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总结
如果半年后的我再看今日的我,大概那个时候又会有那个时候的烦恼,而觉得此刻的我幼稚且愚蠢。如同年初的时候,直到六月,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毕业。感谢导师最终还是放我走了。
首先声明是我本来是想毕业后直接回国的,我是如此的想家和想要试图挽回我需要负责,虽然无力但想要极力挽回的爱情。然而一切的一切都过于魔幻,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剧情。
-- 毕业前的烦心事情
自己的research做的如同一坨屎,也没有任何实习经验,英语说的也很差。自己的努力不足可以解释这一切,而导致我一个挺卷的人没那么努力有诸多原因,博二时生病让我极度悲观(当时以为自己得了癌症),加上前面一段已分手的异地恋带来的精神内耗,以及导师的暴躁性格给我的心情每周来一次暴击,形成了某种恶性循环。其实导师压力也挺大的,毕竟也是华人ap,而美国的tenure制度还是很残酷的。他或多或少地把这些压力转嫁到我身上,并因为我没有许诺以后走学术道路,毫不掩饰地给我制造各种麻烦。同时这么多倒霉事情让我缺少和人交流的机会,有段时间非常酗酒。网上自测了一下,现在是中度抑郁,但毕业前绝对比现在情况糟糕。
-- 七月:突然毕业需要处理的垃圾事
六月份终于通过defense了,那段时间真是焦虑,每天睡四小时。由于平时没有存下钱,并且临时被华人房东赶出来,导致了需要同时找房找工。由于前几年无比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的非常厉害,当时的存款只有几千美元,大概是三个月的房租和生活费。同时,由于民航局的熔断政策,机票最便宜的是四千刀,运气不好的有八千多的甚至上万,而那个政策的另一个灾难性后果是即便买了机票也不一定上的了飞机。感谢群里有个神仙中介姐姐帮我介绍现在的房子,以及另一个可爱的女生把房子转租给我,不然可能都没有地方住。
-- 找工作
工作非常不好找,外部原因是去年开始的收缩政策,俄乌战争和中国供应链的影响,懂的都懂。放在一年前这样的简历应该不太难找。内生原因则是毕业前的准备不足,背景不够好。
投过大约五十份简历,有面试的有data analyst(学校里的), r&d engineer(synopsys), data scientist(大超市)和quantitative researcher(一家小基金). 准备的都很努力,刷过leetcode, 学了很多算法,一些很恶心的brain teaser, 补了很多applied stat的知识(time series, longitudinal, logistic regression等等),面的自己英语语速都快了两倍。然而由于前述原因直到现在没有offer,前后算起来大约四个月是比较主动积极找工的。今天收到最后一份拒信,也在意料之中。
-- 以后:瞎鸡儿意淫,关于职业和性格
已经在研究机票了,让爸妈打钱给我还是很愧疚的,每一分钱都是他们的养老金。
未来的路,短期内还是悲观的,长期来看应该还是没有太老也没有家庭负担,还算有点潜力。我也相信中国的发展,如果能保持疫情前的速度,绝对算是搭上顺风车,当然现在还在发展初期问题多多。实在不行,新加坡香港加拿大都可以润,甚至重新回到美帝。
以后从事什么行业,现在怎么规划也都是想多了。不管是高大上的服务业,制造业,抑或是体制内躺平。不管和我有些万金油的专业有没有关系,乃至放下身段去做保安送外卖,只要不是有危险的职业。也许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只是不想做个废物罢了。
我需要改变自己,好好把做的屎一样的project完成,把phd期间给我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保持学习和research的习惯。让自己变得外向一点,交点朋友,不要靠酒精麻痹神经。
-- 总结:一点过于抽象的思考
大部分情况下,我对自己未来的预测都很不准,乐观的时候命运往往给我一记重拳,教会我谁是爸爸,悲观的时候却突然给我个大礼包。对和自己无关的问题,倒是有半年到一年很准确的预测,无法理解,准确到自己都不怎么相信。以前有学术理想,但现在希望可以挣钱,像是不同阶段的重要事物不一样吧。即便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