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藤校全奖背后:琐琐碎碎和无数次失败劝退

2023-05-31 10:40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背景介绍:

学校:中国农大(大一大二),Cornell(大三大四)

专业:生物(3.83/4.0,大一大二),生物统计(3.96/4.3or 3.83/4.0,大三大四)

GRE:328

申请方向:统计/生物统计


offer:

JHU ScM in Biostatistics (3/4奖学金)Duke MS in Statistical ScienceCornell PhD in Statistics(全奖,最终去向)


转专业

大学四年,我过得足够沉浮也足够精彩了,前两年有意难平和阶段性的尘埃落定,中途转了专业,后两年又为申请grad school继续冲刺。我好好拼搏过了,结果也是如愿以偿。

我一开始是志在学生物的,带着绿意的学科,白月光一样的,是我高考前志愿填报的执念。生物学科记忆量大名词概念多,学习的过程就像记菜名,让我感到舒适而安逸。可惜后来,我被实验过程的琐琐碎碎和无数次失败劝退。之后,我多修了几门统计课,在代码跑成功、算式推出来的各种成就感中,我也逐渐倾心于统计,它给我带来挑战,也带来踏实。

想申grad school的心是一开始就有的。虽然我并没有下定决心最终去业界还是学术界,但是「多年探索一个方向,耕耘学术理想」这件事,对我而言有种崇高的浪漫。明确了我在统计上的学术热情,我更想要多花时间去学习和钻研。



GRE备考

我主要是考前几天在刷题。我自己还挺喜欢做ETS的逻辑题的,有种玩文字游戏的感觉。不过后期我对单词有点生疏了,考试遇到了几个不认识的,所以分数最后也没有特别好。我觉得备战GRE背单词是王道,大家的语法知识和逻辑推导都没有什么问题,用app把每个单词刷10遍,看到题目的时候能自动反应哪些空取同取反,基本上就ok了。



GPA和课程

作为半路转专业的申请者,课程方面是我的短板。如果要申请统计博士,profile 上proof-based的数学课还是要多多益善。UChicago和Wisconsin甚至会要求列出具体上了什么课,用的什么教材。除此之外,关键课程的成绩也要越高越好,统计顶校如Stanford,基本上也只收系里前一两名的。国内数学本科出身的,课程背景已经非常足够了。如果和我情况差不多,有时间的话最好补上real analysis, upper-division linear algebra(涉及vector space), measure theoretic probability,也可以补一些优化、数值计算、统计推断方面的课,cs课程补上数据结构和算法。统计课程反而没那么重要。

大三上时,我主要上的还是Cornell这边专业要求的统计课,没上过什么纯数的课,大四上的成绩大部分学校也不看。因此对我而言,只有大三下的课程是有效的。于是那个学期我便把课表上堆满了课。这酸爽真是不敢相信,每天我都在赶生死due,在图书馆呆到4-5点是家常便饭,然后睡2-3小时去上早课,见缝插针地补觉。在焦虑和忙碌的漩涡中打转的我,很多时候心态没有调整好,成绩上也有一些失误,拿了两门B。虽然最后成绩也不算特别难看,但是有能力,还是尽量每门数学课都A-以上吧。



科研和推荐信

申请统计博士,科研的重要性其实没有像其它理工科那么大。我认为有一到两段方向明确、过程连续的、和导师充分沟通的科研经历就足够了。

我因为半路出家,在找选择方向上比较迷茫,科研的连续性上做的不是很好。我有名义上的四段科研和一段实习,实习是量化金融方面的,科研第一段是关于信号分解的,第二段是网络安全,第三段是临床诊断,第四段是社会统计学,模型有用机器学习的,也有传统统计学。这些经历都不是很solid,而且方向很杂,并不算出彩。但置身其中的我还是无比享受的,阅读文献、代码调试、被导师指点迷津、写report梳理自己的工作,过程不断试错,磕磕碰碰,最后还是把每个project完结了,不过没有paper产出哈哈。

分享一个小插曲。暑研的有一天,我在学校坡上走着,书包拉链没拉严实,一个转身电脑在地上“啪嗒”摔裂了,再也开不了机。我只好换了电脑,没有备份的我丢失了两个project的代码。在消沉了两三天后,我不得不重新开始自己的工作,从每次与导师邮件交流的细节里拼凑出自己的代码。



推荐信

推荐信我找了三个最熟悉我的教授帮我写。

其中一个教授是我的academic advisor。他十分聪明,也很关心学生。我每个学期都有上他的课,但课程难度较大,我花了大量时间去攻克(每份作业30个小时),最后成绩也比较高。除此之外,我也经常在选课和申请上咨询他,和他交流学业上的压力。本来我是没有一点信心去申请统计博士的,是他一直在鼓励我。

第二个教授是系里的chair,非常和蔼可亲,我暑研是找的他,每周会和他见一两次。暑研他和我说,“We would be happy if you stay.”

第三个教授是负责graduate studies的leader,大四我上了他教的phd-level的linear models。听说我取得了比其他phd都高的成绩,他在系里给了我不错的评价。



选校

我是biostats和stats的thesis-based MS和PhD混申,附加了一两个data science。我的research是偏向biostats的,不过是我自己更想申stats,也更偏向去读PhD。但我的学科背景有非常大的短板,往年和我类似转专业选手都是延毕再申请的,我对自己方向的选择真的没有什么把握。于是,我在暑假经过了无数个彻夜难眠,与父母沟通交流了无数次,最后才下定决心不延毕的。

我的选校其实是比较随意的,因为我最想去的只有两个项目,一个是 Berkeley的MA in biostats,一个是Cornell PhD in stats。第一是喜欢学校气质,第二是喜欢课程设置,第三是我认为这是以我的背景能够到的最好的了。



世毕盟

大三的时候,我经朋友介绍选择了世毕盟。

我非常感谢我的咨询师小姐姐。大三一年的我都比较焦虑,经常在指导群里发小作文,老师一直无比温柔地劝慰。在申请进度上,我是有点拖拉的,但老师也一直耐心跟进我各个环节的完成情况。我也很感谢我的mentor(Harvard PhD),她细心地指导我如何修改cv和sop的结构,我们前前后后改了四次。在如何选校和是否延毕这两个问题上,咨询师、mentor也与我进行了好几次长meeting,安抚我的情绪,给我指明方向。

在面试准备方面,世毕盟很用心,不仅给我mock interview,也向我发送了非常详细的面试报告。准备哥大ds面试前,咨询师也给我更新了最近最详细的面经,也指示我如何应对哥大视频面试系统的报错。但我那时因为已经收获了理想的offer,实在是上传不了视频就放弃了。

此外,世毕盟在文书润色上也是很专业的。在发送草稿之前,我已经给我的ABC朋友proof-read过了,自以为语言上没什么大问题。令我惊喜的是,收到修订稿后,我有很多表达都被修改得更简明、更委婉了,PHS里的一些叙事性的文字也被修改得更加生动。



最后

我很高兴能在Cornell再呆五年。这里的风景确实很美,我住在水声潺潺边,日落下能看到夕阳中新娘,夜幕里能看到星垂平野阔。这里的人都很淳朴善良,教授也是各个行业里的顶尖。所以我真的没有遗憾了,这是我最好的选择。

感谢一路来父母、朋友、老师和世毕盟的一路支持,也祝愿大家申请季顺利!


藤校全奖背后:琐琐碎碎和无数次失败劝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