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察】进巨的主题——现实主义还是理想主义?

2023-07-17 16:46 作者:深海鳕鱼SS  | 我要投稿

最近把动画和漫画都重头到位复习了一遍,我就一直在追随线索思考一个问题,谏山老师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主题,现在总算有了点初步的结论,我的个人观点是这样的——其实谏山老师并没有给出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他想描绘的是一个“残酷”的故事,如果真的存在一个主题的话,那就是「残酷」,同时还有一个次主题是「自由」。


什么叫做「残酷」?从头细细再看一遍所有的线索,会发现巨人的角色都会被推入两难选择当中,而无论哪一边的选择都不会实现圆满,而是必定会舍弃和牺牲什么,到头来关键的其实并不是“正不正确”的问题,而是“值不值得”的问题。


而这种“两难”,可以先简单笼统地归类为“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强调一遍只是笼统地),而结局是什么呢——直白地说就是不管现实主义还是理想主义其实都没有好结局。



故事的起源:muv-luv


巨人的故事要从muv-luv说起:

谏山老师曾经自白过,《进击的巨人》是“抄袭”了muv-luv,而他的目的是想要在世间扔下强烈的冲击、想要“破坏”,如同他感觉自己被muv-luv“杀掉”乐一样。等等……这些表达是不是很耳熟,没错就是主角艾伦的口头禅。



现实与理想的对称

明确了这个前提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巨人的故事和角色们,在王政篇的时候,我发现了一组重叠度相当高的对称——团长VS奈尔,以及格里沙VS教官。

两组男性同时爱上了同一个酒场女,但是两个团长都选择了“理想”,而奈尔(宪兵团领头)和格里沙都选择了“现实”,和酒场女结婚生子。


但到底哪一方得到了好结局呢,其实实际上都没有好结局:


“现实”派的悲剧是什么呢?那就是最后会失去一切。——奈尔和格里沙看上去是“人生赢家”,有老婆有孩子,但结局是前者最后喝下吉克的脊髓液变成巨人,后者的妻子被巨人吃掉、自己也被亲儿子吃掉——“现实”道路短期看似得到,但实际上充满了风险,因为最终会被“大流”卷走、吞灭,连发生了什么自己都是最后一刻才知道,而曾经“得到”的也说不定也会眨眼就失去,最后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进巨里大多数的角色都是这样的“现实”类,而“现实”在进巨有非常具象的涵义——那就是大多数人的牵挂都是家人,包括奈尔、后期格里沙(前期的格里沙选择了“理想”)、阿妮、小贝、皮克、报社社长、耶派等等,他们的第一目的是保护家人,哪怕马来兵和耶派拼得你死我活,本质上他们为之奋斗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区别。


而“理想”派,主要就是以调查兵团为主的成员,代表角色是团长、韩吉、阿尔敏、104的几个成员……还有前期的格里沙……吉克和伊蕾娜,莱纳,贾碧——“理想”派并不是说天然伟光正,而是说比起某种具体的对象(比如家人),他们追随的是一个“概念”,比如团长的梦想是历史的真相,格里沙的理想是“艾尔迪亚复权”,而其他人的理想可以简单笼统概括为“成为英雄”或“拯救世界”,而为了这个“理想”不管牺牲什么、牺牲多少人命都在所不惜。


(PS. 而三笠虽然在调查兵团,但她其实更加接近“现实”派,不管她对艾伦感情是什么,她选择的是“艾伦”这个十分特定的人。)


而“理想”派的悲剧又是什么呢?很简单,那就是理想不会实现——团长到最后放弃了梦想(或者说牺牲太多同伴良心熬不住了),格里沙前期为了复权失去了家人、后面变成现实派然后走向“现实”的悲剧,莱纳想成为英雄破坏玛利亚墙终身活在罪恶感之中,吉克和伊莲娜沾血无数但安乐死计划失败了,韩吉和104更是大失败,拯救“世界”成功了但是帕岛最终被屠杀。


马来战士们、结局篇的104和吉克派都相信自己是正确的道路,并且以此不停说服自己“牺牲是无法避免的,都是为了大义”, 实际上三派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一点通过好几个场景都重复表达——


甚至133话的标题直接就叫做“罪人们”



其实真要说的话,我反而还觉得吉克和伊莲娜的安乐死计划还更有人性一点,起码帕岛的人不用全部被杀还能安乐活到最后。

港口杀戮对我来说是全篇最地狱的剧情没有之一,这一段杀戮绝对不是为了表现韩派“是正确的”,而是为了表现他们要付出的代价,104后期要承受的罪恶感和莱承受的罪恶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当然104要付出的代价远不止港口杀戮,还有结局加页的帕岛毁灭。


