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茶茶】甜品卡来咯~?微星 RTX 3050测试报告

2022-01-26 22:16 作者:茶茶12127  | 我要投稿

在不知不觉之中RTX 30系列的首发已经过去了超过一年,但是30系列产品的布局却并不够完整,最低仅发布到RTX 3060对于产品线的覆盖度上来说是不够完整。尤其是这几年显卡更新速度放缓让大家换卡有了更迫切的需求,所以今天就带来一款针对2K分辨率入门的RTX 3050测试报告。


RTX 3050 产品规格: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RTX 3050的整体规格。

·     核心流处理器数量为2560,接近于半个RTX 3070和半个RTX 3060TI之间,所以定位也就比较明确的是相对入门的显卡。另外看起来RTX 3050并不是满血核心,所以理论上会有RTX 3050TI的存在。

·     显存规格为8GB DDR6,相比于较为早期的30系列显卡,从RTX 3060开始NV明显开始放大显存容量,RTX 3050也保留了8G的显存。

·     在技术支持一栏NV官网有列出数十项技术,RTX 3050都与30系列其他显卡相同,所以可以利用到目前最新的显卡技术,尤其是新版的光追和DLSS,对于游戏体验的改善还是有明显帮助的。


产品外观与附件:
这次使用的测试产品是非公版的,来自微星的RTX 3050魔龙。


RTX 3050魔龙采用双风扇,显卡长度对机箱比较友好。


显卡背面是一张金属背板,可以完全覆盖PCB。


显示输出接口是标准的DP*3+HDMI*1。


从布线上可以确认RTX 3050可以调用到PCI-E的8条通道,对主板和CPU的兼容性会比较好。


显卡顶部MSI的LOGO带有灯光效果,PCB正面也能看到有加强筋避免显卡弯曲。


供电插座为单个8PIN,相对于功耗需求来说保留了较大的富余。


RTX 3050魔龙是带保修贴的,非必要别去拆卡。


显卡的散热器为3热管。热管与散热鳍片之间采用回流焊处理,保证热管与鳍片有较好的连接。


魔龙的附件比较简单,都是一些纸制品。


显卡总体长度约为28厘米左右。


显卡PCB的长度比散热器短,PCB长度约为20厘米。


显卡高度约为14.5厘米,比标准高度更高一些。


显卡厚度为5厘米,是略厚一些的2.5槽卡。



产品测试平台:

以下为测试平台的详细配置表。


这次测试采用的是双平台,主测试平台为R9 5900X+X570。主板是微星的X570S TOMAHAWK MAX WIFI。


主板的供电为12+2相 DrMOS,运行R9 5900X是绰绰有余的。


X570S TOMAHAWK MAX WIFI采用新步进的芯片组,主板规格也经过了一轮翻新。比较有意思的是可以在这张主板的后窗上看到最新的WIFI 6E无线网卡和特别古老P/S 2接口并存。


为了提高测试的普适性,这里还针对INTEL平台做了对比,测试配置为I9 12900K+微星Z690 CARBON WIFI DDR5。


18+2相DrMOS的供电驱动目前功耗天花板的I9 12900K也是足够了。


相比于X570S,微星在Z690就没有带复古的接口,当下最新的WIFI 6E,USB 3.2 Gen2*2等都在上面。


X570S测试平台的内存是金士顿的DDR4 8G*4。实际运行频率是3200C14。


Z690平台用的内存则是阿斯加特的阿萨战士DDR5 16G*2,实际运行频率为4800C40。


SSD是三块INTEL 535。240G用作系统盘,480G*2主要是拿来放测试游戏。


散热器是ROG 龙神II 360。


硅脂用的是乔思伯的CTG-2。


电源是ROG STRIX 850W。


测试平台是Streacom的BC1。



显卡性能测试:
测试结论:
由于测试项目很多很杂,为了避免小白看晕,首先提供一下精炼版的测试结论:
·     本次测试主要用到5张显卡,对比组是RTX 2060、RX 5600XT、GTX 1660S、RX 590。100%标杆为RTX 2060。
·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测试大多采用非公版的显卡,所以显卡的性能需要结合运行频率一起来分析。由于近期CPU平台做了一次切换,所以没有功耗测试的显卡即为在老平台上测试。

·     这次测试的微星魔龙核心频率1985,显存频率1750。

·     先说整体性能,RTX 3050的整体性能可以明显由于GTX 1660TI和GTX 1660 SUPER,可领先GTX 1660 SUPER约7%。不过相比RTX 2060还是会落后约13%。
·     功耗上看,RTX 3050的能耗比表现较为中规中矩,虽然不算特别突出,但是足矣吊打一众老卡。


