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代女性】柳公权侄女柳愔愔,晚唐贵族女孩的人生缩影

2022-06-25 18:39 作者:文子瞻-民间修史  | 我要投稿


古代女性

柳公权侄女柳愔愔,晚唐贵族女孩的人生缩影

致谢:

感谢每一位付出努力的历史人,让大众能了解许多的人物和故事。为了更加普及历史人物和故事,我力所能及地搜集整理现存史料,撰写了本篇文章。友情提醒:作者非历史专业毕业,本篇文章非学术论文和成果,仅供大家闲暇时阅读和参考,如有不对信息,烦请指正。

目录:

【1】人物墓葬基本信息

【2】人物墓葬出土文物

3】人物墓志简介

4】人物亲属关系

5】全面解读人物(重点)

 -前言

-正文

-结语

【6】人物相关资料

柳愔愔

【1】人物墓葬基本信息

发掘时间和地点不详。根据铭文记载的葬地,墓葬位于大概位于今天的西安市长安区杜城村。

【2】人物墓葬出土文物

墓志铭。

【3】人物墓志简介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兵部尚书柳公绰女儿、出身河东柳氏的女孩柳愔愔去世,年14岁。叔父柳公权为其撰写墓志铭,堂兄柳知微为其书写墓志铭。

有志盖、墓志铭以及相关拓片。

志盖:刻有篆书“柳氏淑女墓铭”六个字,覆斗形,顶部24x24厘米,四刹饰有花草纹。

墓志:墓志高25.5厘米,宽26.5厘米。志题为“柳氏淑女墓志铭并序”。正文楷书书写,17行,每行17字。

拓片情况如下:

志盖:柳氏淑女墓铭
志题:柳氏淑女墓志铭并序

【4】人物亲属关系

柳愔愔关系表

【5】全面解读人物(重点)

——前言

墓志主人的名字叫柳愔愔,她是晚唐朝兵部尚书柳公绰的女儿、大书法家柳公权的侄女。该墓志撰写时间为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已经进入了唐朝后期。而墓志内容是由叔父柳公权撰文、堂兄柳知微书写。

 接下来,进入正文。摘取其中重要的信息,进行解读。

——正文

《柳氏淑女墓志铭并序》

从父尚书兵部郎中知制诰公权撰

唐故检校左仆射兼兵部尚书赠太子太保柳公第四女讳愔愔,年一十有四。自大和八年年冬得疾,至九年冬十二月十三日终于升平里之旧宅,太保公钟念之深,自龆龀明惠日长,容淑天性,仁孝方之古女。六年夏丁太保公之忧,鲜食孺慕,日觉萎瘁,如不颠生。至八年冬丁尊夫人之忧。至九年秋,所出母舍之而去。有是至性,因何而全。自抱疾以来,医药靡效,以至于殁,呜呼痛哉!卜以期二十三日葬于杜城庄之近地,与女兄道娘连接封域。长兄前殿中御史仲郢在缞服之中,哭女弟口之痛,所谓痛也。铭于石云:

令族之女,淑且婉兮。栾栾棘心,痛不展兮。口口有知,寿宜远兮。薤露朝唏,尚为晚兮。哀此淑女,去不返兮。仁见念惜,心如燀兮。

从父兄乡贡进士知微书。


柳氏淑女墓志铭并序

(墓志铭的志题)

淑女:淑女一词由来已久,是对古代真善美女性的一种称呼。例如《诗经》有一段耳熟能详的名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从父尚书兵部郎中知制诰公权撰

(叔父柳公权撰写了本篇墓志铭)

从父:是一个比较正式的称呼。一般来说,比自己父亲年龄大的家族同辈叫伯父,比自己父亲年龄小的家族同辈叫叔父。而从父包含了伯父、叔父。柳公权是墓志主人柳愔愔的叔父。

尚书兵部郎中:兵部头司兵部司长官,从五品上官职。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改兵曹郎置,员二人。一人掌武官阶品、卫府名数、校考、给告身之事,另一人掌军籍、军队调遣名数、朝集、禄赐、假告等事。高宗、武则天、玄宗时曾随本司改名司戎大夫、夏官郎中、武部郎中,寻各复旧。

