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 《女仆咖啡帕露菲》

序言
《女仆咖啡帕露菲》或许是批评空间“神作指标”——90点台中最受人怀疑的,地位最不稳固的一员。从其他的投票评分网站上看,中国的Bangumi和欧美的VNDB上的本作的评分已经说明了欧美玩家和中国玩家并没有多对这个“神作”感冒。
《女仆咖啡帕露菲》有着这种高评分总能让人产生好奇,而背景资料则给实际玩到该作之前的笔者对质量的预期得到了加强:《女仆咖啡帕露菲》是那个丸户史明——写出了《路人女主的养成方法》,或者该领域更加知名的《白色相簿2》的那个脚本家——的作品,而且还是成名之作。
那就没有什么理由不打开《女仆咖啡帕露菲》,回到2005年的流行中,看看这部作品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准,使得评价差距有如此之大。


“新潮”的古董
作为系列第二部作品,以及丸户史明在业界的第七部作品,《女仆咖啡帕露菲》足够玩家轻易地分辨出他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了。不过本作最先也是最能吸引人眼球的,肯定是写在标题上的“女仆咖啡”这一要素。
诚然在作品面世的2005年,女仆咖啡店还依旧算得上是一个新潮的,炫酷(?)的概念。在今天的ACGN作品中,女仆咖啡厅这个词语已经随着时间的变化,所承载的内涵也越来越复杂。不过,在《女仆咖啡帕露菲》中的“女仆咖啡店”还是有着极为正统的,“普通”的咖啡店的感觉。此种只有店员装扮成女仆作为唯一特色的设定,或许是因为系列前作,也是丸户史明在业界崭露头角的《女仆咖啡巧克拉》中的女仆咖啡店“Curio”是一个正统咖啡店的转型的结果。
这里并非是我要装作“正人君子”,意图指出《女仆咖啡帕露菲》里的“现代的媚宅”元素稀少,故事重点还是普通的经验咖啡店的故事,二次元浓度很低巴拉巴拉......这里其实要强调的点是,《女仆咖啡帕露菲》和丸户史明的大多数作品一样,故事背景设定是现实的,非奇幻的。故事中的人物们所面临的困境也都是极为真实的。即便知道故事内容都是虚构的,但我们还是会如同造访贝克街221号B,看看福尔摩斯的家一样,相信女仆咖啡厅“famillie”会有什么现实的原型。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为何故事风格写实是一个值得提及的点。主要理由除了丸户史明本身擅长这种题材的作品外,还有就是《女仆咖啡帕露菲》这种带有现实主义的优质作品其实是很稀缺的。玩家对于现实的认识会让这种作品的创作极为困难,而电子游戏本身作为消费品自带的偏幻想性也让这种基于现实,描写现实,讨论现实的,却用来逃避现实的作品变得很珍贵。

