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曼德尔《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6 资本的发展(下)

2022-11-17 00:06 作者:斯诺布里奇  | 我要投稿

10、现代无产阶级:资本进入生产领域的同时,现代无产阶级逐渐形成。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中,经济实力消长,生产方式革新。先前于各个城市流浪的封建主的仆役、城市手工业者、农业生产者的落魄共同构成了现代无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变革在城市里产生了大量与生产手段相分离的生产者,同时在农村剥夺了部分农民的土地(生产生活资料的手段),无产者作为一个现代阶级出现。生产者和他们生产手段的分离产生了无产阶级,他们除了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占有者无法生存,这就使资本占有者得以攫取这些生产者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11、产业革命:资本进入生产领域,必须使工业拥有稳定的市场,并且要拥有扩大的市场。机器大工厂生产顺应并创造了这种需求,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人力、畜力到自然力、机械力的发展,相应的资本主义工厂生产也发展起来,这既是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发展的结果也是原因,并最终带来了逐渐扩展到全世界的产业革命。

12、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在小商品生产时期,生产者是生产手段和产品的主人,要通过出售产品换取生活资料才能生活。而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力变为商品,生产手段变为资本,这两种同时发生的现象使得劳动者与生产手段分离且不再支配其生产的产品。这是资本主义产生的普遍规律。

事实上,其他文明社会在资本主义产生前的资本积累并不比西欧少,生产组织形式也有了相当的发展,却没有率先发展出资本主义生产,西欧的率先发展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密切相关。

①西欧商品生产的市场更加广阔。小商品生产常常是大量自给生产中的一种商品生产。只要居民的压倒多数还不参加或很少参加商品生产,那么商品生产必然有限,大商业仍然保持奢侈品贸易的性质。市场范围狭窄使得资本可以找到比生产投资更有利可图的出路。

②西欧农业剩余产品从实物(或徭役)地租变为货币地租,产生货币经济进入农业经济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西欧最为普遍和持久。

③只有机器才能使大工厂粉碎家庭工业和手工业的竞争。机器要求把科学和生产相结合,生产又反过来要求节约人类劳动。在依附关系根深蒂固的前资本主义时代,存在大量低贱劳动力,因此无需寻求节约人力劳动;同时市场不够广阔时,也不存在发展科学改进技术的内在动机。

④农业文明中灌溉发展了精耕细作,后者又反过来保证人口的大量增长。极端廉价的劳动力的竞争摧毁了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同时水力手工业机械的发展要与农业灌溉争夺水资源,因而常常受到农业文明的排挤。

⑤人口密集、农业发达的地区往往会产生强大的中央政权和封建政府,这使得商人或市民阶层难以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当然,西欧(日本在某种程度上也如此)经济发展的这些特点,并非意味着产业革命只能在这些地区发生,而是说明为什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在欧洲率先出现。此后,欧洲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粗暴干涉对这些地区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拥有或丧失真正的政治独立,在十九世纪时,对于加速或延迟产业革命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1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要存在商品和货币流通,资本就能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要求商品普遍化,凡是经济生活的所有对象从此都成为了商品,这保证资本所有者经常地有规律地取得雇佣劳动力,使资本能不断地用于再生产。

自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货币经济,后者催生了高利贷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原始积累,而工业资本通过上述方式不断扩张的同时,既逐渐瓦解了束缚它的自然经济,又产生了现代无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


读曼德尔《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6 资本的发展(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