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转变这观念,她就会喜欢你

2021-04-19 18:12 作者:成真官方账号  | 我要投稿

哥们,

《瞬间自信》课程学下来,目前感觉怎么样?

有没有小的顿悟?

我们在《瞬间自信》里讲过:

二元对立vs.一元合作

二元对立,是阻碍女生喜欢你,阻碍你和她聊天,阻碍你感情进展的。一旦,你悟出来,自己身上的“二元对立”,并且是怎么影响你和女生相处的,你就自然升级到“一元合作”。

你的魅力和吸引力,就会自然散发。之前阻碍女生喜欢你的都会烟消云散。

从二元到一元的方法我们《瞬间自信》课程里讲过。今天这里,我想补充讲一下:

一开始造成我们内心产生这个“二元对立”的心理原因

也就是:

为啥有哥们就有了这个二元对立?一开始是怎么产生的?并且到现在一直阻碍你和女生进行连情,导致女生和你聊不下去,对你冷淡。

讲比较接近核心的东西,稍微讲深一点,如果你对具体怎么说,怎么做更感兴趣,可以看之前的,或者第二条里的内容。

我们人每天都会下很多评判。比如,你现在读到这里,有哥们心里会想,你讲了半天,这是要讲啥?啰里八嗦的。这就是一个评判。

当然,也有哥们,在学《瞬间自信》,正好很感兴趣“二元对立”这个问题,感觉这正是卡住他吸引女生的瓶颈,就会觉得:

“我靠,太棒了,如获至宝!”

这也是一个评判。

你刚吃过的晚饭,某一个菜,好吃,不好吃,你刚才可能也做了评判……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

你最初来到这个世界,从娘胎里出来后,对世界做的第一个评判是什么呢?

你还记得吗?

哄哄,如果你还记得,那你赶快联系我,加文章最后的我助理微信。你可能是个了不起的人。我们绝大多数人是不记得的。

只能通过理性逻辑来反推出来——

婴儿刚来到这个世界,就会自然对这个世界下一个评判

这个世界对我是友好的,还是敌对的?

这是一个要命的问题!

说要命,不是强调,而是真的要命。

我们人的婴儿出生的那一刻,是极其脆弱的,什么都依赖妈妈。说白了,就是很容易死的。

喂个奶,还容易吐奶,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就不用说有外人要害你呢。

所以,婴儿前1年半,需要妈妈非常悉心照顾,才能生存长大。(所以我们人天生地就会感恩母亲。)

人的生存本能,就会让我们一出生就担心,怎么生存下去?会不会死?

不是你的意识在担心,而是你的潜意识在担心。因此,你记不得。

所以,我们人出生后,第一个要下的评判,对我们生存活命,很重要的一个判断就是:

这个世界对我是友好的,还是敌对的?

对于婴儿的潜意识来说,他对这个世界啥都不了解。一切都是新奇的,但第一个和自己生存下去密切相关的判断,就是这世界对自己是不是友好的?

那婴儿,通过什么来判断这个世界是否友好呢?

肯定不是逻辑推导,婴儿的意识思维都没有长齐。其实,就是通过婴儿的切身体会。

也就是:

婴儿当下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

而,婴儿的需求很简单,就那几样:

饿了要吃(而且吃和喝都是一起的,不用分)

拉了换

难受了有人帮忙翻身

这些基本的需求,满足的越多,越及时,婴儿就自然会认为,他来到的这个世界是友好的。对这个世界的对抗性,二元对立的认知就会少。

而这些基本的需求,如果很多都没得到满足,或者满足很不及时,婴儿就容易更多认为这个世界是和自己对立的,是需要通过自己努力作为,来获得基本满足的。自然就会发展出更多的“二元对立”的认知。

这就是我们很多哥们现有的“二元对立”认知的最原始的来源之一。

不过,只是之一。

我们在日后成长过程中,家长老师社会媒体等等和我们的互动,也会带给我们“二元对立”的见解。

比如,上周有一个哥们来找我。

他在上小学的年纪,被在农村的爸妈送到了,爷爷家。爷爷家在镇上,上学条件可能好一点。但爷爷明显偏爱另一个叔叔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堂弟。

