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参加各类指弹比赛的有趣经历
作为一名从18年开始就接触各类指弹比赛的老游击队员,也算亲眼见证了这几年业内的发展,不论是人们的审美标准还是选手们的整体技术水平都比早些年有明显提升。这里我会给大家分享一些在参赛中发现的有趣现象。
首先是2022年的WAGF指弹大赛,有幸在这次的翻弹组中获得了季军。唯一遗憾的是因为疫情原因比赛规模有所缩减,影响比赛专业性最重要的因素—评委阵容不如往年豪华。接下来看评委的打分:
可以看出来,一共六位评委其中三位给我打了最高分(1st)其中包括唯一的国外演奏家Luca,另外三位评委给我的分数分别是第9、第13和20名开外,得到的分差应该是本次比赛中最大的选手了😂。 后面又陆续参加了国内另外的两个比赛,所用的曲目都是Alex de Grassi的turning back但这两次的分数更低,都排在了第八名……
除了最后一个Natasha办的比赛,说实话最开始对这种厂商举办的比赛没有报太多希望的,但意外发现决赛评委都是国外演奏家,就是这几位:
虽然比赛模式是我很不喜欢的原创 改编 翻弹一块比,但想到进入决赛能得到这五位的点评还是非常值得的。入围决赛后由于一些个人原因差点准备退赛了,直到截稿最后一天摆烂临时录了一遍《wuwei》从准备到录制完成甚至不超过半个小时(因为Turning back难度太大,以我目前的功力没有提前充足准备拿不出手,所以就弹了首对我来说比较容易的曲子) 决赛成绩出来后,五名评委中的三位给了我1st的分数(其中一位是并列第一)剩下两个分别是2st、3st,就这样我以最终分数领先第三名整整3分的差距拿到亚军,后续评点评视频陆续出来后才发现原来他们给我的评价确实很高。西村的评价中用了“by far”这个词(远超、领先),Joe robinson甚至说我和Mark是顶级演奏家水准(对我来说过誉了)
结合前几次的比赛来看,我便发现往往国外演奏家给我的分数会更高。 当然这里肯定有人会想说:“每个评委都流派不同,喜好不同打分上肯定会有一些主观影响”,但给我打过分的几个国外评委:luca、Mike dawes、西村健斗、宗克、Joe Robinson、Danel,他们又恰好囊括了指弹音乐的各个风格😅。 或许又有人会说:“两次所用曲目不一样turning虽然难度大但不一定就能得高分”,这点我也想到了于是我在Instagram上联系到了西村便有了下面的对话😏
翻译如下:
所以国外内评委在评分标准上确实存在不少差异,通过前面的分析基本可以排除评委的流派不同造成的主观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