简单的说,100%的理想结局或圆满结局在巨人的世界观里并不存在——最起码在这个谏山老师设计的故事里并不存在,不管选择哪一条路,都一定会牺牲和失去什么,必定会付出代价——因此并没有所谓的“正确”,只有“值得”,因为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



兵长的立场

当然,除了鲜明的“现实”派和“理想”派之外,其实存在着几个特例的角色,包括艾伦、希丝、兵长。


我想先谈兵长,因为我个人认为兵长其实是被谏山所偏爱的一个角色,通过他的口其实才是表达了谏山想表达的东西——“到底哪一条路是正确的,我不知道”。







之前在【进巨考察】浅谈王政篇的魔改——兵长篇谈过,其实王政篇我认为第一主角其实是兵长,可惜动画把这部分给魔改了。不管是艾伦选择相信同伴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时候,还是104犹豫要不要杀人的时候,兵长都是说“我也不知道正确的答案”,他只是“做了选择”,比如在王政篇他选择杀掉敌人保护同伴。


在结局篇,兵长也是从头到尾没有直面像104一样应和“拯救世界”的人,他一直提的都是“吉克我来杀”,他没有选择“正确”,而是选择了自己最想要的道路——但是兵长又无法归入“现实”派,因为“现实”派最大缺点“短视”在兵长身上一丁点都看不到,并且兵长不是为了“家人”而是为了“同伴、他人”一直战斗的。

兵长从头到尾都很清醒,清醒到知道并没有什么正确的答案,只有“值不值得”,我个人相信这其实才是谏山真正的立场。




在得到“回报”之前,只能继续前进

而“值不值得”这一点,另一种说法就是「すべての行いを報われる前に、進み続ける」(在所有一切的行为都得到回报之前,只能够继续前进):


这个表达在N多个关键剧情都出现了,绝对不会是巧合,比如说莱纳叛变:



以及格里沙进入墙壁:



还有结局篇104的自我说服:


对104来说,已经杀掉这么多同伴了,如果不能“拯救世界”的话这些都是无意义的死亡了——这种说法其实跟伊蕾娜为了安乐死计划杀掉马来室友真没什么区别。


所以本质上,“理想”派在做的事情从来都是“值不值得”,牺牲掉的东西是否最后能够得到“回报”,而如果无法得到“回报”,就只能继续前进,否则只会坠入地狱。


当然,以上的说法不建议套用到现实世界,现实里我认为还是需要有理想的,但最起码在谏山老师设计的这个“进巨”故事里里真正的“理想”世界并不存在,世界本质就是残酷的——


包括理智的让从一开始就告诉了韩吉选择“拯救世界”要面临的代价是什么,那就是帕岛被报复屠杀——


谏山从一开始就很清楚地把韩派的代价说了出来,“拯救世界”和“保护家乡”只能二选一,只是韩派有一种delusion以为两者都可以做到,所以港口杀戮无法避免,先杀掉耶派拯救世界——于是走向了进巨“理想派”的悲剧,那就是代价还是被追偿了,帕岛最后被毁灭,谏山表达了世界就是这么残酷、并不存在这种理想结局。


delusion的说法是海外aoe派先提出,认为139“童话般”的结局都只是一种delusion,比如马来战士们都和家人团聚了、科尼妈妈恢复了、阿尔敏竟然想嘴炮说服马来兵不要开枪(想想对比下S1阿尔敏是怎么说服囤兵团不要开枪杀艾伦,而最后囤兵团还是开枪了,真的delusional)

而结局看上去“世界”和帕岛似乎能够和谈——好像得到了真正的“好结局”团团圆圆,104的代价都得到了回报——然后谏山在加页把一切都毁灭,帕岛被轰炸了,巨人之树重现,所谓的HAPPY ENDING并不存在,因为世界是残酷的。


艾伦与希丝:X轴与Y轴

第三季的监督曾经说过,故事的X轴和Y轴分别是艾伦和希丝特里亚,而谏山本人自己最喜欢数字13,13卷的封面就是艾希的第一次对话——而只要重温整个故事,就会发现这两个人确实就是故事的关键主轴,这一点在官方回顾中也能看出来。

