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考博参考书真题经验分数线
一、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博士招生方式、考试科目
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博士考试科目:
专业知识70分 研究方法30分 外语50分 2.人大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考博申请主要采取“申请—考核制”,即提交材料,然后参加笔试、面试。这几年,根据育明考博统计,人大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考博开始采取申请考核制。所以相比之下,申请资料的撰写就显得格外重要。每个“
综合 考核专家组
”由不少于5名博导或教授(包括考生申请导师在内)组成。 3.人大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考博导师组:刘颖、刘昕、李超平 4.关于人大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博士申请资料撰写,根据育明考博分析发现,很多学生不是太重视,写的研究计划乱七八糟的,这样怎么可能通过材料审核呢!!最关键的是研究计划的选题,很多学生研究生可能基本等于白读了,根本没有掌握基本的研究素养,研究计划的选题非常不靠谱,这样的研究计划怎么可能通过初审了,很多时候考生就是太自信了,觉得自己读了研究生了,还能不会选题吗,根据经验来看,还真没几个考生有能力自己确定一个好选题的。还有就是学术简历,写的非常差,这也是申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人大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考博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报录比基本在1:10左右。根据育明考博十余年经验分析,通过材料审核是考博成功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才能通过考博申请资料审核呢?主要是三点:一是本硕院校和专业;二是研究计划和学术简历撰写,对于很多国外留学的学生而言,研究计划方面可能存在较大难度;三是科研经历和学术成果积累。
二、2024年人大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考博参考书目
基于过去五年人大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考博真题的分析,尤其是对面试真题的分析,育明考博给大家推荐了如下参考书书目: 张成福:《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李国正:《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李国正:《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丁 煌:《西方行政学说史》(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刘昕:《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李超平:《管理与组织研究:常用的60个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李国正:《公共经济学》,首师大出版社,2024年版; 高波:《中国财政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李国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李国正:《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辅助资料: 《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师大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西方经济学:考研笔记,习题详解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等期刊近一年论文;导师组近三年论文和著作,这个也是每年试题的重要来源,根据育明教育统计,大部分公共管理类考博院校都会从以上内容中出30%左右的题目。此外,这几年对研究方法的考察越来越重视了,有的院校初试笔试中就有研究方法、研究设计的题目,有的院校会在复试面试环节重点考察学生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具体而言,可能会针对研究计划中的研究方法部分进行提问和拓展。所以,育明教育建议大家在考博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拓展思路,不要闭门造车,多积累才是考博的王道,这也是考博和考研最大的不同,即考博着重看积累(知识的广度),考研重点考背诵(知识的精准度)。所以,一定要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选择前沿的选题,这点可能靠学生自己是完不成的,有时候考生选择的选题根本就不是一个合适的问题,要不就太大了,要不就太小了。而研究主张“小题大做”。
三、2024年人大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考博部分真题
从这几年的真题来看,2015年是个分水岭,根据育明考博分析,2015年以后,人大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博士考试每年考试的题目虽然不多,题量不大,但是每个题目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对公共组织与人资源管理前沿理论、社会经济热点问题、组织理论、社会研究方法等。面试也会考察社会研究方法,尤其是涉及到研究计划中的研究方法问题,这就要求大家一定要把研究计划书写好。 1.数字政府、数字鸿沟、数据壁垒(数据孤岛、数据悬浮)、数字鸿沟、数据壁垒 2.人口红利、刘易斯拐点 3.老龄化与生育政策 4.二十大以来数字政府、数字鸿沟、数据壁垒(数据孤岛、数据悬浮)改革相关论述 5.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区别 6.考任制、委任制、公选、聘任制 7.认房不认贷的看法及评价指标、评价方法、政府失灵、市场失灵问题 8.公务员考核内容、指标 9.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现代化 10.企业家型政府、ppp模式、私有化改革、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 ······
四、2024年人大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考博真题预测
目前,全国各个院校公共管理类考博越来越侧重于时政热点和研究方法的考察,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未来以下热点问题是人大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博士考察重点:
尤其是复试,所以除了看推荐的最新的教材之外,还要多关注以下热点:共同富裕与三次分配、育明考博、志愿失灵、数字技术与危机治理、数字政府、数字鸿沟、数据壁垒(数据孤岛、数据悬浮)与公共物品、数字技术与官僚制、数字鸿沟与数据壁垒、互联网反垄断、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产业政策、产业政策与科技创新、自主治理、公地悲剧与搭便车问题、集体行动困境等,这些都是需要关注的,也是育明课程里重点讲解内容。
五、当前考博备考常见问题
很多学生一直犹犹豫豫,一会担心没有论文,一会担心自己本硕院校不好,一会又担心没有联系导师,结果时间耽误了,最终不可能考上任何学校,这是育明考博过去十余年咨询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目前,除了报考清华复交等名校的学生必须有核心论文之外,其他的专业尤其是教育、艺术、新闻传播、政治、马克思等专业不一定非要有论文,每年育明考博这里没有论文的学生录取的很多,对于这些考生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准备好申报资料,至于研究计划等申报资料育明考博会请专门的高校相关专业教师给大家指导,一般而言,硕士阶段的考生很难自己找到好的选题进而做研究计划,而且一般没有系统学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李国正主编)这类的研究生课程,导致研究计划写的很小儿科。还有就是学术简历,太过于简单了,一份自己都不愿意看的简历,怎么会赢得老师的青睐呢,当然有些学生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在简历上写的,这是因为大家不知道如何包装自己的简历,在育明考博,可以给大家增加一些课题并且帮助大家包装自己的简历,这点非常重要,尤其是打算联系导师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份完美的学术简历和研究计划,但是如果这两个写的太简陋了,,尤其是研究计划选题太陈旧,没有抓住领域的前沿方向,那么,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更别指望导师回复你的邮件了。所以,一定要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选择前沿的选题,这点可能靠学生自己是完不成的,有时候考生选择的选题根本就不是一个合适的问题,要不就太大了,要不就太小了。而研究主张“小题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