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落日无形情
山中杂诗 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多少次为了高考奋笔疾书的夜晚,我都期待着快快长大,以期望让自己强大到足以有能力去选择一种平淡安然却意义非凡的生活方式。于是心中保留着一份对自由的向往,更有动力地去忍受当下的困顿与坚持。正如尼采所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现在,我坐在午间嘈杂的大学餐厅,回味着一首首印象深刻的田园诗歌,感动于灵动的诗陪伴着我,给我一直往前走的力量。 凡事皆有深浅,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田园诗是南朝诗人吴均所做的《山中杂诗》。知人论世,在我了解了诗人所处的时代——南朝,是个怎样的时代后,我对这首诗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南朝,皆知这是一个分裂的时代、一个动荡的时代。形容人有大才时常说“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若君主无文武则邦国不安定。若四海升平无灾无祸,君主无文武也无大碍,但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无文无武的君主便注定会使得国家更不安定。四海祸起朝堂腐朽,那样一个混乱的官场便不再是文人的最佳归属,一部分文人便转而寻求被束缚的自我,期望自由。 而诗人吴均便是如此,抛却了名利场转而投向自然的怀抱,他在乡土田园里,自由自在地观察着这个世界,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一词一意,一象一境。以词观意,从象窥境,即是诗意也是心意,既是词境也是心境。 见——山际见来烟,当立正脚跟,放眼远望时,便遇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雾气,若身处山林便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若隐若现中渺小渺小直至虚无。窥——竹中窥落日,落日,也许也能有形。站于竹中,透过层层叠叠相互交错的竹,便能从中望见五彩斑斓总有归处的落日。 看——鸟向檐上飞,衬得余晖遍地日渐斜,人影孤单却淡而有味,诗人从中找到了乐趣,心也不自觉地平静下来。望——身外小窗景,团团朵朵飘,缓缓装点天空,也粉饰了诗人的心境,就这样无忧无虑地望着云朵来了又去。而诗人吴均便是如此,抛却了名利场转而投向自然的怀抱,他在乡土田园里,自由自在地观察着这个世界,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有形落日无形情。读完整诗,字里行间,淡,却有味,人也在田园的清新中不能自拔。当我们安静地去观察体悟,就会发现大自然是多么包容和美好,反而尘网中的是是非非就显得多么繁复无趣。 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独特的困惑和挑战,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活出个性和意义。一直以来,我并不奢望成为时代的伟人,反而认为一粥一饭、一叶一秋的生活更能令我感到幸福和值得。我们都是这个无常世界的过客,不妨就像一粒露珠、一瓣梅花、一只蝴蝶一样,在无常中安身,在有常中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