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北京一夜沦陷真相
1860年(清咸丰十年)9月,在北京东郊八里桥这个地方爆发了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

此战以后,咸丰帝逃离北京,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

回顾清军的失败,普遍认为清军单纯是输在落后的武器装备上,但仔细研究当时的战争记录就会发现,其实这是个天大的错误
当时参战的清军已经普遍装备火绳枪,而英法联军的主要武器是燧发滑膛枪,二者都是发射球形铅弹,装填方式也一样的费事,都需要采取站立姿势装填散装火药,然后捣实之后再放入弹丸,所以在火枪方面,两方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而且清军有两万蒙古骑兵,那可是强大的冲击力啊,为什么有着人数和冲击力优势的清军最后会惨败呢?

正因为清军自己认为拥有骑兵优势和人数优势,所以派骑兵率先冲锋

但英法联军有当年拿破仑战争时传下来的康格里夫火箭炮,这种火箭炮既爆炸又带燃烧,炸落在蒙古骑兵的军阵中,战马受到火焰的惊吓,大多数掉转头冲击清军的部队,少数跑到英法军队阵前的又躲不开密集的子弹和刺刀

这批来到中国远征的英法联军都是参加过拿破仑战争的职业军团,不光火器使用娴熟,也有丰富的近战肉搏经验

由清军骑兵领头的冲锋在过桥之前就死伤了大半,过桥之后,近距离交战,清军阵型散乱,几乎不能动摇英法联军刺刀方阵,最终战果,英法联军伤亡不过百,清军伤亡1200人

单兵作战能力的低下以及虽然拥有现代武器,但不能根据现代武器特点改进战术才是清军失败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