话题扯远了一些,让我们回到《女仆咖啡帕露菲》的故事展开上。正因为其“写实”的特性,作品本身的故事大纲反而显得有些平平无奇。故事从主人公高村仁决定从大学休学,重建因为火灾而被毁的咖啡店“famille”,来继承逝世的哥哥的夙愿开始。高村仁成功集结了过去曾经和他一同打拼的店员们,但面临着来自多方的阻力和困难让重新开店的计划依旧寸步难行。在一位意外的新员工,风美由飞的到来解决了人手紧缺的燃眉之急后,新“famille”得以重新开张。随后,“famille”在解决了直接竞争对手“Curio”的分店的挑战,以及人员经营方面的困境后,高村仁和他的店员们跨过了难关,“famille”在该地区站稳了脚跟。在这过程中,高村仁和他身边的某个女孩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他和她最终走到了一起......
单看以上的共通线简介,我实在是想不出什么特别激动人心的宣传词来向其他玩家介绍本作。《女仆咖啡帕露菲》的故事就是这么简单,以至于游玩这款游戏在一开始对笔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必选项。然而当笔者打开游戏,开始阅读丸户史明撰写的文本时,笔者立刻被吸引住了。很难想象在《白色相簿2》问世的5年前,丸户史明的日常内容的创作能力已经达到了如此高水平的地步。《女仆咖啡帕露菲》的日常内容属于“单看简介无聊透顶,仔细一看沉迷其中”的顶级水平。每个角色的特点,性格都在这些场景中获得了绝妙的展示,回味无穷。这实际上就是最优秀的日常内容的模样:就如同那些美好的,毫无特点的个人记忆一样,只有记忆拥有者才觉得有趣,分享给他人也难以理解的小事,就是丸户史明在《女仆咖啡帕露菲》中呈现给玩家的超高水准内容的最好类比。
如果只是这些的话,那《女仆咖啡帕露菲》配不上任何过高的赞美,这只不过是一款老旧的,无聊的,过誉的王道的恋爱模拟游戏罢了。有更多现实主义的,更加深刻的作品存在的情况下,《女仆咖啡帕露菲》从表面上根本不是那些竞争者的对手,也配不上这个“90”的中间值。事实绝非如此。或许2005年的玩家们给本作极高的评价是有着什么特殊的理由,笔者并不清楚。笔者能够分享的是,在本作中,丸户史明所创造出来的那些玩家明知是不存在的,但却更愿意相信她们存在着的虚拟角色,给了《女仆咖啡帕露菲》一个必须要游玩的理由。

“女性主义作家”
笔者最欣赏丸户史明的,是他对于自己笔下的女性角色的心理的把控。之前我曾经认为,丸户史明只是在写作《白色相簿2》的过程中真正完成了他特有的女性心理描写的技法。没想到的是,早在《女仆咖啡帕露菲》中,丸户史明的技巧就已经成熟到足以认为是“已经完善了”。或许他的技法上的运用在更早的作品里有所体现,但是《女仆咖啡帕露菲》一定是这种技法的代表作品,甚至在某方面上做得比《白色相簿2》更好。
之前所强调的“写实”一直是《女仆咖啡帕露菲》作为古早传统美少女恋爱游戏的特点之一。在具体到故事和人物上,《女仆咖啡帕露菲》的展开也符合其现实的逻辑上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造成故事中冲突的伏线的源头,一直都是非常现实的基层的问题。这种非常容易产生共鸣的现实设定所导致的后续冲突的必然发生的结局是被早早地埋在了故事开场的背景介绍,以及每个角色的登场场景里。就例如最开始“famille”被火灾烧毁的事件介绍;高村仁,杉泽惠麻之间的复杂的姐弟关系;“Curio”分店的性质;雪乃明日香登场时就阐明的高三毕业的学业压力;凉波絣的家庭问题;风美由飞的奇妙的登场;夏海里伽子的各种无法理解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可称之为“房间里的大象”的伏笔逐个被掀开,对主人公高村仁进行打击,横卧在他选择的和某个人共同前行的未来道路之上。
在面临现实的困难的时候,不可能一直都有完美的,两全其美的做法。信息和立场的不同造成了面临困境的个体思考再怎么全面,也只能基于自身的视角考虑问题,这就形成了观点的不同。而这,正是这些女性角色们展现出极为耀眼的个人魅力的时刻。丸户史明最拿手的,就是展现出女性角色的纠结:在欲望主导的思考和理性主导的思考的交替之下,所得出的结论与他人之间,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是最为精妙的。在丸户史明的笔下的女性角色,她们总会陷入欲望与理性的斗争之中,在整体绝对屈服于欲望的情况下,理性上做出逻辑上正确的,与浪漫背道而驰的行为。这就使得丸户史明的作品里,经常出现一些非常真实的,塑造水平高到离谱的女性角色,足以让人怀疑,现实里是否真的有这种人存在,成为了故事里人物的原型。在这个本身就是在消费虚拟的物化后的女性的制成品的类别中,这种一反常态的角色塑造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即便她们最终的宿命没有发生改变,她们的一切思想的根基与那些完全没有自我的工具角色没有区别,但是其对于真实的尊重依旧会使得玩家在体验和后续上获得潜移默化的帮助。即便丸户史明在某些地方没有做好这种平衡(因为真的很困难,这是非常细微的工作),但相比后来不那么现实的,戏剧性极强的《白色相簿2》,《女仆咖啡帕露菲》或许是这种类型的女性角色塑造最为明显,最为成功的作品了。


