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生命空白 | 为什么我总是被忽略

2018-04-28 22:08 作者:阿伦专注解决社交恐惧  | 我要投稿

因为别人,你才有存在感?


蔡依林的一首歌《我》里面有这么一句歌词,十分触动我:


「我用别人的爱定义存在,怕生命空白」


当别人给了你一个拥抱,你才不会觉得孤单。当得到别人的肯定,你才能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当交流时别人感到舒服,你才会觉得自己沟通无障碍。


事实就是如此,往往只有当感受到别人对你付出的爱时,你才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我们对自我的认知,似乎建立在「别人」的基础之上。别人说你好,你就觉得自身很好。别人说你有毛病,你就开始自我怀疑。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如此的摇摆不定?我想,这或许是始于你开始意识到有「第二个人」的存在。

 

打开微信朋友圈,我们会看到至少有那么一个人天天发朋友圈,你会不会觉得这个人存在感很强,觉得怎么人家的小日子天天过的这么充实?


其实当我们在朋友圈分享生活状态,从而来自获得亲朋好友的点赞、评论,这会让我们体验到自身的存在。然而,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分享动态,却没有人回应,这时候又会觉得很失落。

 

这么一看,我们的存在感似乎是落到了别人的手里。为了刷存在感,你可能在卖力的表演,在尽力地讨别人欢心,绞尽脑汁想博取他人的关注。



存在,是自己的选择


记得在网上看过这样的一句话:「可笑你在人群中努力寻找存在感,只是时过境迁,结果未必能如你所愿」。


为什么不能如愿,因为你寻找存在感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存在感就是人对自身的经验,存在是自己选择的。人在世界中并非被动地承受一切,而是通过自己的自由选择,并勇于承担由此带来的责任,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可能性。

 

存在感其实由你而发。生而为人,不可缺少的是人际,因此我们难逃他人的影响。这样容易造成的结果是,我们因为别人的需要而发展自己,忘记了我们发展自己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当你反思到这一点的时候,就需要为自己重新做出选择,为自己的存在感更名。你,就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



没有存在感的我该怎么办?


1、认同自己


认同自己是获得存在感的前提。


就像阿伦老师所说的「幸福感源于自我认同,存在感也是一样的。正确的自我认知建立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之上,接受你的「好」与「不好」。


在人际交往中,向别人展示你的「好」,对自身的缺陷也不必要否定或刻意地隐藏。这样的话,即使不是锋芒毕露,你也有属于自己的存在感。

 

2、肯定自我


对于「存在」的感受,取决于你怎么看待自我。然而大部分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对自我的评价都是一些具有负能量的词汇。


社恐人一方面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提升自己的存在感,另一方面,当焦点聚到自己身上又不知道如何作出让别人满意的答案。结果没有刷到存在感,反而让自己焦灼不安。

 

因此,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去刷自己的存在感,不如重新审视自己。社恐人常用自身缺点给自己贴标签,而对自己的优点视而不见。


现在请你拿出一张空白纸,罗列出你所有的优点,思考你的优点在各种场合中所能发挥的作用。那么剩下的,你所需要的就是实践的勇气。当优点最大化的时候,你想要做一个「隐形人」怕是很难。


3、他人反馈


以上一直在强调「自我」的作用,那是不是意味着他人对于自身的存在感是不必要的呢?


并不是。他人的反馈是我们存在感最好的证明。

 

下雪的时候很多小孩子喜欢在雪地上踩出自己的足迹。「踩」这个动作就是孩子在展示自身的存在感,而「痕迹」是外界对他们存在感的一种反馈。当孩子看见自己的足迹时,确认了自己的动作,也就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存在感不是别人给的,但是别人会给你的存在提供证明。因此当你疑惑自己到底有没有存在感时,别人的反映就是你最好的参考依据。


或许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有效途径来确认自己的存在感,但是归根到底,存在感来自于自己对自我存在的肯定,所有外界的关注都可以内化为对自我的肯定,这样的存在感才是牢固的。


生命空白 | 为什么我总是被忽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