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走进开封豫剧院,探索非遗豫剧之美——安徽大学历史学院街巷豫音探寻队赴开封豫剧院参

2023-08-04 22:05 作者:街巷豫音  | 我要投稿

❤️❤️❤️走进开封豫剧院,探索非遗豫剧之美——安徽大学历史学院街巷豫音探寻队赴开封豫剧院参观调研

🌈🌈🌈听戏听戏腔,看戏看表演。豫剧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它的唱腔而且还有精美的服饰,美轮美奂的表演,给人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体验。在参观开封博物馆,清明上河园之后,第三站我们来到了开封市豫剧院。针对豫剧传承发展的现状,进一步剖析其存在的现实问题。

🥳🥳🥳小队成员于今天上午九时三刻到达开封市豫剧院。在魏占桥院长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开封市豫剧院院内各个功能室,了解了豫剧演员的练功日常以及和豫剧相关的内容

。 🎉🎉🎉首先,剧院一楼大厅里展示着开封豫剧院的简介。我们了解到豫剧祥符调的发展脉络以及开封市豫剧院的建制沿革。该剧院1948年成立,是河南省最早的国有专业戏曲院团,后经转企改制更名为开封市豫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排演创作形成一大批经典剧目,获得知名人士的高度评价,涌现出一批代表人物如陈素真、王秀兰、王素君、王敬先等人。

🌷🌷🌷其次,我们参观了二楼陈素真纪念馆、祥符调艺术展示馆,了解了豫剧祥符调创始人、著名表演艺术家陈素真的生平事迹。陈素真原名王若瑜,豫剧界第一届女演员,陈派艺术的创始人,被观众及剧作家和戏曲大师们誉为“豫剧一代宗师、豫剧舞台上的一草美神、河南梅兰芳、豫剧皇后、豫剧三鼎甲之首、柳子大王(豫剧大王)。”随后观看了演员练习日常,以及与豫剧有关的纸质资料包括剧院演出信息,经典演出剧目,深入地了解豫剧祥符调的渊源,以及它的发展历程。

🌹🌹🌹最后,魏院长带领我们进入戏曲研学基地。队员们参观了豫剧院的脸谱馆、衣饰馆、练功室、小剧场等。北一楼大厅展示的是戏曲表演武功的场所,厅内有各种“把子”,如刀、枪、剑、戟、棍、棒、锤、斧、鞭、锏、槊、叉等,墙壁上悬挂剧院内演员表演的精彩瞬间。魏院长亲切地讲述了关于戏曲中兵器的制作,使用情况。在二楼,我们参观了演员服饰,区分了不同戏箱盛放戏服的差异。大衣箱,置属于“文服”类的长袍,二衣箱置“武服”以及一应短衣,三衣箱置辅助物品以及戏鞋。我们参观了盔帽头饰,看到了室内悬挂的戏曲表演艺术的五种技法即手、眼、身、步、法。这五种技法与唱念做打四种表演要素合称四功五法是戏曲演员的基本素养。

👍👍👍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对魏院长也进行了采访。针对豫剧传承问题,魏院长表示,豫剧的传承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只要有人在,有故事在,戏就不会断。对于豫剧影响力的问题,魏院长也进行了回复。目前豫剧的足迹遍及大陆及台湾等世界各地,影响力可见一斑,但随着时代发生变化,互联网时代下人们更多地在家里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影片资源,在手机里就可以看到更多的信息。这种自媒体的出现导致娱乐形式发生了变化,豫剧的传播受到一定影响。在团队成员问到演员饮食习惯的时候,魏院长表示现在对演员的饮食不做特殊规定。并指出以往戏曲演员更多的是一种养家糊口的行为,而现在仅仅是看做一种职业。由此可以看出,戏曲的行业规定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融合新的方式发生着变化,那么在新时代传统豫剧文化的发展更要结合新时代的特色,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走进开封豫剧院,探索非遗豫剧之美——安徽大学历史学院街巷豫音探寻队赴开封豫剧院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