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妖僧姚广孝:帮朱棣夺得帝位,死前求成祖放一人!
在我们的印象中,朱棣的身边似乎一直跟着一个和尚,而且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著名的“靖难之役”就是在此人的策划下才得以完美实施。
此人名唤姚广孝,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比肩张良,不输刘伯温。只不过此人有个绰号唤作“妖僧”,听上去颇为诡异。
其实这也不怪世人给他弄了这个怪绰号。
其一他明明是一位和尚,14岁的时候就已经出家,可之后却偏偏又拜了道士为师,学习“阴阳术数”。

编辑
所谓“阴阳术数”,并不是那种下三滥的男女调和之术,而是正经的“阴阳五行”。众所周知,阴阳五行是道教对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所总结而出的一种理论。
虽然阴阳五行在当时是正经学问,可姚广孝身为僧人去学习,在当时算是有违常伦的事情。
其二,僧人也好,道士也罢,总归是跳出凡尘,看淡一切的。
如果他一直研习佛法,钻研五行也就罢了,可他却有着一颗凡尘之心,甚至比一些谋士武将都更加操心,策划“靖难之役”,协助调兵遣将,最终平定天下帮朱棣登上皇位,真的是煞费苦心。

编辑
这一点在世人看来也是颇为不解,既然心在红尘,为何14岁的时候又义无反顾地遁入佛门?要知道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差,不仅温饱无忧,而且家中还能供他读书,怎么就突然当了和尚?
当然,还有最为反常的第三点。
如果他遁入空门之后有了凡心,大可以还俗就是了,为何一直坚持僧人的身份?
既然已经为凡尘事操心了,那么功成之后不选择身退,而是继续留在朝中,为朱棣出谋划策,这才稳住了本来动荡的局面,成为了史上著名的“黑衣宰相”。

编辑
还有就是他为朝廷出力也就罢了,还放着皇帝的各种赏赐于不顾,也不要皇帝给予的高官厚禄,最终深居简出,低调且清贫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以至于后世之人只知朱棣,却不知居功至伟的姚广孝。
如果和历史上比如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人比起来,存在感也是极低。
所以你说姚广孝是不是很“妖”?不图名,不图利,不图光宗耀祖,不图证明自己,也不图后世留名,甚至还冒着杀头的危险辅佐朱棣,你说他到底图什么?
虽然不知道他图什么,但在朱棣的眼中,他是一位大功臣,因此朱棣坐稳江山后就按照惯例询问他想要什么赏赐。

编辑
其实朱棣心里明白,此人什么都不图,但能一心一意帮助自己就是功臣,哪怕他什么都不要,该说的话还是要说。
果然,老和尚拒绝了,而且这之后的16年里,还不止一次,是数次拒绝了朱棣给予的任何封赏。
面对这位世外高人,朱棣也不好勉强,只能顺其自然。
十六年后,姚广孝突然病重,朱棣非常担心,于是亲自探望。
探望之际不免再次询问老和尚需要什么赏赐,或者有什么愿望。
这次姚广孝老和尚终于开口了,他说他要1个人。

编辑
而且他要的这个人,也是为朱棣积德,因为此人是当时著名的僧人,名叫溥洽。
因为此人曾经是建文帝的主录僧,靖难之役后,此人就被关在牢中,而这一关就是15年。
姚广孝一是不忍同门受此痛苦,二是想替朱棣积德,因此这才开了口。
朱棣听完热泪盈眶,马上下令将其释放。
我们看,所谓的“妖僧”看似荒诞无稽,其实他做的事情都是让历史往好的方向发展。
所以他“妖”也罢,“怪”也罢,只要他对历史有贡献,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