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时代:让资本为你服务
有很多人看到了我在一些讲解金融尤其是现代金融的评论下面的发言后,开始攻击我。这个真的没有必要。首先,这个时代确实有他的问题,比如有产业资本的人和没有的人,差距很大声。但是,你如果真的了解世界发展的真相,你会发现,靠,你现在生活的时代才是最好的。举个例子来说,就算是中华帝国的任何一个称霸的时期,你觉得你可以翻身么?古代翻身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科举,而且必须是进士。你觉得你的才能,你家的支出,可以供你考上?能够学习读书本身就是经济实力的。能够考上,也是实力。但是问题来了,并不是你考上了,你就飞黄腾达了。后面的仕途更加艰苦。在古代,是金属货币,长期通缩。啥意思,就是有钱的人,比如黄金白银和玉石土地,他们不需要用这个“积蓄”去投资,存起来,就是财富增值的。古代的医疗和饮食,交通等方面,都是你的长期生活成本。换句话说,指望过去就能翻身的,几乎不可能。在古代你如果有一技之长,是个人才,你也不一定可以靠着这个发家的。换句话说,你几乎没有优势可言。但是如今不一样,如今虽然是资本泛滥的年代,但是,不要忘了一件事,资本最喜欢的就是找人才,发掘价值。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你如果自己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你觉得你凭啥可以过上优越的好日子?我们不谈什么古典资本的压榨模式,我们看看现在,很多技术天才,创意天才,他们利用技术和资本的结合,是可以做到很牛逼的事业的。这是古代压根做不到的事情的。换句话说,资本可以利用不压榨你的方式,让你们一起发财。当然,如果你觉得你自己创业奋斗,熬夜,干事业,也是资本压榨的话。当然,你也要看看你的投入和产出,也就是性价比。现在的问题是下面的,一个是时代发展变化太快了,从农业化进入工业,然后信息时代,然后资本过剩。才多少年。你自己的知识积累有么?没有吧。另外一个是大学教育,是产业资本下的产业工人培训模式。为何很多专业毕业就是失业,甚至压根没有对应的产业。因为教育这事是最顽固难以调整的。从故事的反面讲,加入你是有自己的产业你的员工每天每年要求你加薪,分红,你愿意么?说句不好听的,你是爸爸,你儿子儿媳妇这么闹,你也会开除他们。获得利益的最佳方式,是创造利益。而不是挤占。因为你没有分配权。过去的时代,有很多人掌握了很多优势,先发制人了。但是,你不要总是愤世嫉俗。你要看看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人家为何“捞到”了自己的优势。在目前的很多方面,很多人对上文的唯一理解就是,那不就是要我去创业。可是,你知道么,创业的成功率极低。为何?因为你选择的产业,你的优势,你的能力,可能压根不能驯服一切。你会傲慢的说,爷顶级985,甚至是硕士博士。可是问题来了,你的科研能力或者学术能力,在目前社会下,是否可以转为生产力呢?为何很多工人,技术工人的工资那么高?原因很简单,人家老板需要。就是这样简单。换句话说,学校培养了你么?那要看是培养了哪个方面。学校最该培养的,反而没有给你。你自己也不知道。我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在北京有个博士,竟然读博期间,开了一个快递店。然后记者非常愤愤不平,靠,你是博士,你为何这样。可是,详细了解后,你发现,这个文科博士,利用自己的“科研”能力,提升了快递店的周转率和效率,然后利用这个店铺,赚了一小笔钱。对比其他店铺,压根不是同一级别。换句话说,学校应该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工人。但是对不起,你的老师是不是人才都不一定,他如何培养?当你获得了技术优势,解决了问题,你自己就会发现,资本来了。可是,如果你考试都是50分,没有任何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或许问题不在社会。