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歌剧赏析】01_歌剧的诞生 I 国家开放大学公开课


⒈初识歌剧艺术
⒉歌剧的诞生是一个误会
⒊科举的诞生
⒋歌剧名称的由来
⒌歌剧名称的内涵
⒍关于歌剧的“雅”与“俗”



西方歌剧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歌剧的起源:在电影发明之前,歌剧曾经是西方舞台上,最为流行的艺术形式。它如同今天的电影一样,充满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既有布景豪华的大片(比如说正歌剧或者大歌剧),也有插歌打诨的喜剧精品(比如说喜歌剧、谐歌剧,还有幽默滑稽的短片幕间距等等)如同今天的电影一样,歌剧也造就了无数的舞台明星(比如我们经常说到的女高音,男高音们),但是歌剧制造的核心是作曲家。因为歌剧毕竟是音乐艺术。从蒙特威尔第到莫扎特,从罗西尼到威尔第·普契尼,从韦伯到瓦格纳,他们才是歌剧世界的恒星。正如今天的戏剧艺术一样,歌剧并非从开始就是一门高雅的艺术。虽然歌剧诞生于宫廷,但是歌剧真正的普及,却只有它成为大众艺术的时候,才得以发生。歌剧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西方世界,是风行的大街小巷。从国王公爵到贩夫走卒都会哼唱的流行艺术。歌剧也是制造了数不清的时代话题,政治争端和情感事件。歌剧是一门有趣的,而又超级精彩的音乐艺术,让我们放下心来,沉浸到歌剧构造的人类情感世界,陶醉于美妙的音乐和有趣的情节之中,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体验。在歌剧诞生的时候,它本来是专门给有文化修养的贵族和人文知识分子观看与聆听的“雅文化”。他的故事情节大多取材于希腊罗马的神话,而音乐层面着意表达诗歌情感的转折起伏。歌剧成为西方音乐文化中最为大众性的娱乐形式,(从王公到底从人民,其中包括富裕起来的中产阶级都加入到观看者的行列)。去歌剧院看歌剧,你只需要凭票入内,绝无声处阶级的限制。在西方的艺术史上或者音乐史上,像歌剧这样的一种商业艺术,是首次。在威尼斯歌剧院如雨后春笋一般地纷纷建立,看的人越来越多,同时,创作也很快进入商业化的运营模式。与此同时,粗制乱造,剽窃借用却大行其道。在初期阶段,许多歌剧作家创作了上百部的歌剧,华丽的唱腔与炫技式的表演占据了大部分的舞台它变成了一种流行的艺术。另一方面,市场化的残酷竞争以大众用钞票来投票的过程,慢慢地淘洗了歌剧的创作和演出。一代又一代歌剧作曲家力求创作出,别出心裁的新奇的剧目和音乐,这种行为却促进了和提升了科技的艺术价值。歌剧这种更值于大众的自发的艺术现象,反而证明了市场和商业的自然选择。有助于艺术的发展和水准(的提高)。
●歌剧的诞生是一个误会
估计再生是一个误会的结果,这个误会却导致了一连串美妙的意想不到的结果,它导致了像歌剧这样的艺术诞生。其次,第二点就是让大家意想不到的另外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人知道什么是歌剧。相对有许多歌剧的定义,但是在歌剧的世界里面真正发生的事情就是你歌剧的定义争议非常非常多,它始终贯穿在整部歌剧的诞生的历史发展以及走向辉煌与没落之中。每一位歌剧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创作再解答什么叫歌剧。吴维维,理论家都用自己的理论体系构建自己对歌剧的理解一样。然而,正是歌剧的这种难以言说和难以定义,让它成为最有魅力,最有生命力,以至于无法预测的迷人艺术。正如歌剧的现代姐妹艺术电影一样。电影在1896年诞生之期没有任何一个人,包括发明电影的人能够预知它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在数十年时间里边,一般的人只认为电影是和马戏魔术是一样,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大众的玩意儿。相当于万花筒走马灯一样的事物。艺术就如同一个孩子,在它诞生的时候,没有人能预料到后来的事情。正如人类大多数文明成就一样,而艺术是人类的非理性活动所造成的无法预料的后果。
歌剧的诞生
歌剧的诞生是与文艺复兴密不可分的,它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所导致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意大利在14世纪兴起的对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疯狂迷恋掀起了一股蔓延百年的,对于古代事物的极大的兴趣,那么,这股热潮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了艺术和文化的全盘的革新。这一切都是体现在建设、文学以及思想领域和科学等各个方面。在歌剧出现之前,文艺复兴艺术的杰出代表:画家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他们早已创作了,他们最动人的作品。在文艺复兴的初期,意大利建筑大师布鲁涅莱斯基以及他的朋友,雕塑家多纳泰罗
从古希腊罗马出发设计自己的建筑和雕塑。意大利延续千年的拉丁文学,诗歌传统也随之走向兴盛。

