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做好文献阅读及笔记整理

2023-05-09 19:29 作者:anyiUda  | 我要投稿

文献阅读及笔记整理的相关总结


一、为什么要做文献阅读?


01:05


做好文献阅读的原因

1、了解课题背景知识

  • 推荐阅读硕博学位论文:第一章文献综述部分一般会对本领域最基础的知识和理论做一个系统、全面的介绍,可以快速提升你对该课题的基本认知。
  • 推荐阅读领域大牛撰写的文献综述,其中必然会涉及领域相关基础知识,但是相比学位论文,内容和范围会更精、更窄,适合阅读完学位论文后再阅读,有助于针对性地补充课题的背景知识。

2、把握课题研究方向

  • 建议直接阅读领域大牛最新的文献综述,一般会在发展及展望中提出领域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他会直接告诉你哪些方向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哪些方向是还未实施的,根据领域大牛的建议可以简单地推断这个方向在你的课题是否可行。
  • 建议及时阅读行业顶刊的最新论文,因为这些论文代表着现在的研究发展趋势,在这些论文上进行升华以及延续,你的课题大方向是绝对不会走偏的。
  • 最后更为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在思路上进行不断的尝试。很多硕博生可能会产生一个误区,即课题是规划好的,是想出来的。其实不是,我们只能通过想象解决基本框架,但是所有的问题不可能全部解决,而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则会有新的想法产生,这些新的想法让我的课题更具潜力,更为创新

3、学习课题设计思路

  • 一般是我们对于课题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属于开始实践设计试验的阶段
  • 建议除了阅读本领域相关的研究论文外,要去选择性地多去看其他领域的前沿论文
  • 因为你阅读本领域的相关论文学到了更多的是传统的、常规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在开展科研时也跳脱不出这个框架,虽然说不会出错,但是肯定没有创新。而去阅读其他领域的前沿论文,可以思考该方法、该思路能否应用于本领域,从而为课题的研究打开新的大门,为你的现象以及机理的解释提供新的思路。想要发好的文章,这一点是必不可少的。

4、提升逻辑写作能力

  • 英文的写作能力伴随着整个科研生活学习,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
  • 需要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去模仿、去学习,最后动笔写下来,再交由导师进行反馈,再修改的一个过程。
  • 建议一定是多去阅读顶刊如果你的阅读是一区的文章,那么你的上限最多也就在一区,通常只能发二区文章。
  • 顶刊之所以是顶刊,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课题、他的研究方法是多么的新颖,他的结构一定是极其具有逻辑,语言一定是经过推敲打磨的,因此通过学习和模仿顶刊的写作,有助于我们快速地提升自己的英文逻辑写作能力。



二、如何做好文献阅读?


05:06


1、筛选文献


05:12


(1)建议缩小范围,有选择性地下载论文。首先看搜索文献的标题,如果标题与你的研究内容相关,可以进一步查阅该文章的关键词和你的研究是否匹配,如果相符合,可以进一步阅读他的摘要部分,摘要可以理解为文章的缩略版,文章所包含的背景、目的、试验结果、结论等内容都会在其中进行展示。如果摘要部分和你的课题内容是相关的,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你所需要的关键文章。

(2)推荐用于筛选所需的阅读文献的常用工具

  • Stork文献鸟(Storkapp.me)

通过输入研究方向关键词,设定提醒时间,文献鸟会定时将符合关键词的文献发送邮件。


  • Connected Papers(Connectedpapers.com)

通过输入文献名称或者DOI,可以获得与文献相关的论文知识图谱,追踪文献的引用和被引关系。轻松对于一个陌生的领域有所了解,有助于我们认识该领域学科的最新前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领域最为重要的文献。通过自己的研究与重要文献相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其中网格图谱有三个关键点需要注意:①论文发表时间越新颜色越深;②论文引用度越高圆圈越大;③论文之间联系越强连线越黑

同时该网站对于这篇文章的先前研究和衍生研究进行了相应的总结。Prior Works先前研究列举的是最常被引用的论文,是了解整个领域最好的开门砖。而Derivative Works衍生研究则列举的是该领域的新的研究综述或者相关的研究工作,是理解该领域最新进展的垫脚石。


