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山轮战“眼镜王蛇”,55岁早逝,临终遗言:人生自豪是当兵

2021-11-11 09:47 作者:战旗红  | 我要投稿

大学生在老山前线4:炮兵侦察英雄徐小丹

【人物简介】徐小丹,北京人,19554月生。19701月入伍,19803月考入解放军炮兵学院参谋系。19847月参加老山防御作战,任南京军区炮兵第9师16团司令部侦察股股长(炮9师配属1军参加轮轮战一年,先后在老山主峰、1175.4高地、偏马、那马646高地、甘田步兵前沿执行侦察作战任务他运用所学知识,带领侦察分队到前沿侦察100余次,先后捕捉目标420多个,个人捕捉目标70多个,精准引导炮兵摧毁越军大口径火炮63门,汽车25辆,歼敌300余人,立一等功。19856月,军委授予徐小丹“炮兵侦察英雄”荣誉称号。


徐小丹称为“眼镜王”,一是因为他在战场上敏快捷、捕捉目标精准如神二是他的钢盔一侧有特殊的眼镜蛇符号(如图)。这个号后来也传到了越军,由于越军对他超能力一般的捕捉能力恐惧,这个名号倒是很符合越军的心理

徐小丹随部队来到老山战场,肩头担子重。

老山前线高地林立,两军作战的一大特征,是用大炮进行控制与反控制。你占领这个山头,我就用炮火密集实施轰炸,同时用炮火封锁山头周围的一切通路,不住下不来,弹尽粮绝,困死其间。

徐小丹到前沿阵地之际,部队防御的高地处于越军疯狂的炮火覆盖之下。越军的炮兵阵地在哪儿?查明位置,敲掉它!这是上级给徐小丹的第一道命令。但上级能提供的线索只有一条:敌人的火炮口径不大,应该是105榴弹炮。


越军炮兵(资料照)

面对崇山峻岭,要找到这个严重威胁我军安全越军榴弹炮阵地,犹如大海捞针,谈何容易在前沿阵地几个观察所的战友们,经过几个昼夜的密切观察,仍无进展。越军的炮弹仍然一次又一次在我军高地炸响,徐小丹非常焦急。

这位被大家称为“敌情通”资料”的知识型侦察干部,一边观察,一边开动了脑筋他了解军的战法学的是中苏两军,其炮兵作战原则大同小异这类炮兵阵地,一般配置在离前沿14公里的地方。但是,根据地图标注和我军实地观察,那一带山高沟深,105榴弹炮是无法展开的。


装备苏式火箭炮的越军炮兵资料照)

徐小丹认为,水无常形、兵无常势,越军未必会死守教条他们会不会根据地形把炮兵阵地移后几公里呢?他用望远镜再向纵深搜索,在离前沿七八公里处确实找到一块具备配置105榴弹炮条件的地。经过仔细核算,从这块平地到我高地的距离,处于有效射程内。

入夜,徐小丹手执望远镜,死死盯着那块平地。果然,当越军又一次炮击时,发现炮口火光!越军的狐狸尾巴终于露了出来徐小丹立即向炮兵指挥所报告了位置坐标。早已憋了一肚子火的我军大炮“发言”了,顷刻之间,“樯橹灰飞烟灭”

后,又用推理的方法,找到一串“猎物”的踪迹。令人惊讶的是,有一次徐小丹只用6分钟,就准确判定越军一个152加炮阵地4门火炮的具体位置,并迅挥炮火逐个打击,彻底摧毁了越军阵地,受到上级通令嘉奖。


徐小丹在战场上

徐小丹在战场上学用结合,练就见微知著出神化的侦察本领,被誉为“炮兵神眼”。在老山前线流传着许多他捕捉“猎物”的故事细究起来,他有四大本领。

个本领,蛛丝马迹善捕捉

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斗,我方想摸清敌炮的位置,但敌人也不是吃素的,你的动作慢半拍,对方就有可能把你掀上天。而且炮兵侦察兵身处最前沿,与步兵共同据守在战壕和猫耳洞里,随时处于敌炮的威胁之下。经过一段时间,徐小丹掌握了查明敌炮阵地的要诀,敌炮哪怕露出一点蛛丝马迹,比如听到敌炮的开炮声或看见火光、炸点,徐小丹就能辨别敌炮的口径、类型,推算敌炮的位置

一天傍晚,越军趁着铺天盖地的浓雾向我军一个队的防御阵地发起炮击。徐小丹身在观察所,什么也看不清。他心如火燎,准备另找一个观察位置。刚迈几步,越军的一排炮弹带着尖厉的啸声袭来。徐小丹翻身卧倒,同时听声辨向。好险!炮弹在距他仅3米远的地方爆炸,气浪把他掀

越军转移射击方向时,徐小丹吐出嘴里的泥土,一溜小跑到新位置继续听声辨向。根据敌炮发射的情况,很快捕捉到了目标——这是2门152毫米大口径火炮。他在无线电中急迫呼唤,我军炮兵三下五除二,给越军这个炮兵阵地了“分尸手术


【我军火炮阵地】

又一天夜晚,老山战场漆黑如墨,像被一硕大的黑盆罩住。徐小丹在观察所警惕地注视着越军方向突然,越军阵地的纵深处出现几点灯光,犹如鬼火一般时隐时现。越军在搞什么花样?徐小丹集中注意力跟观察。可惜,灯光移动到一座大山背后,消失了。