·     理论性能测试,RTX 3050为了更好支持光追和DLSS单位性能的算力优于RTX 2060和GTX 1660S。

·     跑分性能,RTX 3050的跑分显得不算特别好看,仅略高于GTX 1660S。

·     游戏性能,但是在游戏性能上RTX 3050的表现明显优于跑分,与RTX 2060差距仅9%左右。

·     openGL性能,RTX 3050的表现不算突出,大致相当于GTX 1660S。


实际运行参数:

在3DMARK的TS烤机下核心平均频率为1985,最高频率为2010。显存频率稳定在1750。对于N卡的核心来说这个频率已经算比较高的了。


测试环境室温约为22度,显卡核心温度大致在60度左右,风扇转速1200转不到。显卡整体功耗约为130W。温度和静音表现相当不错。


AMD/INTEL平台对比,这边用R9 5900X与I9 12900两个平台来做对比,可以看到AMD与INTEL的整体差距很小,RTX 3050对于CPU不算很挑。


最后简单测试了一下DLSS,测试的游戏为古墓丽影11,可以看到在4K分辨率下帧数从31帧逐步提升到71帧。所以RTX 3050虽然是针对2K分辨率的产品,但是依靠DLSS技术实现支持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


性能测试项目介绍:
对于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对比性能的童鞋,这边会提供详细的测试数据。测试大致会分为以下一些部分:GPU理论性能、GPU基准测试、游戏性能测试、硬件加速测试、功耗测试。老规矩,数据量会比较大。测试项目上有一定的更新,游戏部分会包含DX9、DX11、DX12、VULKAN、DXR五个部分。


显卡性能测试与分析:
GPU理论性能测试,通过AIDA 64来测试理论算力。


3D基准测试,主要是跑一些基准测试软件。


3D游戏测试,表格中将DX9~DXR不同世代的游戏进行了分类,这样会更加清晰一些。由于性能测试时间上有先后,所以测试项目上会有所不同。


游戏性能按照世代来看(近似2K分辨率下),相比RTX 2060,RTX 3050在DX12和VULKAN的表现比DX11和DX9更优秀。而光追游戏的测试RTX 3050明显优于RTX 2060,这中间显存容量的提升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按照分辨率来看,在1080P下,RTX 3050在VULKAN的优势较为明显,但是整体表现会低于平均水平一些。


4K下的对比,在这个环节中显存容量的作用就会体现出来,尤其是在光追游戏当中。


OpenGL的加速性能测试简单看一下就好了。


显卡功耗测试:
RTX 3050整张卡的功耗约为130W(3DMARK TS测试),核心功耗只有85W左右,所以与RX 6500XT比较接近,能耗比算是比较不错的。


显卡天梯图:
到了喜闻乐见的天梯图时间,对比一下我这段时间以来测试过的显卡。其中包含功耗的是采用新平台测试的结果。



简单总结:

关于显卡的性能:

RTX 3050的整体性能会优于GTX 1660 super和GTX 1660TI。且显存容量多2GB,可以更完整的支持光线追踪和DLSS。所以作为2K分辨率下的入门选择还是可接受的。

 

关于显卡的功耗:

在能耗比上面,RTX 3050的能耗比表现不算特别惊艳,但是在同等性能显卡中依然是最好的。

 

关于显卡的散热:

微星的魔龙确实没有让我们失望,以RTX 3050的功耗单热管的散热器都能支持,而魔龙直接给了3根热管,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相当低的满载功耗和可以支持风扇停转技术。

 

总体来说,RTX 3050的主要任务是替代以GTX 1060 6G为首的一众6G显存显卡,这也是目前STEAM统计中使用占比最高的一类产品。而放眼观察NVIDIA和AMD的策略则显得非常有意思,两者恰好互为补集。AMD的策略是提供了RX 6500XT,用比较低的规格尽可能平替GTX 1060 6G,同时在还对硬解也做了阉割,所以基本就是一张十分纯粹的1080P游戏卡。NVIDIA的策略则是提供了一款可以明显优于16系列及之前产品的显卡,保留30系列的一切特性,并保证2K分辨率游戏和4K DLSS游戏的能力,让这个群体在更新显卡后可以感受到提升。

那么RTX 3050是否真的值得购买?还是要看放在市场的具体价格来决定。


感谢阅读


【茶茶】甜品卡来咯~?微星 RTX 3050测试报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