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俄罗斯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蒲宁《乡村》选段:现在百姓学乖了,有什么话都藏在肚里

2023-03-23 14:57 作者:怔䏻量速溶冲剂  | 我要投稿

过了罗夫诺村,路左右都是燕麦地。细瘦的燕麦稀稀拉拉,夹杂着众多的矢车菊……快近杜尔诺夫卡时,只见维谢尔基村子旁的一株节节疤疤的爆竹柳上栖满一大群白嘴鸦,全都张着银白色的大嘴。不知为什么,这种鸟独爱往发生火灾的地方飞:两天下来维谢尔基村只剩下个村名和瓦砾间烧黑了的农舍房架,余烬未灭,还冒着青烟,发散出一股焦煳味儿……吉洪·伊里奇骤地大惊:糟了!他的财产一样也没有保过险,可能顷刻之间荡然无存……从圣彼得堡那次难忘的赶集回来之后,吉洪·伊里奇就喝上了老酒,而且经常喝,虽不喝得烂醉如泥,但也喝到脸红红的。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的事业,也不妨碍他的健康。按他的话说:“酒能活血。”如今他常把自己的生活比作苦役、套索、金笼子。但在生活中他迈的步子却更加坚定了,好几年单调生活一成不变,合起来像是一个工作日。后来发生了一件大事——日俄战争和革命,发生得如此突然。他万万没有料到。


说起战争,起初语带自夸:“你等着瞧吧,老弟,哥萨克会剥下那些黄鬼子的皮的!”但不久换了另外的口气。

“自己的地还照料不过来呢,”连吉洪·伊里奇也以严厉的主人口吻说,“这哪是打仗,全是瞎胡闹!”


当俄国军队溃败的消息传进他耳朵时,他幸灾乐祸地嚷嚷说:

“好呀,这下杀了这班人的威风!”


革命,流血,初时也使他高兴。“把那个部长收拾得真够利索的,”吉洪·伊里奇欣欣然,“连尸骨也没给留下。”


不过,一谈及土地收归国有,他不由得无名火起:“都是犹太人捣鬼!都是犹太人,还有那些长头发大学生。”使他不明白的只是,好些人都在谈革命,可周围一切还是老样儿,没有变化,太阳照旧升起,黑麦照旧扬花,一辆辆大车驶往车站……使他不明白的还有老百姓都不吭声,即使说话,也是躲躲闪闪。


“现在百姓学乖了,有什么话都藏在肚子里。”吉洪·伊里奇说。


他忘了“犹太鬼”,又道:“撤换政府啦,平分土地啦,唱的这些戏文一点不复杂,连孩子也懂,就是说,为谁当牛当马,一清二楚,当然,只是不吭声罢了。不过要注意,不能让他们真的吭声,不能让他们嚣张!一不小心,挣脱皮颈套,使起性子来,会把整套马具砸得粉碎。”


当他读到或是听到消息,说私人拥有五百俄亩以上的土地将被没收时,他也成了“赞成派”,甚至还跟农民争辩起来。有一回,某个庄户人在铺子跟前说:

“不,伊里奇,别说这话。出个公道价钱,买下来,这还讲得过去。若照你说的那样白拿,那就不对了……”


天气燥热。堆在院子对面谷仓旁的松木板散发着闷香味。能听到林子后面的车站那儿货车机头在咝咝喷气。吉洪·伊里奇站在门前,不戴帽,狡黠地笑着答道:

“哦,万一这私有田产拥有者不是会过日子的人,是懒汉,咋办?”

“你指谁?老爷吗?那就是另一码事了。把他的五脏六腑全给拿掉也不过分。”

“是呀,我就是这话!”

可是,当传来另外的消息,说少于五百俄亩的土地也得充公,他立刻张皇,不对劲儿,家中件件事都惹他恼火。


俄罗斯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蒲宁《乡村》选段:现在百姓学乖了,有什么话都藏在肚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