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褪去的“泥土香”(小说)
无法褪去的“泥土香”(小说)
陕西蒲城 李县红
吕西群编辑
脚下沾满了多少泥土,心里就沉淀了多少感情。

时代的变迁,在我们70后这代人身上发生着无法想象的变化:经历了混工分年代的农业集体制、积极性高涨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如今农民进城打工或自主创业的改革开放时代。生活的磨砺,让我们认知了社会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性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毛蛋大名吴本善,狗胜原名王仁义,他们的祖辈几代人都是农民也是邻居。毛蛋和狗胜从记事起就是光屁股的朋友,两个人就像亲兄弟一样亲密,一起上学一起吃饭。七、八十年代的农村,一到吃饭时间,近邻对门都把饭端到一家门口,石头上仅有的两盘菜(一盘自制咸菜,一盘油菜叶拌萝卜条),大家一起分享。到了傍晚,忙碌了一天的大人们地里回来,泡上一壶便宜花茶,聚在一起,天文地理、国家时政、村院新闻东扯西拉。孩子们在一旁捉迷藏、抓阄儿玩笑无忧。村院里到处一片祥和……

转眼间到了九十年代,毛蛋和狗胜高中毕业了。毛蛋无缘高考,回农村种庄稼。狗胜考上了省城重点大学,临走之时,父母告诉他:‘’孩子,无论你明天走多远,记住这儿永远是你的根……‘’毕业后,狗胜回县城工作,当上了林业局局长。两个儿时的发小,从此走上了不同的轨道……

毛蛋和妻子在家经营了十几亩大棚蔬菜,早出晚归,辛勤劳作,供给孩子上完了大学,落户在了城市。家里的老房子,也拆倒盖成了楼板房。余下的钱,便买了个车。一家人过着衣食无忧、自给自足的小康生活……这些年,毛蛋和狗胜也没有太多的联系,平时狗胜回来见面就是打个招呼,临走时毛蛋还送些土特产,再就无话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系越来越远了。毛蛋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搭车去县城给大棚买农药,顺便给狗胜带了一筐子蔬菜准备送过去。一到县城,毛蛋就给狗胜打电话:‘’狗胜,人在阿达哩?‘’这时候,狗胜正在和客户喝酒,答道:‘’说,啥事?忙的哩!‘’毛蛋说:‘’给你带了一筐子菜。‘’狗胜淡淡地说:‘’不用了,屋里啥菜都有,没人做饭,莱都扔了!‘’‘’嘟嘟嘟",电话挂断。再打:"你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几十年时光荏苒,一晃而过,王仁义局长被组织宣布退休了。回忆起在位的日子,风光无限,历历在目,上下班有司机接送,吃饭饭局安排妥当,即使走到小区里、大街上,认识的人很远就打声招呼:‘’王局长好!(没有人还敢叫一声,狗胜)"如今,门前冷落鞍马稀,同样走在小区、大街上,很少有人问候一声。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大街上碰见原来的部下郑忘本,他刚想打声招呼,只见忘本打着电话扭头而去……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一辆小车缓缓开进了深秋静寂的村庄。欢闹一天的鸟儿早已归巢,忙碌的人们也悄然入眠。“哐啷”一声,入睡的毛蛋迷迷糊糊听见邻居多年上锁的大门有响动,便‘’呼啦"地坐了起来,迅速穿好衣服打开大门外的路灯,开门直奔邻居门前。“狗蛋,是你?回来咋不打个电话?我好给你把门口打扫一下。”又是那熟悉亲切的称呼。狗蛋泪水悄然落下,急急地跑了过来,一把抱住了儿时的发小……
又听见了淳朴、厚道的乡音,又闻见了那久别的乡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