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风起霓裳》诸多疑点(2/28)
先写一段:
历史题材:正史不可以颠覆性改编,正史人物对历史的贡献、人物事迹主线不能杜撰,生活细节、情感关系可戏剧化
1、李治喜欢谁,这应该可以随便改吧。又不是立库狄琉璃当皇后,怎么不行了?
2、在李世民活着的时候,武则天还是武才人,这个基本事实哪一部剧也不否认(人物事迹主线不能杜撰),至于喜欢不喜欢(生活细节、情感关系可戏剧化),都这么说了,随意吧。
3、裴行俭曾经护着唐高宗(在万年宫水灾)登高,有没有这件事呢?史书和神道碑都没有记载,但是有和没有,对裴行俭的生平简历有什么影响吗?基本没有,薛仁贵也就赐一匹马,别的也没了。(人物事迹主线不能杜撰)
原文:(薛)仁贵曰:“安有天子有急,辄敢惧死?”遂登门桄叫呼,以惊宫内。高宗遽出乘高,俄而水入寝殿,上使谓仁贵曰:“赖得卿呼,方免沦溺,始知有忠臣也。”于是赐御马一匹。
4、李治认不认识库狄氏,(生活细节、情感关系可戏剧化)这我不知道。但编剧假设库狄氏曾经是宫中的女官,后来才出宫嫁人,这有什么不行呢?如果有历史记载,证明她并不是什么女官出宫嫁人,而是大家闺秀(一般不会是平民家庭出身),正常婚配,我也收回我刚才所说的话。
5、所说的裴行俭的三个儿子(除裴光庭外),裴贞隐(邵南府果毅)裴延休(文水县令)裴庆远(协律郎),目前他们哥三的墓志都没有出土,谁知道他们的母亲是陆氏还是库狄氏呢?编剧假设是库狄氏,也没什么不行吧?
6、有哪一本资料证明库狄氏的年龄吗?“儿媳妇”这个,编剧为什么不这么写,我不知道。前面也是我的一些推断。
7、我从百度百科找的:
“李明生年史书未载,现仅能根据唐太宗第十三子赵王李福的生年判断,其最早生于贞观八年(634年)。”
贞观二十二(二十三)年最多十四五岁左右(编剧这么设定),应该够用。北齐高俨(皇帝高纬的弟弟)兵变的时候,也就十四岁。至于说曹王李明的后续,他在永徽五年(655年),还陪同他的哥哥唐高宗等人一起题写万年宫的《万年宫铭》背面(他哥写碑的阳面,他写碑阴的署名);再说了,长孙无忌是人不是神,怎么可能什么都能做到?
史书原文:
(高)俨本意唯杀士开,其党因逼俨曰:“事既然,不可中止。”俨遂帅京畿军士三千余人屯千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