随着地中海贸易的兴盛,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以及那不勒斯等等这样的城市纷纷崛起,成为繁荣一时的城邦国家。佛罗伦萨这个城市我们中国的诗人徐志摩把它译城“翡冷翠”,是文艺复兴中最为重要的中兴。那么,这个城市非常非常重要,它无论是对于绘画还是音乐,它也孕育了像,但丁和彼得拉克这样的文学家,他也同时是艺术家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故乡。同样对音乐来说,歌剧艺术就是诞生于此
●歌剧名称的由来
在16世纪末,佛罗伦萨的贵族乔凡尼·巴尔第门下有一个探讨希腊文化与思想的文人小组,在音乐史上称为“卡梅拉塔”。他们中的人既有古希腊语的专家,又有宫廷音乐家、诗人、歌手,其中有一位叫做温琴佐·伽利略,这个人就是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的父亲。对老伽利略写过一篇关于音乐的文章,标题叫做《古代与现代的音乐对话》。在这本书里认为古代的音乐远远超过他这个时代的音乐,他尤为反对复调音乐,主张用清楚的主调音乐,带旋律的音乐,去替代这样的副条的繁琐的听不清的音乐。老伽利略认为这是古代音乐充满感染力的最重要的原因,因为主调音乐带旋律的音乐可以直接表达人类的情感,他还指出音乐应该贯穿在整个剧情的表演之中,为强调对于情感的表达,不止在某一个时段演唱或者演奏。而且要随着诗歌或者歌词的音调变化去调整音乐的进行。老家里略的观点代表了这个时期人文知识分子圈子小组的兴趣所在,他们带着对复兴古希腊戏剧的热情,也带着对复调音乐的不满,专心致瑜重现古希腊戏剧的辉煌。古希腊戏剧的文本以及雕塑造型虽然仍然流传于世,但音乐却早已渺无人知。没有听过这样的音乐是什么样子?但这一切却难不倒这些人,音乐的目的是参与剧情,对他们来说,感动观众以及以人声吟唱诗歌,以乐音唤起情感。那么,在这种音乐戏剧中,复调音乐当然是无从置喙了。必须创作配合诗歌内容的音乐旋律,那剧情发展表达情感,这正是歌剧诞生的契机,复兴古希腊戏剧的理想。在1597年他们之中的诗人里努契尼与宫廷音乐家佩里,就曾以主调音乐的织体合作创作了一部音乐戏剧《达芙妮》。在描述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与河神之女达芙妮的爱情传说。但词句的乐谱早已一事不见了。在1600年恰逢佛罗伦萨的豪门

梅迪奇家族的玛丽·梅迪奇,她下嫁法国国王亨利四世。

为了庆贺这一场婚礼联姻,作曲家佩里·卡契尼与诗人里努契尼合作创作了一部音乐戏剧《优丽狄茜》。这曲子保留下来,因而这一部歌剧被称作歌剧史上的第一部歌剧,在呈现给玛丽·梅迪奇的题词中里努契尼宣称:“古希腊罗马在舞台表演悲剧的时候,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始终贯穿着音乐的演唱方式”这种方式已经在历史中失传已久了。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同时代的这种复调音乐如此低劣的原因。这两部作品也是为了重现这些人他们心目中,古希腊戏剧的想象而作。然而,究竟应该如何称呼这种非同一般的戏剧呢?思前想去,颇费思量,最后就干脆用“作品”,也就是opus称呼它。“作品”(opus)在意大利语中,即是“opera”的复数名词。这个词里面既没有中文词里的“歌”也没有中文翻译过来“剧”的意思。所以“opera”有翻译成歌剧即是一种误解,又可以看成是神来之笔。
●歌剧名称的内涵
音乐家和不同的理论家对歌剧的一种有趣的定义。
例如,英国著名文人塞缪尔·约翰逊,他把歌剧称之为一种奇异而毫无理性的娱乐表演。

法国启蒙教育家伏尔泰:歌剧中的故事都是那样的愚蠢和无厘头,以至于无法用语言说出来,只好把它唱出来。

在意大利的语言里,它一般叫做作品或者叫做作品集的意思。在佩里和卡契尼那里,这个作品的核心之意,乃是指一种依照诗歌的内容起伏变化的歌唱。他们笃信希腊的悲剧就是这个样式。而且初演之时,几乎就只有一架古钢琴以及几把弦乐器和木管乐器作为伴奏。更没有什么咏叹调和宣叙调之类的段落。当然,这个作品绝非话剧配乐或者话剧加唱,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就这两部作品除了把诗歌,戏剧音乐,舞蹈都合为一个新的艺术样式。它还涵盖了舞台布景、服饰设计和舞台升降装置。歌剧它有一个音乐要素是最显著的学费一般意义上的戏剧。在这个“作品”中,究竟是以诗歌为主呢?还是以音乐为主?在史上第一部歌剧《优丽狄茜》显然,我们看到是诗歌第一,音乐第二。那么,它是否就是歌剧呢?一般而言,歌剧是戏剧,诗歌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歌剧的一个魅力部分在于,它并非单凭戏剧的情节展开。而是通过音乐与戏剧的结合把人物中最本质、最原始的内心活动放在我们的视觉和听觉面前,通过感官的刺激使我们感到真正的戏剧力量。单独从歌词来看,我们体会到主人公内心的独白,过去的一切痛苦都不用再说了再也没有任何力量使我们分开,但当我们听到威尔第为这段歌词写下的催人泪下的音乐,加深了悲剧带给我们心灵深处的震颤。音乐之声的力度变化和演唱的情感表达深入到戏剧的内在情节之中,戏剧和音乐的结合,这样对观众产生的情感无望的生命,无奈的一种强烈的感叹,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关于歌剧的“雅”和“俗”
至于歌剧的第二个误解,这就是关于雅、俗方面的变化。
歌剧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一个由雅到俗再回到雅的过程。
对今天的人来说,欣赏歌剧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歌剧诞生于贵族文化阶层,那些关于古希腊的文人雅士,都是来自于贵族,他们精通诗歌文学,雅好希腊罗马艺术。观看初期歌剧的观众,是那个时代的贵族精英,他们除了精通诗歌和戏剧之外,还有一些人能够非常娴熟地演奏,某类乐器或者放声歌唱。他们熟知希腊罗马的神话
也能领会神话寓言蕴含的力量,嗯,非常有兴趣观看作曲家和戏剧家怎样融合更多的要素。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是非常内行的观众和听众。音乐意在表达对诗歌的领会,创造出美妙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