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空儿的思考:配音中,什么是奥卡姆剃刀的“必要”?

2023-02-08 06:55 作者:大衍若空  | 我要投稿

最近从奥卡姆剃刀获得了灵感,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这也确实让我想通了一些事情,并且让自己现在的演播更近一步了,但这还不够!

昨天有人找我试音一个待播剧。我拿到文本之后去搜了这个角色的相关资料,看看别人眼中的这个角色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又发现,这个人物所在的剧以前曾经出过,于是我去看了几段原片。


虽然对方强调要表现得社恐一些,吞吞吐吐一些,在社恐这一点上要大力塑造。但我发现原片中的人物其实说话并不算太吞吞吐吐,只要语气内敛含蓄一些就足以演绎出一个很令人信服的社恐形象了。我考虑到他们的“强调”要塑造社恐这一点,于是我采用了比原片中更进一步的处理。录完音交了。


过了一会儿,他们给我的反馈是,不够社恐。我当时想,如果再进一步的话,可能会过于夸张,不生活化了。正好我刚吃完一大碗老干妈鸡蛋炒饭,有点困意,想睡个午觉消化一下。不想一觉睡到了凌晨三点,起床后依然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个上戏讲台词的课程。其中提到,话剧和广播剧在台词演绎上的不同。话剧演员由于不仅有台词,还有神情有动作,所以表达上更加全面,如果台词过于夸张,反而显得不说人话。而广播剧由于听众看不到画面,只能听,所以更加需要语言的塑造,所以广播剧的处理需要更加夸张一些,来弥补肢体神态方面表达的确实。


基于这一点,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是必要。这种必要,不是来自于不同的形式,而是来自于不同的需求。

也就是说,这里“必须要”更进一步,如果不这么做,我们对信息的表达上,听众对信息的接受上就会有缺失。


然后更进一步想到,有很多人说,有声演播要想想一个场景,你在给谁讲故事,范围多大,人多少,人是什么对象?

那么这时候大家会发挥想象力课堂上给学生讲,在床头给孩子讲,坐在桌子对面给朋友讲,并排坐在椅子上给身边的人讲,路边给路人讲等等等等... .. .


以前无论怎么想,总感觉都感觉还有哪里不对劲。现在我想,我就当是在打电话,给电话那头的人讲。因为前面假定的所有场景,全都是听众可以“看到”演播者!而打电话是看不到的!而我回想自己打电话的时候,语气也确实会情不自禁的比平时说话更加抑扬顿挫,更加强调一些什么,总之仅仅从语言出发的表达上,一定是比对方能看见我的时候更进一步的!


平时怎么播,感觉如何强调,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也好,平铺直叙稳稳当当也罢。都缺失了一个这么处理的“逻辑”。这种缺失了底层“逻辑”的演绎,即便再夸张的再有特色,把事情讲的再清楚,但就表现形式来说,这样的演播这种总还是有一种割裂感!

现在,我觉得自己稍微抓到一点这个“逻辑”的小尾巴了,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我会多去尝试一下。

——大衍若空 2023年2月8日 06:48:11


空儿的思考:配音中,什么是奥卡姆剃刀的“必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