北上广深的房价贵不贵?答,绝对意义上贵。相对意义上,不贵。原因很简单,这4个城市吸收的是全国最顶级的人才。上市公司的人,抛售股份就可以买房子了。你如果是一个普通人,拿着不能增加的薪水,要跟他们比,那就是不可能。有人会反驳,这不是社会畸形么。这个可能不是社会畸形,因为一个这么大的国家,有一线城市不是非常正常的?你如果老师论事畸形,恐怕你连什么地方出问题才搞不懂。简单来说,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我们兔子家获得这一切代价很大。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医疗和教育。但是,最大的问题不是这些,最大的问题,是时代变化太快了。你的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被时代碾压了。就好比上文提到的,如果你还是工业思维,那么自然被信息化时代碾压。举个例子,你如果家里有多余的房子,你开了一个便利店。其实部分地段的便利店很赚钱的。但是,对不起,你没有效率,你无法扩张。你的投入产出的天花板显而易见。你就开始抱怨社会了。信息化时代的电商,或者某些店铺,可以分析销售数据,然后做一些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情。那么,你自己坐地赚钱的模式,别人碾压你,不是非常合理么?我记得前几年我看过一次南方周末。广东的荔枝丰收了。可是,很多果农赚不到钱。原因很简单,都是天运丰收,你家增产,别人家也是。于是,这个时候比拼的是销售。那些利用了电商的果农,就第一时间出清了。而传统果农,就谷贱伤农。这个故事,还在山东的樱桃上出现过。哪一年,突然下了冰雹,很多果农损失惨重。可是有的预售的果农,就影响不大。问题就是,人家利用了现代的生产力,提升了效率。你能怪谁?怪社会?这些故事都在告诉我们一件明确的事情,生产力生产效率的提升,你只能自己完成。要么,你是老板,你自己提升。要么,你是技术人才,你提升了效率,享受公司分红。利益格局,合理合法合乎人情。同时,前期的投资一定是积累和积蓄的,这样苦逼的日子,是必然的。但是,你会发现,商业思维,你的老师不教你的。如果你是跟风,别人做啥你做啥,比如开餐饮店,比如奶茶店。那么,你投资失败不是大概率必然的么?你没有优势啊。你是跟风的,跟风的人就是来接盘的啊。
有很多牛逼的故事,比如,谷歌的程序员,打造了一个4秒视频广告的系统,他们拿到了很多钱。腾讯的开发微信红包的人,奖励很多。你会发现,你最后是才能的变现。而不是老板或者资本无条件给你的。
换句话说,这个时代,是创造或者变现能力最好的时代。你不需要考进士了。你哪怕中专毕业,喜欢拍视屏,你也可以做大。
因为是长期通胀的,资金的成本很低,于是资金疯狂追求那些有想法,有创意和有才能的人。这些人才能去分享收益。
我记得当初手机壳流行的时候,一个小伙子盯着这需求,做了自己的生意。想不到吧。虽然他后面破产了(因为利益分配,和弟弟闹败了)。但是你认真研究你会发现,他解决社会需求的能力,超过很多博士啊。
很多年前,我看过一个图:老板的脑子,里面都是钱。员工的脑子:有吃喝玩乐,各种东西。这个漫画有讽刺性。但是也清晰明白的告诉我们,剥离一般意义的压榨的情况下,很多人压根脑子里没有赚钱的想法的。他们花钱的想法一大堆的。
说几句不好听的,这群讽刺资本压榨的人,日后自己做了老板,反而压榨的更凶。
很多人羡慕说北欧的人生活指数好,工作时间段,薪水高。可是问题来了,他们这群公司会养废物么?不,他们这个公司把员工精简到了极致。然后招聘的都是天才。
传统职业,稳固的岗位,日后就是薪水等于经济增长率的。于是,在长期货币政策下,就是跑不赢资本增值的。那么,你有什么变化,让自己的生产力提升么?
你真的看书学习研究实践了么?还是仅仅是奢望自己,一次投资创业,就身价千万?没有的,你骂了一顿社会后,点上烟,打了一局游戏,喝了点小酒,睡到明天中午。然后继续骂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