至于X轴和Y轴的核心体现在哪里这个帖子我先不谈,我想主要谈的是主角艾伦到底属于“现实”还是“理想”。

在我看来,其实是“现实”和“理想”兼而有之的——或许S4许多观众都想追问的一个问题都是“为什么艾伦要灭世”,但是研究这一个问题都可以直接另外开一篇分析考察了(当然我也打算这么做),但这里我先说结论吧,艾伦选择这么做是兼而有之。


首先是“现实”,根据艾伦自己公开的说法,是为了救“生他养他”的故乡帕岛:


但发动地鸣时死在艾伦手上的帕岛居民也不少啊……


但在139结局艾伦又说这样能让朋友成为英雄,但阿尔敏反问“真的全部都是为了我们吗?”的回答之后,艾伦又避而不答:



而当然实际上艾伦所作所为确实很难称得上是“为了朋友”,104一路以来九死一生经历各种噩梦,艾伦本人在139坦诚自己也不知道他们最后能不能活下来。


而aoe派认为艾伦“现实”方面最大的因素是为了保护家人(和其他“现实”派一模一样),也就是希丝特里亚和未出生的孩子,这一点和他的所作所为是符合的,全程里确实也只有希丝是绝对安全的。


这篇考察里我先不讨论艾伦具体到底是为了谁,但是现实因素肯定是有的,他肯定有着某个他必须保护的对象,这一点在《恶魔之子》已经很清晰地说了出来——“无论牺牲一切,我依然要守护你”:



但是除了“现实”,艾伦也为了“理想”,这一点也在139话揭露了出来,那就是“自由”:




而“自由”,正是贯穿了艾伦这个角色始终的关键词。


这就要讨论进巨的次主题,那就是“自由”。


“自由”的次主题

之所以说是次主题,而不是主题,是因为我认为谏山并表达“自由是正确的”,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东西,他刻画了许多角色,表达了各种各样人们想要追求的东西,难道为了家人选择现实可以称之为是错误吗?难道为了自由而剥夺别人的自由就是对的吗?难道为了拯救世界牺牲少数人就合理吗?……这一切谏山老师都没有背书,只是借兵长的口说出来了“什么是正确的,这种事情我不知道”,唯一确定的只有现实——世界是残酷的,每个人都一定会付出代价。


但如同在开篇所说,巨人的故事是因为谏山感觉自己被muv-luv“杀掉了”,所以他有一种破坏的冲动,所以才有了艾伦的灭世剧情。


虽然作者不会选出“正确”代言人,但是他可以画出他想要的剧情,画出主角的选择,在我看来,其实全篇故事里唯二两处浪漫主义描写都是为了自由:


① 原始的欲求篇,阿尔敏问艾伦为什么想要到墙壁外面,明明知道外面是个地狱,而艾伦说因为“我从这个世界出生”:


因为生下来大家都是自由的,艾伦为了追求自由可以烧掉舒服、爸爸妈妈都在的幻想。



②格里沙进墙


格里沙以为克鲁格选他的原因是因为他对马来的仇恨,但实际上克鲁格选择他真正的原因是因为那一天格里沙带妹妹跑到了墙外——因为他的内心对自由的渴望。


格里沙一直都在问一个问题,菲到底有什么错,只不过是想看飞行艇而已啊。


这或许就是谏山想要表达的浪漫主义——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是自由的。

而为什么进巨这样一个虽然残酷却热血令人感动的故事,到了S4会变得这么黑暗?——因为这个世界终究是残酷的,而主角艾伦为了得到自由,就不得不剥夺他人的自由。


在aoe理论中,虽然艾伦这一次选择了相信自己达成100%,但绝对不是什么圆满的happy ending,ANR的mv中艾伦同样活在罪恶感之中,但如同他自己所说,“因为没有办法啊”,他只能这么选择,最重要的问题从来都不是“这样正不正确”,一直都是“得到的回报和付出的代价到底值不值得”,这同样是每一个看客都需要思考的命题。


虽然谏山自己的说法是“抄袭”muv-luv,只是为了“破坏”和“冲击”,但进巨实际上确实是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神作,虽然最后两话确实我自己都难以消化(比如说决定所有人命运、两千多年悲惨历史的始祖尤弥尔的关键抉择竟然只是因为“恋爱脑”这种理由?????)。


但不管aoe最后发不发生(我相信会发生的),我都十分敬重谏山老师,还有wit和MAPPA,一起创作出了一部动画史上的伟大作品。






【考察】进巨的主题——现实主义还是理想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