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升级】浅谈天津公交3路大小圈运营模式
天津公交3路,由跃升里开往下瓦房,全长13km,共设26站,单程运行时间45-70min不等,主要取决于南京路路况以及客流情况。目前跃升里高峰间隔保持在10分钟左右。变化无常的路况,加上下瓦房立折无法调节回程间隔,3路与其他穿城大线均面临间隔问题,20分钟的大档子是常有的事。终于,借着公交的换乘优惠政策以及学校开学,3路开始了大小圈运营。 ————————分割线———————— 接下来,up将用今天下午4点的一次乘车经历浅浅聊一下新的调度模式。 前情提要:up乘坐的车(记为A)与另一辆(记为B)从小营门开始串车,两车你追我赶地到了海光寺(A在B前)。此时A与B的“重联车”距前车D间隔4分钟,距后车22分钟。对向车C在南开三马路把乘客扔给紧随其后的全程车(C也有可能是空载,这里存疑),之后在南开三马路口掉头。 说到这里,第一个让up很惊讶的事就在于区间车的终点居然只到南开三马路,连1号线都接不上。 后来仔细想想,3路这一道几乎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让一辆10.5米的大公交轻松掉头。 紧接着,区间车C加在了up所坐车A的前面,这让我一时摸不清头脑,一般应该是补救后面的大间隔才对。不过可能因为公交不敢在路边停太长时间,所以造成了这一失误。
正前方:区间车C,左前方:全程车B,建议将图片放大。 先不管区间车能不能很好地补救大间隔,南开三马路到跃升里沿线功能区也略显单一了些。除了延安楼可以服务熙悦汇这一商业体,以及凯立家园这个长江道公交换乘大站,其他各站主要是位于居民区。因此,区间车是否能很好地分流,up在此打一个问号。 后续:A与C追上了D并继续追赶D的前车E,到跃升里来了个五连串(bian)。五辆车同时进跃升里充电,让这个面积较小的总站有些吃不消。
3路排队进跃升里站。 而再之后,五辆车串车的结果就是停站时间大大缩短,而之前提到的22分钟大间隔由于南京路路况进一步恶化以及客流积压,成功被拉到了半小时。不过这次区间车成功出手,将间隔减半到15分钟。 总结:3路的大小圈运营是一次很好的尝试,虽然区间车有着分流能力差,接不上地铁等问题,但个人觉得南开三马路折返是目前拯救跃升里方向间隔的最优解。 End. PS:本人能力有限,也只能算半个坐3路的常客,以上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各位大佬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