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自己不孝后,我才真正懂得了孝 I案例故事1——假孝
“
儿女和父母之间有一条道,叫孝道。
若把尽孝仅仅看成我们作为儿女应尽的义务,里面会有很多的心酸生出来。
但,若把尽孝当成一个道场来修炼,你就会收获一个幸福的自己,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真孝,假孝,愚孝,你会从中拎得清。
借事修心、借书疗愈。
宝菊老师有几个关于孝顺的小故事,很是发人深省,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其中的一则小故事,讲一下“真孝”和“假孝”,共同来品味下“孝顺”这个东东。
照镜观己,看看我们以为的孝,是不是真孝。
01
孝顺却不落好的女儿
一个女人在外面干事业,干的很成功。
更难得是,她是身边人口中的大孝子。
她很舍得给妈妈花钱,买各种好东西。
虽然有兄弟姊妹,她却二十年如一日地独自赡养着老人。
但从妈妈的嘴里,却没有得到过一句认可。
相反,那些没有赡养妈妈的兄弟姐妹,却成了老母亲心中最深的挂念。
女人的委屈,日积月累成了内心最大的怨。
怨母亲的偏心,怨世界的不公。
她和母亲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深了。
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孝顺却换不来母亲的认可,不都说好心有好报吗?
好报在哪里呢?!
02
打破认知的换位练习
直到,在一次心理疗愈课程上,有一个换位思考练习,打破了她的认知。
那个练习就是让她去扮演两个人。
一个是自己的母亲,一个是自己。
还原当时的一些场景,全然地进入母亲的角色,说出当时母亲对自己说过的,最让她不能接受的话。
然后,再全然地进入当时自己在女儿的角色里所最想表达的话,来经验到内心彼此的真实。
当女人完全进入母亲角色时,她指着女儿的鼻子,大声吼道:“小死丫头片子,养你有什么用,长大以后是要嫁人的,是给别人家养的,能指望上你养我吗?养女儿就是个赔钱货!”
然后,她转身离开了当时的位置,从母亲的角色里出来,来到母亲角色的对面,进入女儿的角色,把当时想对妈妈说,但没敢说的话,恶狠狠地说了出来:“谁说养女儿没用,我一定比你儿子强,我就养你,我养你一辈子,养死你!”
03
原来自己是假孝顺
当这句话出口的时候,她突然就愣在了那里。
她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内心原来是这个样子!
她发现自己居然是以这种心态在养着她的妈妈。
这哪里是孝顺啊,这纯粹是在报复!
这么多年种种孝顺的行为,只不过是为了证明,妈妈是错的罢了。
被人夸赞的孝顺女儿,其实只是一种“假孝“。
在那一刻,她清晰地看清自己,明白了自己是有多么地不孝啊!
当这些感受涌上来的时候,女人跪在地上,嚎啕大哭:“我居然是这么的不孝啊!妈妈,我不孝啊!原谅女儿的不孝吧!”
她哭了很久,忏悔地同时也体验到了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那种亲情不在的落寞。
04 分离的痛与松
打那以后,女人不再刻意地伪装自己的孝顺,不再用这种“假孝“的行为来控制妈妈,也不再努力地证明自己孝顺了。
虚假的孝顺,虚伪的和谐被打破了,她也终于放松了下来,再也不用去拼命地证明自己了。
尽管这个过程有些痛,就像黏在一起的牛皮糖,久了,撕开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痛的。
但是,她仍旧放松地,允许内在的不想孝顺的情绪,流露出来。
她开始不太像以前那样勤快地去看母亲,也没有那么大包大揽地管着母亲。
她也不太在乎母亲对自己的抱怨了。
因为她内心知道,妈妈说的都是真的。
承认了自己的不孝,她开始变得轻松起来。
这种与家人分开了的感觉,持续了一段时间。
05
障碍消融,真爱显现
而当虚假开始破碎,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家人之间那种真实的情感链接才渐渐地、慢慢地,得以显露出来。
障碍得以消融的时候,真爱才有空间显现。
当她再次回到之前的那个场景中,重新去经历和体验母亲的感受.
她看到的不再是一个厌恶女儿的母亲。
而是一个在过去轻视女性的社会背景下,背负着整个时代女性不被重视的缩影。
满是无力和无奈。
妈妈也是被这样对待长大的。
妈妈在指责女儿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否定身为女性的自己。
而这背后,隐藏了一份没有被认可的失落。
需求没有被满足。
她像当时父母对待自己的样子对待着现在的女儿。
无明的轮回中,不知所然。
当看清这一点的时候,她放下了对母亲多年的怨怼,内心生起了慈悲。
06 同理了母亲,温暖了自己
妈妈含辛茹苦对自己的养育,照顾,也历历在目。
妈妈能给予的,已经全部都给予了。
不能给予的,是她也没有的。
她终于理解了母亲那些言语背后的所有经历和感受。同理了母亲,温暖了自己。
发现和母亲的隔阂消除之后,她与母亲之间有了一层更深的连接——那就是爱。
当心态发生变化后,她发现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但母亲却变了。
母亲的抱怨少了,疼爱出现了,关心的话多了。
女儿对母亲的“真孝“也出来了。
家庭,也变得越来越和谐。
这个“真孝“不是守在母亲的身边,不是给母亲买更多的礼物,而是让自己活出那份真爱,返身奉献给母亲。
而当你以爱的存在状态出现在父母面前,这才是真正的孝、大孝。
正所谓,读别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承五千年的美德, 然而,这简单的两个字,却蕴含了人生深刻的智慧与哲理。
孝,要入道。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分享与转发,帮助他人,成长自己,修心的路上,我与你同行。
同时,静待分享下一篇文章《愚孝》。
作者介绍
宝菊老师,悦振动联合创始人,国家级注册心理咨询师,幸福密码训练师。
十年如一日,坚持做个案咨询,帮助无数家庭走向身心健康。
自身曲折的经历,造就了她独特的疗愈手法,她擅于洞见患者疾病产生的根由,帮助来访者走出情绪的阴霾。
有相关问题的小伙伴,可以在微信搜索“悦振动”,点击添加关注,上面有我们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