围空间,护盾和所谓的“烟囱”便是能量的外导方式,湮灭周围半径径0.45光年内的一切物质(直接小型超新星爆炸),使用后,全舰能源处于100%瘫痪装态龙鳞反应装甲全部脱落,斗笠强相互作用力涂层崩解,舰艇主要部分健在,所有炮塔处于失控状态,需要数艘战列舰级补给舰多次重启尝试。 (请务必评论一下或者点个赞,不抱上推荐的希望,有人看就且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