残酷的温柔
相比较后来花了数年时间打磨剧本的《白色相簿2》,《女仆咖啡帕露菲》在角色的个人故事路线编排并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主线和支线之间的水平差距有些大。话虽如此,本作的每条故事路线都服务于一个基本的设定,而这个设定拓展到了游戏系统上:
随意地按照任何顺序开始攻略游戏,玩家会发现故事中的可攻略女性角色会自然而然地分成三组,而其中两组有着互斥的特性——也就是三角恋。
虽然此前一直在聊《女仆咖啡帕露菲》多么的古典,老旧,但本作在系统,故事和路线设计上实际上是暗藏玄机的。
在一般的恋爱冒险游戏中,当玩家选择攻略一个心仪的角色时,这个角色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就占据了更多的比重——因为玩家选择触发了更多的该角色的事件。未被主人公(玩家)选择的角色,自然他(她)们的事件也会相应的减少,在故事中重要性也会降低。
所以,这种设计可以被总结为:
选择某角色作为攻略对象——>主动触发更多的该角色的个人事件——>该角色好感度提升——>依照好感度进入对应的路线
《女仆咖啡帕露菲》同样保留了这个框架,但在其中动了手脚:触发某角色的关键事件,必须要触发另一位在故事中对应的角色的关键事件。除了充话费送的两条路线(凉波絣和雪乃明日香)外,风美由飞和花鸟玲爱的True Ending进入条件互相穿插,而杉泽惠麻和夏海里伽子的True Ending的前置条件也同样如此。玩家在攻略对应的第二人时,很自然地就会注意到那个事件简介上,写好了该事件是触发两人True Ending的必要条件。

这意味着玩家如果想和自己选择的角色进入True Ending,那么基本上必须要满足另一位角色的True Ending条件。不出你我所料的是,这两对的路线剧情核心也确实和对方有着很深的渊源。如果说丸户史明在日常方面喜欢使用的套路是写段子,那么他编织扣人心弦的故事冲突的方法,那就是现实和道德的双重拷问。有着独立人格,带有过去的伤痛的主角高村仁,他不是一个玩家的摄像头,而是一个践行着自己的信条的,肩负重担的,还在慢慢成长的年轻人。他面对的即是他的想法与行动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祸根早已埋下,爆发也不可避免,甚至谁对谁错都能引发争论。这个主题,就是“家庭”。
在这点上,整部《女仆咖啡帕露菲》就变成了只是为了一个角色所搭建的舞台,那就是夏海里伽子。
这里是有小部分剧透,好奇的话可以瞄一眼的分界线

