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热点预测:古稀老人和他们的“教室”——老有所为的银发知播(2...

考题预测
去年十月的会议中有提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而这两天老年群体的再就业话题再度受到代表委员们的关注,联想到2022年感动中国的银发知播群体,那么可想而知,这个热点一定是今年公考面试的考察重点。所以考生请听题:
近年来,随着网络短视频的兴起,一群银发老人讲课堂搬进网课直播间,为网友授课,他们当中有院士泰斗,也有普通退休教师,他们退而不休,发挥余热为社会继续贡献价值,网友亲切的称他们为银发知播,对此,你怎么看?
时评员思维:
你们一定看到了一群爷爷奶奶用欢脱幽默的方式传授着硬核知识,在他们当中有88岁高龄,带领我们仰望遥远星空宇宙奥秘的欧阳自远院士,有将儒释道经典 六朝文学讲的妙趣横生,而本人亦风趣豁达的戴建业教授,还有在声韵想拼中帮沉默的人们弥补人生不曾入学堂缺憾的杨维云老师。我们看到在没有墙壁的教室里 他们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授予他人 在不设门槛的大学中他们日复一日耐心的播下知识的种子 其实想到这里 你我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这种感动可能是因为这些职业生涯已经画上句号的老人们主动拥抱新技术 为知识传播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可能是因为银发知播们不求回报 不图利益 一门心思将传授知识进行到底的无私热枕 还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或许经年之后 网友们会淡忘在直播间里学过的知识 但银发知播们的那份积极与热情不会被时光轻易抹去 所以正如一些时评文章中写的那样 银发知播感动我们的是那旺盛的生命热情 比传播知识更动人的是不老心态
公务员视角
我们需要清楚如果这道题目出现在公考面试的考场上的话
那么出题人的深层逻辑其实是给考生展现了一个老有所为的典型案例 真正想要考察考生的是能否联系实际 从公职人员的角度进一步思考 未来如何做好新时代下的老龄工作 所以内心的感动远远不够 还需要转换成现实中的行动
根据测算十四五期间 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量将突破三亿 占比将超过20% 从现实角度看 一些老龄人才虽然体力和精力日渐衰退 但他们经过岁月洗练过的实践智慧却弥足珍贵 特别是那些身体尚可 有一技之长的初老族 往往会有更高层次的期待 比如融入社会 获得尊重 摆脱依赖 自我实现 所以在2021年11月发布的加强新时代老年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 比如在学校医院等单位和社区家政服务 公共场所服务等行业 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 比如深入开展银龄行动 引导老年人以自愿服务形式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监督 移风易俗 民事调解 文教卫生等行动 再比如发挥老年人在家庭教育 家风传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