他说可能是因为他家里当时穷,他弟弟家在镇上,家里条件好一些,时常给爷爷家带一些鱼啊、肉啊之类的。

他姑姑有一次带来一包旺旺小馒头,当时90年代初,是新东西,贵的零食,他就很想吃。但爷爷却告诉他:

“你就不要吃了,把这个留给弟弟吃。”

这就是偏爱。

但当时的他,无法跳脱出来看到,这其实是他爷爷的问题,不是他自己的问题。作为孩子来说,他自然就会给自己下一个评判:

我不配吃这个好东西。我弟弟配吃。

也就是,自我价值感就低了一等

但问题是,我们曾经都做过孩子,好东西,孩子还是想要吃。他就继续拿桌上那包小馒头吃。

(这一点,我给他下一个评判,他做得很好!)

然后,爷爷就把那包小馒头放到柜子里。

孩子很聪明,一下找到了,就继续拿着吃。

爷爷发现后,就给这个柜子上了锁。

然后怎么办?

他很聪明啊,难不住他。因为爷爷老人用的是当年那种老铜锁,他就找了一片薄铁片,一插就能开锁。于是,就趁爷爷不注意,每次开锁吃几颗,再锁上。

是的,他这是在偷吃了。

但你能说他做错了吗?

能这么简单下这个评判吗?

站他爷爷立场,他肯定是偷吃了小馒头,肯定是错的。

但站他自己真我的立场——

凭什么姑姑拿来的给孩子吃的零食,我不能吃?只有弟弟能吃?

讲到这,对我们《瞬间自信》课程里讲的“去判心”,是不是有更深一步理解?

好,回转来,我问你:

你发现这个偷吃小馒头故事里的“二元对立”的形成吗?

对于这个孩子来说,那一段经历,就会给他造成或加深“二元对立”的认知。

哪两个元素对立了?

他想要吃零食的需求vs.爷爷不让我吃


世界是敌对的。

但这不意味着,他的本来的想吃的需求,会因为爷爷不让吃,而消失。这份想吃的需求,是依然在的。

怎么办?

有些哥们就压抑了。其实,可能这些哥们一辈子活得都很压抑。

还有些哥们,比如这个哥们,就找方法来解决——

你不让我吃。我就想办法,通过手段技巧方法,绕过你,让自己吃到

这是不是听上去很耳熟?

是不是当我们潜意识里认为:

这个女生是不会自然喜欢我的,也就是把女生看作是对立的,需要你去用额外的方法,去征服、吸引、追求、或者搞定的

是不是就像,爷爷不让你吃,等于告诉你你不配吃,然后你就要额外通过外部技巧方法去吃到呢?

这个需求是一直在的啊。

这就是二元对立在恋爱中最常见的影响。

问题是,当时你要吃到小馒头,你可能确实需要通过额外的方法,因为爷爷确实把它锁了起来,不让你吃。

但现在你碰到的那个女生,

她是从一开始真的就默认你是配不上她的吗?

还是,

你就是习惯性地按自己潜意识里当年的二元对立的认知,来给眼下的这个女生也下了一个评判,而其实,你可能还不了解她。

可能本来你俩谈个恋爱,约个会,本来很轻松,根本不需要费那劲,如果你默认她本来就是会喜欢你的。你接下来只不过是去了解她,看看你和她是否真的合适在一起。

借今天微信公众号,对在学《瞬间自信》的你,等于再给你接引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多人能顿悟。

当然,详细的具体操作,怎么跳脱出这个死循环,是我们整部《瞬间自信》课程就是讲这个。如果不是《瞬间自信》学员的哥们,今天有点对不住,下回咱讲具体的技巧方法哈。

哦,下面这个一元二元的口诀,我忘了在《瞬间自信》课程里说了,今天这里给您补上:

本来一元,误认二元;

回归真我,她就爱你。

你的哥们,

成真
2021.04.19

转变这观念,她就会喜欢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