温柔的残酷

以通关后的视角来看整个故事的话,那么整体的故事路线可以分为:
1. 充话费送的(其余的,加上PS2版的新角色的)【注:虽然很水,但是还是有着关于故事核心“家庭”的讨论】
2. 表线(风美由飞,花鸟玲爱)【别人的家庭问题】
3. 里线(杉泽惠麻,夏海里伽子)【自己的家庭问题】
区分表里的,即为故事内容是否触及整个故事开场时的设定:旧“famille”因为一场火灾而被烧毁,旧有的平衡因此而被打破,原罪已经产生。
杉泽惠麻无疑是在本作中充当了反派Boss的角色。“姐弟”间复杂的关系导致了她和高村仁之间一直存在着无形的枷锁。无论是惠麻和仁最初的悸动,又或是后续家庭关系变动,杉泽一人的去世,高村仁和杉泽惠麻的关系始终都是如履薄冰。
困扰着高村仁的道德问题其实早在他被收养之时就已经开始展现,而杉泽一人的死和旧“famille”火灾激化了他的倾向。家庭对他来说实在是过于重要了,这使得那原本已经被稀释的懵懂恋情变得不再是高村仁做出那个错误的抉择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开始抽烟,还是后续休学重建“famille”的决定,他都选择了“家庭”。
这种选择固然是没有表面上的问题的,但是这种对于“家庭”的不假思索地偏向,贯穿了故事始终的选择则深深地伤害到了夏海里伽子。看不清重要之物究竟为何的高村仁,沉溺于过去的悲伤之中,完全没有顾及眼前的,真正需要自己的人。杉泽惠麻的“Boss”形象也正是此种扭曲关系和错误信念组合下的产物。“famille”的真正重生,或者说高村仁的成长,也就不单单是继承“famille”那么简单,而是整个人的成熟,成熟到足以建立一个新的“家庭”。当他做好一切准备做出决断时,他找到了救赎自己,同时救赎里伽子的完美的道路,他也变成了一个能够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饱受折磨,忍耐着痛苦的夏海里伽子,她的形象也在解开她的秘密的一刹那瞬间升华了。就用游戏里的话来说,她就是一位“圣母”。虽然这个词已经褒义贬用了很久,但用来形容里伽子那是再合适不过了。作为一个固执的,坚强的,聪慧的独立女性,夏海里伽子的身上无时不刻散发着那种值得所有人欣赏的人性光芒。虽说爱情的迷幻作用会使得她的行动理由和结果收束,从总体看没有那么理性,但她的抉择和面对高村仁的决心的反应,实在是过于迷人了:内心的波澜起伏,被丸户史明展现地淋漓尽致。里伽子的反应和行动是有迹可循并合理的,但其性格和感情的根基是罕见的,不过这些都可以在共通线以及其他所有的个人路线中找到蛛丝马迹,这又让里伽子的形象在玩家眼里变得很矛盾:她不可能存在,但她看上去真的可能存在——真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伴侣,一个比真实更加真实的虚构角色。
丸户史明是残酷的,他又是温柔的。他用他最喜欢的创作手法,把主人公们丢进了强制力作用下无法挽回的现状后,让他们以自己的觉悟做出错事,然后迈向残酷的悲剧;即便如此,他还是手下留情,给了角色们一条通向最完美的结局的通路。高村仁虽然忽视了此前所有的伏笔和提示(他当然会了XD),但他抓住了机会,足以让他和夏海里伽子走向最完美的结局。找到自己的真正的重要之物的故事,也在夏海里伽子线中得到了解答。
这里是剧透结束的分界线

Leaf Ticket
考虑综合水平,《女仆咖啡帕露菲》或许是90点台中最没有“神作”样子的作品——除了里伽子线外,其余内容实在是无法入如今的玩家们的法眼。
但真当自己细细品味后,能确实地理解为何本作能够坚挺地保持如今的在批评空间上的地位。即便它有较多瑕疵,即便它的内容非常的“普通”且现实,即便缺乏其余名作的高超的写作技巧或是玩法,《女仆咖啡帕露菲》还是成功地打动了笔者——因为它虚构的现实过于真实且迷人了。
在笔者看来,丸户史明那超凡的日常故事搭建,细腻的笔触,以及标志性的角色塑造是本作经久不衰的最大理由。可以说,仅凭夏海里伽子这一个角色,《女仆咖啡帕露菲》就值得所有的玩家认真地花上20-30小时去游玩。当然,丸户史明的笔力也可以保证阅读过程绝不无聊。
《女仆咖啡帕露菲》 8.9分
我觉得我会偏爱丸户史明的作品的理由,应该是因为我是在交了女友后才开始认真玩galgame导致的。而且我也远没有第一次玩这种类型的游戏的时候抱有的那种期待了,所以品味起来额外地轻松。
30禁作家丸户史明,真是名不虚传。对于女性心理的掌握,实在是令人感叹。
爱情与家庭的关系,在后续的丸户史明的作品中体现的更加明显了——毕竟是现实系作家。但类似夏海里伽子这种类型的女主角,那可真的是难以见到了。

《女仆咖啡帕露菲》 9.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