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互助论》中译本序言

2023-01-04 22:33 作者:消融の雪球  | 我要投稿

中译本序言


  《互助论》是无政府主义的主要活动家和理论家克鲁泡特金(1842-1921)在1902年发表的一部著作①。这本书在无政府主义的著作里占有一个特殊地位。在这本书里,克鲁泡特金以伪科学的方法来宣扬无权威、无政府、无国家的社会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宣扬这种社会比其他社会主义思想家提出的理想社会还要“完善”。我们知道,克鲁泡特金并不是第一个提出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人,在他以前,还有巴枯宁、蒲鲁东和斯蒂纳等人。这些无政府主义者提出过种种导向无政府主义社会的方案,设计过这种社会下人们生活的图景,但是,相信这种学说的人毕竟不多,于是他们幻想要为他们的学说建立一个什么“科学”的根据,以争取群众。克鲁泡特金加入巴枯宁派以后,就一直致力于为无政府主义建立科学理论的工作,企图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相抗衡,在国际工人运动中扩大右翼的影响。《互助论》就是克鲁泡特金抱着这样一种意图写成的。
  克鲁泡特金为无政府主义建立了什么“科学”根据呢?他的理
——————
①《互助论》原是克鲁泡特金在1890年至1896年期间,在伦敦用英文写的单篇文章,陆续发表在英国《19世纪》杂志上,1902年始汇集成单行本出版。书名的原称是:《互助:一个进化的因素》,通称《互助论》。1914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克鲁泡特金又把这本十二年前的著作,刊行了一次普及廉价本。重刊的意图,克鲁泡待金在廉价本序中作了交代,序文已一并译出。
——————
论来源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门学说,在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内都发生过很大影响,进化论认为,生物进化的规律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即生物为了生存彼此互相斗争,在斗争中,不适者被淘汰,适者生存而延续。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把生物进化论套用来观察人类社会生活,以为人既然是一种生物,也就不能不受物竞天择规律的支配,结局是优胜劣汰,克鲁泡特金在方法论上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一样,也是把生物进化的规律引用来考察人类社会生活的,但是,他不同意社会这尔文主义者把“生存竞争”看作是进化的主要因素。他提出了相反的论点,认为“互助”才是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进化的真正因素。克鲁泡特金并不完全否定生物之间存在竞争,他认为任何生物都不是营个体生活的,而是营群居生活,在一群之内,各单个生之间只有互助,而无竞争,他常用蜜蜂和蚂蚁群居营生这一自然象作为例证来解释他的论点。他只承认在群与群之间才有生存竞争,而竞争的抉择也不是什么适与不适,而是群的互助性之强弱。互助性强的生物群生存而延续,互助性弱的生物群则被淘汰。经过世代相传今天存续下来的生物,都是互助性很强的生物,而人类便是互助性最强的生物;再发展下去,自然界终将消除竞争。克鲁泡特金还断言:“不论是在动物界还是人类中,竞争都不是规律。”恰恰相反,不要竞争、避免竞争才是“自然的倾向”①。他认为“以互助和互援的办法”一定可以“消除竞争”②。克鲁泡特金说:
——————
① 本书第77页。(第二章“自然界中竞争的消除”——搬运者注)
②本书第77页。

——————
他所阐述的“互助为一个自然法则和进化的要素”,是给达尔文主义“弥补一个重大的空白”①。
  克鲁泡特金认定“互助”是生物的本能,“互助法则”是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的进化法则。他的《互助论》就是“一本论述互助法则的书”②。这本书的头两章是叙述“动物之间的互助”的,以下几章专门考察人类社会的几个历史时期的互助(他特别提醒读者注意其中论述原始社会和中世纪互助形式的几章③)。因为克鲁泡特金把“互助法则”看作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则,所以这本阐述互助“法则”的书也就是克鲁泡特金试图阐述人类社会发展法则的书,换句话说,也就是他用无政府主义观点所写的一部社会发展史。
  克鲁泡特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经过资产阶级用伪科学装扮起来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历史观和社会观上,克鲁泡特金更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者。他不仅企图从蒙昧人、野蛮人和中世纪及近代人之间找出天生的、不变的、同一的人性,而且把动物和人放在一起,要从中抽出共同的属性。而这个共同的属性竟然被克鲁泡特金概括了出来,这就是他所谓的“互助本能”。姑不论把“互助本能”说成是一切生物的共同本性,在科学上是如何的站不住脚,即以克鲁泡特金用这个共同本性来解释人类社会生活、说明社会历史现象这一点而论,也足见其在历史科学上是一窍不通的。克鲁泡特金一心反对阶级斗争学说,但是他丝毫不了解这样
——————
①本书第10页。(作者引言)
② 本书第12页。
③ 本书第3页。
——————
一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怎样得出来的。诚如斯大林所指出的:“无政府主义者患有一种宿疾,就是很爱‘批评’敌方的政党,又不愿费一点力去稍微了解一下这些政党。”斯大林这段话正是针对克鲁泡特金以及格鲁吉亚无政府主义者一伙而说的。克鲁泡特金自己是一个庸俗进化论者,社会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者,他觉以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也是同样从进化论中把“生存竞争”说移用来解释社会现象的,因此,他要从生物进化现象中找出另一种进化因素——互助性来加以反驳。
  克鲁泡特金从他这个基本观点出发所得出的结论是:人类依靠互助的本能,就能够建立和谐的社会生活,毋须借助权威和强制;而没有权威、没有强制的社会才是保障人人自由的完美社会。克鲁泡特金认为现实的社会,其所以还存在权威,仰赖政府,就在于有两个弊害:一是国家,一是私有财产。克鲁泡特金对资本主义制度也作了尖锐的批判,他揭露资本剥削的贪欲,谴责私有制带来社会恐慌,使广大劳动者陷于贫困。他特别责难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堕落的现象。克鲁泡特金提出应该以各种社团的自由联合代替滥施权威的国家,以共产代替束缚自由的私有财产。反对一切权威,建立无政府的社会,取消私有财产,实行共产共有,这些观点在克鲁泡特金的思想中是融合在一起的,而主导的思想是政治方面的无政府主义。克鲁泡特金自己把它称为“自由共产主义”。
  要了解克鲁泡特金的思想,了解克鲁泡特金的这本书,熟悉一
——————