知制诰:唐初中书舍人掌草拟诏敕,称知制诰。玄宗开元(713—741)以后,常以尚书省诸司郎中等官领其职,称兼知制诰。其后翰林学士入院一年即加此衔,专掌内制,草拟机密诏令; 以他官兼者则掌外制,起草政府文书。

柳公权:778年-865年,著名书法家,唐文宗大和九年(835)为58岁,时任兵部郎中兼知制诰。

 

唐故检校左仆射兼兵部尚书赠太子太保柳公第四女讳愔愔,年一十有四。

(柳愔愔是唐朝兵部尚书柳公绰的第四个女儿,在唐文宗大和九年去世,享年14岁)

检校:官制用语,初谓代理,隋及唐初皆有,中唐以后,使职、外官多带中央台省官衔,其加三公、尚书仆射、尚书、丞郎等高级官衔者,称检校官,为寄衔之意,仅表示官品高下,不掌其职事。

左仆射:全称尚书省左仆射,在唐朝前中期是正式的宰相官职,自安史之乱后,尚书左右仆射成为了安置元老旧臣的虚职。尽管如此,因为该职务品级较高,因此还是放在了官职第一位。

兵部尚书:柳公绰担任的实际职务,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已经60多高龄的柳公绰不幸患病,被朝廷征召回京,从河东节度使改任为兵部尚书。由于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特殊情况,兵部尚书也成为了虚职,不管理具体的军务。

赠太子太保:古代,官员去世后,朝廷依据惯例,追赠官职,表示恩宠。一般来说,追赠官职高于生前所担任的官职,太子太保是从一品,高于从二品尚书左仆射。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柳公绰在担任兵部尚书不久后,在长安病逝。

第四女讳愔愔:柳愔愔是柳公绰的第四个女儿。不过,考察柳公绰其他女儿的墓志,会发现柳愔愔的年龄并不是排行第四,大概是因为柳愔愔是庶出的,即使实际年龄较大,仍然排在嫡出子女之后。

年一十有四:柳愔愔享年14岁。

 

自大和八年年冬得疾,至九年冬十二月十三日终于升平里之旧宅。

(从大和八年冬天开始,柳愔愔患病,至大和九年十二月十三日,在升平里的家里去世)

大和八年:公元834年,柳愔愔时年13岁。

九年冬十二月十三日终:据此可以推算出柳愔愔出生时间。

升平里:位于唐长安城朱雀门外大街东第四街东第九坊。《旧唐书柳仲郢传》记载:“仲郢每迁官,群乌大集于升平里第”,这说明柳家正是住在这一块地方。

 

太保公钟念之深,自龆龀明惠日长,容淑天性,仁孝方之古女。

(柳愔愔生前深受父亲的喜爱,从小就非常聪慧,培养了宽容善良的性格,堪称古代仁孝女孩的典范。为什么柳公权这么说呢?下文将给出答案)

太保公:指柳愔愔父亲,追赠太子太保柳公绰。

龆龀:tiáo chèn,孩童。

明惠:聪慧。

容淑:宽容善良。

 

六年夏丁太保公之忧,鲜食孺慕,日觉萎瘁,如不颠生。至八年冬丁尊夫人之忧。至九年秋,所出母舍之而去。

(大和六年夏天,柳公绰在长安病逝,柳愔愔为父亲守丁忧,因为对父亲十分怀念,吃饭都只吃一点点,眼看着一天天精力憔悴。大和八年冬天,嫡母去世,又为嫡母守丁忧。大和九年秋天,自己的亲生母亲也离她而去。可见,从大和六年到大和九年的四年时间里,柳愔愔每时每刻都在守丧,一个个至亲的离去,不仅给她的精神带来了沉重打击,还使得她的身体逐渐憔悴)

六年:大和六年,832年,,柳愔愔11岁。

太保公:指柳愔愔父亲,追赠太子太保柳公绰。

丁忧:父母去世,子女要居家守丧三年。

八年:大和八年,834年,柳愔愔13岁。

尊夫人:柳公权对嫂嫂的称呼,指柳愔愔嫡母。

出母:被父休弃的生母。

 

有是至性,因何而全。自抱疾以来,医药靡效,以至于殁,呜呼痛哉!

