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誓师,誓师何在?
为什么中国学生越来越不尊重老师了?
当然,我这里指的“不尊重”不包括给老师起外号,拍糗照,被问话时嬉皮笑脸,亦或是抢下某些没师德的家伙手中的话筒。我说的是某些更深层的东西,而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卑微描写普通如十八岁的我也能见识到这类生物的存在。但是在高三百日誓师暨成人礼前夕,我见到了。
我就读在浙省平平无奇一县中,高中分科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对女生并不友好的物化生,很幸运地留在了理科重点班。我们班是典型的理科班,男多女少,男生和男生、男生和女生间也时常有龃龉,但大体上仍然是一个团结且友好的班集体,两年相处间也结下不少深情厚谊。我们的班主任,化学老师兼副段长,90后的美女老师,平素处理班务和年段十几个班的公务有条不紊,即使是班里最不和的一对冤家在面对老师的问题上也出奇地一致:我们全身心地尊重且爱戴她。
韩愈在《师说》里写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十几岁的少年,离开家到了陌生的学校里,与我们朝夕相伴不再是家长,而是老师。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疑惑,我们的青春烦恼,看在眼里的是我们的老师。从小到大我一直自认为是个幸运儿,因为在成长路上所遇见的老师无一例外都很好,他们不一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闻强识优秀强悍,但他们的温柔细腻耐心体贴善解人意一片苦心于今时今日仍在我的心中激荡。
那么,这和我的题目又有什么关系?
一切都要从那个转校生说起。
高三上学期,我们班迎来一位不速之客。此人系外校复读生,不知凭借何种关系进入了号称“从不接收复读生”的我的学校,而且是大理重点班。他的选科是化生技,是市三甲某外科主任独子,一番心思旁人如何不知?他虚长我们一岁,姑且称其“学长”吧。对于此人,我们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转校生”“复读生”几个简单的名词上,因为老师宣布我们班多了一人后,我们从来没见过他。在忙碌辛苦的高三,没人会去关注一个神龙不见首尾、旷课如家常便饭的同学。我敢说整个高三上学期学长踏进我们班门槛的次数不超过一手之数。这不是夸大,他是通校生,整个学期进学校的次数恐怕都屈指可数。
但是经历了浙江高考的地狱洗礼,学长痛定思痛,决心发奋图强,于是申请住校,搬入我们班某男生宿舍,开始了白天寝室睡觉,下午手机外卖,晚上快乐吃鸡的刻苦生活。
如果仅仅如此,我们无可置喙,毕竟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我们尊重他自己的选择,过自己平静且充实的生活。但是他亲手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周一,学长白天在寝室睡觉错过了化学课,下午拿着试卷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老师当时正准备周四周五的考试安排,忙得昏天黑地,心情不好地回问了一句“你早上干嘛去了,我现在很忙,没有空回答”。感觉自尊受辱的学长当即狂暴,开始一连串质问: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牛逼很了不起?那群家长天天捧你臭脚把你捧得都不知天高地厚目中无人了!问你个问题还推三阻四!”
“我上次和你说不要把我的成绩单发到班里,要单独挑出来,你怎么又发到班里,这么不尊重我的隐私!”
“你这样还配当老师?你心里只有xx班没有我!”
我们班班主任当场懵了,她忍住眼泪和学长说:“既然我不配当你的老师,那我就出去好了。”她就推开办公室的门很落寞地走了。
眼见攻讦不成,他把矛头对准一旁拉架的段长,开始炮轰:“你昨天还找我爸开药,今天就敢在这里教育我,明天还想干嘛?”
我们段长从前是职高老师,早已千疮百孔,无懈可击。他很平淡地回答:“我昨天找你爸开了四十块钱的药,手机里没钱,还是用医保卡付的。”
学长更加激动:“高中知识这么简单,你们这些老师随随便便就赚好多钱,还说自己没钱!”
