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些历史上的学霸,都在故宫

2023-03-28 14:22 作者:czj_xy1261  | 我要投稿

正在故宫午门展厅展出的“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即将于4月2日结束,无法前往实地参观的观众无需感到遗憾,我们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全景展厅,供大家随时随地在线上参观游览!




这个展览被很多观众称为“学霸”展

为什么这么说呢?


明 明人考试图横轴

 

本次展览的主题是“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最高一级的功名。在清代,考生要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层层选拔,才能成为进士。因此能考上的都是一顶一的学霸。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雕版(局部)

 

他们勤勉苦学、逐级应试,最终登科及第、大展宏图。其中很多人,都成为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明 徐显卿宦迹图册——琼林登第(局部)

 

让我们一起看看,展览中的“名人”学霸都有谁吧!


 

范仲淹

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


范仲淹是我们熟知的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明 董其昌行书岳阳楼记卷(局部)

 

本次展览中展出的《楷书道服赞》卷是他的一幅书法佳作,内容是范仲淹对同年友人“平海书记许兄”所制道服的赞语。这也反映出宋朝文人喜与道士交往,认为着道服,“清其意而洁其身”的风气。


宋 范仲淹楷书道服赞卷(局部)

 

此幅作品行笔清劲瘦硬,结字方正端谨,风骨峭拔。时人有誉“文醇笔劲,既美且箴”。 它经宋范氏义庄,清安岐、清内府递藏,后入张伯驹手,1956年由张氏夫妇捐予国家,后拨交故宫博物院收藏。



朱熹

宋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

 

朱熹是著名的南宋思想家、教育家,十九岁时进士及第。他为后人留下了近两千万字的著作,其中包括古代许多重要的“教材”。

 

展览中展出的这件展品,是朱熹做《周易本义》这本书《系辞》部分的手稿残卷。手稿上面遍布涂改批注的痕迹,让我们能够感受到朱熹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南宋 朱熹行书周易系辞本义手稿卷(局部)

 

《周易本义》是朱熹对《周易》的注解,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朱熹带你读周易”,这部书自明以后被列为官方教材。


《周易本义》





纪昀

清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


清 纪昀楷书四库全书目录卷——经部卷(局部)

 

看到这么整齐的字迹,你能想象得到这是手写抄录,而且是没有修改过,一次完成的吗?

 

写出这字的人大家也不陌生,他便是纪昀(字晓岚),除了“铁齿铜牙”,看过这幅作品的观众还给了他一个新的称呼——“无情的抄录机器”。


清 纪昀楷书四库全书目录卷——经部卷(局部)

 

纪昀是中国古代史上少有的奇才,兼有诗人、小说家、文艺评论家、编纂家等多种身份。他有一项重要成就,就是主持完成举世闻名的《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纂,在中国文化史上可谓空前壮举。




林则徐

清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

 

林则徐,是历史课本上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但很多人不知道,他也是清嘉庆十六年的进士。
林则徐主张改革社会弊政,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关心民情,重视民生,大力兴修水利。销禁鸦片,成效卓著。


清 林则徐行书七律二首横

(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藏)

 

展出的这件行书行笔自然流畅,秀劲遒逸,得天然之趣。 




张謇

清光绪二十年(1894)状元

 

张謇是中国近代的实业家,创办了大生纱厂等著名企业,同时,他也是清末的状元,“江苏五才子”之一。 面对清末的社会危机,张謇选择了一条实业救国,实干兴邦的道路,创办了许多工厂和学校。还有一个冷知识:张謇创办了我们国家历史上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清 张謇致端绪北上札

 

此次展出的文物为1912年张謇写给端绪的信札,正反映了张謇在创办南通博物苑过程中的艰辛探索。

 

文学、理学、参与重大文化工程、实干兴邦......这些“名人”进士拥有相似的好成绩,却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热,实现着各自的价值。


清 “人生惟有读书好”石章

 

展览中还有哪些你认识的历史人物,或是让你有所感触的文物故事?


欢迎到全景展厅中线上游览,也可以前往“故宫展览”app查看文物高清图片与介绍。


这些历史上的学霸,都在故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