(对于侄女的悲痛遭遇,柳公权不禁感叹:愔愔在道德方面已经做到极致了,为什么还是不能保全呢?自产生疾病以来,医药都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以至于不幸去世,我非常痛心。)

靡:没有。

 

卜以期二十三日葬于杜城庄之近地,与女兄道娘连接封域。

(愔愔去世后,家人将她安葬于长安城的东南杜城村,和姐姐道娘的墓志连在一起)

杜城庄:在唐长安城东南水东岸,汉皇子陂北边。西周时有杜伯国,秦灭置杜县,亦称下杜城。唐代杜城村应沿袭旧名,今长安区斗门镇仍有杜城村。这里应是柳公绰家庭的葬地。所以,《柳愔愔墓志》应出于长安区杜城村。

女兄道娘:柳愔愔的姐姐柳道娘。

 

长兄前殿中御史仲郢在缞服之中,哭女弟口之痛,所谓痛也。

(愔愔去世后,曾担任殿中御史的长兄柳仲郢穿着丧服,为妹妹哀哭)

缞服:cuī fú,丧服。

殿中御史:,即殿中侍御史,员六人,从七品下,又有里行、内供奉等名目,皆非正员,俸禄稍减。隶御史台下设之殿院,职掌纠弹殿庭供奉朝会班次及大驾卤簿仪节,后又兼掌宫门、库藏。其中二员协助侍御史,同知东、西推;二员为廊下食使;二员分知左、右巡,号两巡使,掌京城内外治安,为御史中最繁剧之职,领京畿诸州兵。中唐以后,又常为外官所带宪衔。


铭于石云:令族之女,淑且婉兮。栾栾棘心,痛不展兮。口口有知,寿宜远兮。薤露朝唏,尚为晚兮。哀此淑女,去不返兮。仁见念惜,心如燀兮。

(愔愔出生于河东柳氏这样的大家族,从小就非常机灵善良,但是父亲嫡母生母接连去世,愔愔因为过于思念身体日渐憔悴患上疾病。她应该长寿,但却像朝露一样很快消失。从此,愔愔再也不会回来了。我作为他的叔父无比怜悯,心如火焚)

令族:世家大族。

棘心:棘木之心。《诗.邶风.凯风》记载“凯风自南,吹彼棘心"。"后比喻人子的稚弱或思亲之心。

燀:chǎn,烧。


从父兄乡贡进士知微书。

(愔愔的堂兄柳知微书写墓志铭)

从父兄:起到说明的作用,指不是同一个父亲所生的哥哥,而是从父所生的哥哥。

乡贡进士:即地方的州县官吏(如泉州府学)依据私学(如最早泉州私学潘湖仁颖书院前身仁颖书舍)养成的士人,经乡试、府试两级的选拔,合格者被举荐参加礼部贡院所举行的进士科考试,未能擢第者则称为“乡贡进士”。

柳知微:史书没有记载。根据墓志的书法风格,推测为柳公权的儿子。哥哥与父亲合作,为堂妹书写墓志铭合情合理。

 ——结语

纵览柳愔愔的一生,既是幸运的,更是不幸的。

幸运的地方在于,她出生于大家贵族,从小得到父母的疼爱。同时,作为一个古代女性,她能够拥有姓名、留存于世,千年以后的人们依然能通过这一份墓志,了解关于她的部分信息。

不幸的地方在于,她亲眼见证了三位至亲的离去,并在最美好的花样年华里不幸病逝。


【6】人物相关资料

赵力光老师撰写:唐柳公权撰《柳愔愔墓志》考。


【古代女性】柳公权侄女柳愔愔,晚唐贵族女孩的人生缩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