天一亮,徐小丹接连打电话询问友邻的3个观察所,他们回答说没异常情况。徐小丹不死心,认为虽然蛛丝马迹,但背后可能有重大敌情。他又爬到另外三个高地,从不同角度用望远镜观察,终于发现在一个山头背后,隐蔽部署着一个越军炮阵,正向我方发射炮弹。“鬼崽子,看你往哪躲!”分钟后,我军炮火越过山头,准确地在敌炮阵地炸响,这个刚刚拉上前线的越军炮兵连,刻间灰飞烟灭


我军炮兵侦察兵潜伏侦察

个本领,火眼金睛辨真伪

真真假假,以假乱真,是兵不厌诈之道。在徐小丹面前,越军玩弄的种种伎俩很难得逞。

一天,与徐小丹并肩战斗的战友刘斌前方发现一个越军炮阵地。徐小丹用望远镜观察了一阵,摇摇头说:“那是个假家伙!你看,这个阵地离公路那么远,大炮怎么上去?这是一。看得到的几门炮身管粗细不一,而且始终着头,不符合越军编制序列和战术常识,这是二。再说,伪装网的颜色与周围环境不对劲。”他的分析,刘斌大感佩服。后经侦察兵抵近核实,果然是越军的假阵地。

7月的一天,徐小丹发现一个可疑的敌炮阵地。这个阵地比较隐蔽,只露一点头一连盯了三天,也未能做定论。左邻的几位观察员也在监视,都认为是个假家伙,劝徐小丹别费劲。但徐小丹总觉得疑团:若是假阵地,越军为何伪装如此严实

恰巧这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徐小丹所在的工事涌进了雨水,他急忙领着大伙排水,心中一动越军这个阵地,此时不也要排积水吗?徐小丹拉起两名战士,冒着大雨拔腿朝观察所奔去。望远镜中,果然看到几个越军身体时隐时露,正忙着排水。雨后天晴,又发现几个越军偷偷出来整理伪装网。徐小丹的疑团解开了很快,越军这个炮阵地被炸了!


越军炮兵在秘密机动部署

第三个本领,是呼风唤雨如有

有个设在我步兵阵地前沿不远越军炮阵地经常利用大雾作掩护,向我进行直瞄射击,对我军阵地威胁很大。友邻部队打了几次,但都由于雾大,看不清,射击效果不理想。徐小丹决心捕捉战机,拔掉这颗钉子。

一天,浓雾罩,越军阵地周围一片白茫茫,敌炮又乘机开始射击。徐小丹通知炮兵,准备40分钟后雾气消散时立即开火果然,敌炮阵地附近的雾消散,越军还没有来得及撤收,徐小丹就已经引导炮摧毁了他们。电话中,炮兵指挥员连夸徐小丹简直是神机妙算


第四个本领,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徐小丹平时勤学,战时苦练,对炮兵侦察中的“十八般武艺”——各种测距定位方法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能结合战时实际和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可行性,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加以运用和修正。

例如,他通过实践,发现原来所学的“双观交会法”、“体视测距”、“直角法”等,因为老山地区的地形和器材测程等条件限制,无法有效使用,便不用。而“激光测距”、“声光秒表法”“地图现地定点”等方法较实用,但这些方法也各有弱点,必须扬长避短加以修正。他还根据战区实际,发明了“空地试射法”。

战友们说,徐小丹是“用脑子在战斗,用知识去克敌制胜”。怪他参战一年,便能取得如此多的战果

徐小丹的父亲也是一位老兵战后儿子参战体会徐小丹说:我最大的遗憾是没能亲手抓到几个活的越军;我最自豪的是,我带着130多人的侦察分队上战场,又都活蹦乱跳地、完好无损地下了战场19856月,军委授予徐小丹“炮兵侦察英雄”荣誉称号。


【南京军区第1集团军军长傅全有与徐小丹战后合影,傅全有于1985年从军长岗位越级提升为新成立的成都军区司令员】

老山轮战期间,全军有3人被军委授予“炮兵侦察英雄”荣誉称号,除了炮9师16团侦察股股长徐小丹,另外两位分别是炮兵12师22团指挥连副连长花陈兵、13集团军37师110团107火箭炮连副连长范仲奎。

南京军区1军轮战结束后,济南军区67军接替老山防务,配属67军作战的炮兵12师22团指挥连副连长花陈兵功勋卓著被军委授予“炮兵侦察英雄”荣誉称号遗憾的是花陈兵在作战中壮烈牺牲。

1988年4月至1989年11月,成都军区13集团军37师参加老山轮战。此时,老山战区的作战烈度大大降低,派一个师的兵力参加轮战,37师成了最后的轮战部队,当然也成了我军迄今为止最近参加实战的部队。该师110团107火箭炮连副连长范仲奎在作战中功勋卓著,1990年2月被军委授予“炮兵侦察英雄荣誉称号。范仲奎从部队转业成都工作,现年58岁,依然是工作战线的先进模范。

2010年9月,英雄徐小丹病逝,年仅55岁。临终前对亲人说:“我这一生,最自豪的是当兵的日子。”


【炮兵12师22团指挥连副连长花陈兵烈士,军委授予“炮兵侦察英雄”荣誉称号】


13集团军37师110团107火箭炮连副连长范仲奎,军委授予“炮兵侦察英雄”荣誉称号

老山轮战“眼镜王蛇”,55岁早逝,临终遗言:人生自豪是当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