①斯大林:《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斯大林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22-323页。
——————
下克鲁泡特金的生平,也许是必要的。
  克鲁泡特金出身于俄国贵族家庭,青少年时代接受的是宫廷的封建教育。20岁以后,在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的总督府任职。因职务的便利,克鲁泡特金曾多次游历西伯利亚东部,并到过中国东北。这个经历使他具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几年以后,他退职回到莫斯科,积极参加地理协会的工作,又被协会派赴芬兰和瑞典考察冰河时代的遗物,这番经历又使克鲁泡特金增长了许多考古学和生物学的知识。克鲁泡特金在写作《互助论》时,是充分利用了他的这些知识的。
  1872年,是克鲁泡特金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以前,克鲁泡特金已经是一个有相当声望的地理学家。1872年春,他去瑞士旅行,受到西欧革命运动和俄国流亡者的影响,从此投入革命的洪流。在瑞士不久,他便参加了第一国际瑞士海利克的一个支部,稍后,又转入日内瓦支部。在这里,他开始和巴枯宁派接触,并很快服膺无政府主义思想,而成为巴枯宁的信徒。但是,克鲁泡特金始终未和巴枯宁见过面。克鲁泡特金的旅行结束后,以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姿态回到俄国,他不再从事地理工作,而投入了民粹派运动。1874年,被沙皇政府逮捕,1876年越狱逃亡国外。克鲁泡特金在国外流亡了40年,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后才重返俄国。
  克鲁泡特金在国外的四十年,也是他作为无政府主义的主要活动家和理论家的四十年。克鲁泡特金在逃亡国外的最初几年,主要从事无政府主义的组织活动,1882年,因组织个人恐怖活动,被法国政府逮捕,监禁五年,至1886年才获释。以后移居伦敦,较少参加组织活动,潜心于无政府主义的宣传工作,他的几部主要著作(包括《互助论》在内)大部分是在伦敦居住期间写成的。克鲁为特金并不是单纯地宣扬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他对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激烈的攻击,特别是攻击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他写作《互助论》就是企图从理论上“驳倒”阶级斗争学说,为无政府主义建立一套“科学”理论体系。克鲁泡特金在逃亡西欧期间,接受了资产阶级一套伪科学思想,对他影响最深的是庸俗进化论和社会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这些就是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互助论》一书就是这一指导思想的集中创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克鲁泡特金和其他无政府主义者都站在社会沙文主义的立场,是列宁主义的坚决反对者。就在1917年二月革命后返回俄国时,他仍然坚持反对阶级斗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
克鲁泡特金作为一个地理学家,在苏联学术界至今还是具有一定地位的。作为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特别是作为一个无政府主义的主要活动家和理论家,他始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敌人”①。
  克鲁泡特金的主要著作除《互助论》外,还有《一个反抗者的话》(1884)、《面包的掠夺》(1888)、《田园、工厂、手工场》(1899)和《一个革命者的回忆》(1899)等书。克鲁泡特金的几部主要著作,大都有中译本。《互助论》还有过两个译本,一是192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译本,一是1939年平明书店出版的译本。在此以前,1907年中国留法学生中,有一些无政府主义追随者,还在他们在巴黎办的《新世纪》周报上分期介绍过《互助论》的内容。今天商务印书馆重新翻译、出版这本《互助论》,是为了提供一本反面教材,作为研究、批判无政府主义思潮之用。


丘权
1963年2月

——————
①斯大林:《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斯大林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72页。

《互助论》中译本序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