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东罗马的舰船营队长官头衔解析

2023-02-16 20:38 作者:禹贡历史社文章号  | 我要投稿
  • “Droungarios tou ploimou/Droungarios ton ploimon”,翻译为“舰队营队长官”,在十一世纪后也写作“Droungarios tou stolou”,其是帝国舰队的指挥官,而帝国舰队,也就是王家远征船队(basilikos stolos)或王家船舶舰队(basilikon ploimon),则是驻扎在君士坦丁堡首都的东罗马海军核心,而不是地方上的军区舰队。从十一世纪晚期开始,东罗马舰队被合并为一支庞大的舰队,该职位在当时被称为高等舰船营队长官(megas droungarios tou stolou),并成为了高等领军都督(megas doux)的副官,并一直担任这一角色,直到东罗马帝国的结束。

  • 作为对撒拉逊人征服的回应,在七世纪后半叶的某个时候,东罗马海军的大部分组成了一个单一的司令部,即名为卡拉比西安(Karabisianoi)的大舰队,与同一时期出现的陆地军区一样,由帆船统领将军(strategos ton karabon)或船民统领将军(strategos ton karabisianon)进行领导。然而,由于“卡拉比西安”表现不佳,其在八世纪初被一个更复杂的系统所取代,该系统由三个要素组成,在经过少量修改后,一直延续到十一世纪:一支以君士坦丁堡为基地的中央舰队;几个区域海军司令部,即基比拉奥特军区(thema Kibyrrhaioton)和在营队长官(droungarios)旗下的多个独立司令部,最终在九世纪演变为爱琴海军区(thema tou Aigaiou Pelagous)和萨摩斯军区(thema Samou);以及更多的陆地军区的地方中队,负责纯粹的防御和警备任务,并服从地方的军区将军。

  • 至少自七世纪以来,一支舰队就驻扎在君士坦丁堡,并在674-678年和717-718年击退了两次阿拉伯人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但名为“王家远征船队”或“王家船舶舰队”的帝国舰队作为一个独特的司令部的确切成立日期尚不清楚。爱尔兰历史学家J·B·布里(J.B.Bury)和法国拜占庭学家的鲁道夫·吉兰(Rodolphe Guilland)认为,帝国舰队在七世纪就已经作为“船民统领将军”的下属指挥部存在,这“并非不可能”。当然,“舰船营队长官”最早出现在公元842/843年的《乌斯宾斯基职官表》;由于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八世纪期间从君士坦丁堡出发的主要舰队,希腊-拜占庭学家海伦娜·阿尔魏勒(Helene Ahrweiler)将舰队的创建时间定为九世纪初。从那时起,帝国舰队形成了主要的海军预备队,并提供了各种远征舰队的核心。

  • 在《乌斯宾斯基职官表》当中,“营队长官”在等级中的地位相对较低,排在所有高级军事和文职官员之后,位于军区的头等御马副官(protostrator)和分部代表(ek prosopou)之间。然而,到了公元899年的菲洛修斯(Philotheos)的著作当中,他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提升,无论是紧接在驰道文房尚书(logothetes tou dromou)之前还是之后,他都被置于整个等级体系的第35或第38位,领先于得力健儿(Hikanatoi)和数众团队(Noumeroi)等战团卫队(tagmata)的侍卫管领(domestikoi),以及各种各样的登记文员(chartoularioi)。事实上,无论是在军区还是战团,他都没有被列为其他军事指挥官,而是被列为军队指挥(stratarchai)的特殊类别,在那里,他被列为第二位,仅次于帝国侍卫的指挥官,也就是伙友团长(hetaireiarches)。这一崛起恰逢东罗马海军的复兴,其始于米海尔三世(843–867),但在马其顿王朝的前两位皇帝,也就是马其顿人巴西尔一世(867–886)和智者利奥六世(886–912)的统治下才真正实现。

  • 《琼筳序次》进一步列出了他的下属官员,包括他的副手或地方分守(topoteretes)、登记文员(chartoularios)、头等传令使者(protomandator)和其他的传令使者(mandatores)、中队长官(tourmarchai)或随行总管(komites),以及单个船只的几个百人队长(kentarchoi)。此外,还有一个伙友随行总管(komes tes hetaireias),其职能存在争议:根据布里的说法,他可能指挥外国雇佣兵,特别是担任海军陆战队的罗斯人或斯堪的纳维亚人,但希腊历史学家尼古拉斯·伊科诺米迪斯(Nicolas Oikonomides)认为他是“营队长官”私人卫队的负责人。根据皇帝君士坦丁七世(913–959)的《典仪论》,他也在帝国仪式中扮演角色,通常与宵警营队长官(droungarios tes vigles)有关。与高级职位相关的典型荣誉,其中高级职位包括头等佩剑卫士(protospatharios)、世家贵族(patrikios)和代理执政高官(anthypatos)。

  • 这一职位在十世纪达到了全盛时期,当时有几个重要的人物担任该职位,最著名的是皇帝罗曼努斯一世·利卡潘努斯(920–944),他将该职位作为登上王位的跳板。这一职位在十一世纪仍在继续,但由于舰队不再十分活跃,“营队长官”主要指挥君士坦丁堡舰队,而不是领导远征部队;这个头衔现在通常被称为舰船营队长官(droungarios tou stolou)。随着阿莱克修斯一世(1081–1118)的即位,海军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随着伟大的海上军区在军事编队中遭受了长期的衰落,阿莱克修斯收集了地方舰队的残余,并将其与帝国舰队合并为一支以君士坦丁堡为基地的单一部队,并将之置于“高等领军都督”的指挥之下。

  • “舰船营队长官”这一职位仍然存在,现在添加了前缀高等(megas)。根据十四世纪中期伪托科迪努斯(Pseudo Kodinos)的《论职务》当中的说法,其和“高等领军都督”的关系近似与“宵警营队长官”和高等侍卫管领(megas domestikos)的关系,也就是说,他是第二位指挥官。他显然是负责下属的各个“营队长官”,但他们的级别很低,在消息来源中很少提及。尽管与鼎盛时期相比,其重要性有所降低,但“高等舰船营队长官”仍然很重要,在《论职务》的总体等级中排名第32位。伪托科迪努斯对当时的礼仪服装记录如下:一顶斯基亚迪(skiadion)式的帽子、一顶素色丝绸制的卡巴迪翁(kabbadion)式的卡夫坦(kaftan),以及一顶覆盖着金色和柠檬黄色的丝制斯卡拉尼(skaranikon)式的半球形帽,其前面和后面装饰着金线和皇帝的形象,分别描绘了皇帝即位和骑在马背上的画面。此外,他没有判决之杖(dikanikion)。

翻译:Mark54/君士坦丁乌斯

东罗马的舰船营队长官头衔解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