段长一脸平静:“要不要我打开微信给你看看我有多少钱?”
学长不说话了。
以上均来自一位恰巧路过办公室的文科班同学零碎的复述。也幸好不是我们班同学,否则可能要血溅当场,就连平时软糯温吞如我听了也想给他两巴掌。总之,群情激奋,全班摩拳擦掌,等着给他一点颜色看。
可能是身处重点班久了吧,我们学校也天天宣传自己是“重点高中”,我也就以为这样好的学校,学生应该都知书达礼,谦和有礼,至不济也该像我的后桌,迟到早恋一条龙,放荡不羁恶语伤人,常常把我们老师气出高血压。但是他带领班级打排球的时候,即使最讨厌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打的真帅,犯了错老师要他写检讨从来不马虎。所以周五老师和我们说,那位学长要上台和全班道歉的时候,我们很天真地以为,这一切就这样结束了。我们也没打算真心给他教训,天天考试大家都很累,没人想去找一个陌生人不痛快,要不是他骂了我们老师我们都想不起来他名字。于是在一番敷衍的道歉和稀稀拉拉的掌声后,学长本学期第三次坐到了他在班里的座位上。然后,老师对我们说,希望大家能多理解体谅一番学长,然后准备把周一吵架的前因后果告诉我们。
事情就坏在这里。
“不行,你怎么可以这样把我的隐私告诉别人。”只见学长怒目圆睁,只瞪着老师。我坐的近,清楚地看到他单手持着智能机,明晃晃的镜头对准了讲台的位置。
老师还是很耐心:“你不要误会我在羞辱你,我只是想把前因后果解释给同学们听,免得他们对你产生不必要的误会。”老师想说的,其实就是那天他们吵起来是因为学长问她问题,她对他态度不好。
但是学长还是不依不饶:“办公室里发生的这么隐私的事怎么能说给别人听?别人还怎么看我?”同学们终于忍不住开始窃窃私语,我们班班长是他前桌,马上转过身来好声好气地劝他冷静。
然后他就说出了那句惊天地泣鬼神的话:“我骂陈老师,关你们什么关系?”
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我后桌当场忍不住站起来就开口:“你骂的是我们班主任,你说关我们什么事?你特么算什么鸟东西立刻给老子滚出去!”他平日里火爆惯了,这样的话其实已经很含蓄了。剩下的四十七双眼睛没有说话,只是直勾勾地盯着学长。
他后来还说了什么话我不记得了。我只记得那天早上是物理和生物月考,下午全段去爬山散心,晚上老师给我们点了一桌子好吃的,他道歉的时候我那一大杯蜜雪冰城的柠檬水还没喝完。后来老师又很落寞地离开了班级,后来突然全班同学都呼啦啦围了过去,有些男生撸起袖子握起拳头青筋毕露,可是后来又慢慢地放了下去。我们班长说过,我们班是很团结很有素质的班级,从来没发生过打架斗殴事件,这也是我们很骄傲的一点。可是那天晚上班长在人群中挤来挤去,急得满头大汗,但其实不用他劝架,大家也知道,我们不该为了不相干的人毁掉自己。
我们只是心疼我们的老师而已。
我们老师是一个和我见过的所有女生都不一样的人,她很强大很坚韧,为了我们的暑假学习她和五岁的儿子一个暑假都没见面,面对学生压力山大的哭诉她也是耐心倾听,全班羊了的时候她一个人负担起网课的统筹安排,运动会上她代替我们班寥寥无几的女生参加男女混合排球比赛,从高二打到高三,蝉联全校冠军,为此晒伤了皮肤。她或许看似顺风顺水,年纪轻轻就事业有为,但是她在背后的默默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但是那天,众目睽睽之下,我们看见她哭了。
那时候班级大屏幕上放着的专门为吃大餐供应的影片《天气之子》还没暂停,帆高拉着阳菜地手奔跑在下着暴雨的东京马路上。我端着一大杯柠檬水,怔怔地站在二月份寒风料峭的走廊上,看着班级里的混乱,拼命咽下去一口凉丝丝的柠檬水水,在心里庆幸这柠檬水好,够下火。