2、阅读文献


07:39


了解论文整体框架结构:研究型论文通常分为五个部分——摘要、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

(1)摘要:简要概括本论文所有涵盖内容,是论文的简化版。

(2)前言:研究背景简介、现有研究不足、本论文创新点,对于一些相关的概念和知识进行补充,接着会解释现有研究的不足,最后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的创新点以及目的。通过阅读前沿,可以对论文的整体逻辑结构框架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3)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试验步骤、分析方法,可以找到应用于你后续课题试验的操作指南。

(4)结果与讨论:试验现象与机理、他人研究对比、透过实验现象阐述深层机理,阅读此部分有助于思考该文献能否运用于你未来课题研究中。不足及未来展望有利于你思考你是否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个相应的延续,去和你的课题内容去做一个结合。

(5)结论:凝练地总结本论文主要试验现象和相关机理,有助于快速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


3、选择性阅读


13:38


针对不同的目标有选择性阅读文献:论文要有选择性地阅读,而不是全篇精读。

(1)了解课题背景知识

  • 精读:摘要+结论+前沿,读摘要和结论是帮助我们进行文献的筛选,确定文献内容是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主要的背景知识一定会出现在前沿中。
  • 略读:结果与讨论+材料与方法

(2)把握课题研究方向

  • 精读:摘要+结论+前言
  • 选择性阅读:结果与讨论(不足及展望)
  • 略读:材料与方法
  • 课题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你根据新的想法和思路修改、实践出来的。

(3)学习课题设计思路

  • 精读:摘要+结果与讨论+材料与方法
  • 选择性阅读:前言(论文创新点与可行性分析)+结论

(4)提升逻辑写作能力

  • 精读:摘要+前言
  • 选择性阅读:结果与讨论(小标题及每段开头结尾)+结论
  • 略读:材料与方法



三、如何做好笔记整理?


17:08


1、做好文献笔记的原因


17:12


(1)过往文献长时间不阅读会遗忘,文献笔记可以让我们随时查阅,不至于重新查找阅读。

(2)学习如何阅读文章以及搭建框架,通过做文献笔记,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阅读文章.

(3)方便写作时对比讨论,引用文献。通过笔记管理,可以方便你在自己写作时引入与他人的对比讨论,增强论文的可读性以及深化自己对于机理的理解。


2、文献笔记的错误认知


18:08


(1)文献笔记不是简单勾画和机械抄写,重要的是要体现自己对于文章的思考和态度。“我认为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我能从中借鉴到学习到什么”。

(2)文献笔记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偏好语言、缩写、习惯等进行记录,只要自己可以在后续回顾时看得懂就可以。

(3)文献笔记不是文献综述,我们的重点是阅读。不需要花过多的时间像文献综述一样前因后果面面俱到,要根据我们的目的有重点性地去阅读,去记录。


3、文献笔记模板


19:19


重点回答“文章好在哪里”,以及应用“125”原则:1个思路+2个绘图+5个公式

(1)对于文章的重点信息进行简要的记录,包括作者、单位、期刊以及名称,其中作者和单位一般只关注第一或者通讯作者,了解哪个课题组在进行这个研究即可。

(2)需要列出文章的基本框架,对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结论进行简要地摘录。

(3)结果与讨论部分,可以对于文章出现的关键图表、关键机理解释、Highlights等进行相应的笔记,方便后续阅读,直接了解文章的重点所在。

(4)需要强迫自己思考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只有当你去理解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为什么能发在顶刊上,那么你也基本理解了全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5)强迫自己总结这篇文章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应用“125”原则:1个思路+2个绘图+5个公式,思考这篇文章可以给自己的未来研究带来怎么样的思路,不管是试验方法上还是研究思路上。学习这篇文章画得较好的图表,不管是形式还是配色。总结这篇文章写的比较好的5个句式,并且尝试着模仿,把它应用到你的论文写作中来。


如何做好文献阅读及笔记整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