我可能,一直都是个软弱的人吧。那时候离他那么近,我好想把一杯柠檬水直接扣在他头上,可是我没有。我很迷茫地跟着人流到了老师的办公室,站在外围看他们轮番安慰老师。老师其时已经恢复平静,和我们说,她本来并不想让他来道歉,是他妈妈多次恳求说不让她儿子道歉的话,这孩子一生就毁了。她想想也是,所以今天安排了道歉,却万万没想到后面发生的事。
我在心里默默地说:老师想错了。对于这种人,我们一定要装聋作哑,视若无睹,把他当成一团空气。不要接近他,不要跟他说话,不要让他有任何加害于你的机会,因为这种人是会和别人同归于尽的。我害怕。
大家都很害怕那位学长把视频发布到网上先发制人引起舆论,他拍到了好几个同学的发飙。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可能只有万分之一,可是我们赌不起。于是我们找了段长去和那位学长谈话。大约一小时后,段长回来了,告诉我们学长已经平静并且准备梅开二度地道歉。我在心里冷笑,面前摊了一本数学开始写,其实笔尖根本没往上戳。果不其然,他又开始了。
“你们一点都不理解我,你们的班长也是。他一直想把我拉到外面去,可是他根本不听我说了什么。你们这些人也是,现在表面上好像在听我讲话,心里都不知道在想什么事。”
“我要隐私有什么错?你们发我成绩单到桌上多少人会看到?你们先尊重我,我才能尊重别人。”
好在大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所以置若罔闻地热烈鼓掌。然后就是成人礼,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谓蟾宫折桂,那些原先期待已久的活动,那些传为珍宝的节目单,突然变得索然无味了。我一直不住地想,怎么会这样呢,我的班怎么会变成这样了呢。我困惑,我惶恐,我想起下午爬山时还在路上你争我赶地前行,遇到岩石嶙峋处男生女生手拉手前后搀扶,可是开开心心吃饭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即使不发芽,经年累月地埋在那里,也会让一片沃土荒芜。我真的好难过啊,为什么这样的人,会到我的班里呢?
百日誓师的舞台装点得很漂亮,上台领诵宣誓的同学声音也很慷慨激昂。可是我在想我的老师,我希望我的发誓,不只是为了我的光明未来似锦前程,也是发誓不忘师恩永远铭记美好过往。我希望鼓动全校高三学子的百日誓师仪式,能够真的请老师上台让我们对他们发誓。我猜想我的老师还在伤心难过,不是为她自己,是为一个孩子的自我毁灭。我想让她知道,她还有四十八个成年的或即将成年的学生,愿意站在她的身前。
写到这里好像偏题了好多,但是我本来只是想写一篇日记。我写这篇日记并不是为了引起舆论,而且一时气话,事过才觉得情绪有些激动。但是年少的青葱岁月,也正应没有被社会痛打过的一腔热血,才显得真挚且赤诚。
五四前后,爱国进步的新思潮席卷了全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在一篇文章里回忆,自己写了一篇怀念母亲的文发表,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因为他们说,一个人爱国家,一定从爱他的母亲开始。
那么我也想说,一个人爱国家,必定从爱他的老师开始。
成绩并非评判一个人道德的标准。我曾经回初中母校探访,意外地遇见之前一个中考连职高都没考上的同学,在校时是全校有名的“问题学生”。他已经就业,骑着用工资新买的摩托车,趁十一放假之际到学校看老师。他对老师很感谢,尽管当年没有好好努力,但他知道老师的付出,也懂得尊重这些付出。
或许有人会说,自己遇见的老师多么多么不好。是的,我相信这世上确实有许多不好甚至很差劲的老师。但我想说,这世上每一个好老师,都不应该被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